莲心0811 发表于 2021-11-18 09:32:47

防止个人信息丢失应从生活的多方面加以防范

本帖最后由 莲心0811 于 2021-11-18 09:33 编辑

作者/江洋
      每年“双十一”,家住北京市东直门北新桥的退休职工陈凌峰都特别忙碌,他要帮大家把快递盒上遗留的面单刮下撕毁,做好“善后工作”。(11月16日法治日报)
    收到快递将快递外包装随手一扔已成了很多人的习惯,却不知这种无意识的举动会造成个人信息丢失的隐患。从2021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要完善快递行业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特别是隐私面单功能的全面推行”。个人信息泄露危害众多,不公会收到各式各样的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垃圾邮件,甚至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违反犯罪活动。防止个人自息丢失除了制度的完善,每个人都应该从生活的多方面加以防范。
    不要随意丢弃带有个人信息的资料和物品。当今社会,网购已成为许多人首选的购物方式,每天收寄快递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而快递包裹上都会贴有快递单据,上面注明了姓名、手机号、家庭住址等详细的个人信息,只需通过手机号即可查到微信、支付宝账号,我们在扔弃快递包装物之前可以把单据上的信息撕毁、或者用笔涂抹掉。生活中还有许多其他带有个人信息的资料,例如身份证复印件、火车票、合同、保险单据、办公室人事资料等等,对于这些需作废的资料,最好可以用碎纸机处理后丢弃、或者撕毁,以保护信息不外泄。
    注意保护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个人信息。手机中存储了大量个人信息,我们在处理闲置手机时最好先选择完全格式化手机,把手机内存统统格式化,能起到一定的删除文件的作用;也可以直接把手机恢复出厂设置,这样就能直接抹掉手机上的所有数据了;还可以选择下载手机安全卫士软件,粉碎手机中存储的文件资料、照片等,以免被不法分子盗取。电脑最好设置密码,不随意借给他人使用,不设置开机自动登录,不乱连公共网络,微信、QQ等聊天工具。
    不要贪图小便宜去做调查问卷或者扫码、随意办理信用卡领取礼品等。要经常为家中的老人和孩子普及相关的安全知识,街边扫码送礼品的活动不要参加,也不要相信街边各种不规范的市场调查,如确实是正规合法的部门做调查,要核实对方身份,需要协助调查的,可以采取匿名方式,切勿填写自己真实的个人身份信息,以防被陌生人利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防止个人信息丢失应从生活的多方面加以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