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2492|回复: 6

[历史之书] 《百里赤壁寻踪》新书简介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29

主题

105

帖子

130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30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9-8-13 21: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百里赤壁寻踪》新书简介
《百里赤壁寻踪》一书于2019年6月出版,鲁运江著,成都辉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划,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分百里赤壁散论、百里赤壁典故、百里赤壁遗址和诗赋附录,共27.5万字,32开,336页,从撰笔到出版历经七年,由湖北省社会科学研究院、湖北省三国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刘晓慧教授和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咸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舒爱民先生分别作序,广东省书法家学会会员、文化促进会会员、竹溪书社社长鲁家武为书名题字。
千百年来,“百里赤壁”位置就是个争论久远的话题,从古至今争论未休。现虽说原蒲圻县易名为赤壁市已盖棺定论,但很多理论依据还不能使历史学家们信服,仅湖北就有蒲圻、嘉鱼、武昌、黄州、汉阳、汉川、钟祥、新洲八地九说,各据一词。基于这一点,本书以史为据、以实为证、以理为凭,还原赤壁之战的本来面目,廓清三国赤壁大战的定位,从全方位的长江百里战略路线、驻军地点、典故、遗迹等进行了研究,从地理位置的前“蒲圻赤壁”和“嘉鱼赤壁”的由来、后“蒲圻赤壁”与嘉鱼关联的真实性提供一些新的依据、新的线索、新的思路,为“嘉蒲赤壁说”的理由揭开了新的内幕。是一部难得的乡土文化和“百里赤壁”文化史书。
书的成果内容包含有:一是佐证盛弘之“蒲圻县沿江一百里,南岸名赤壁……”在今嘉鱼境内的事实,寻迹了古长江嘉鱼境内的源流;二是阐述了古蒲圻县治所置在今嘉鱼,列证了嘉鱼三国记事年谱;三是确定了东吴孙权首置“蒲圻县”于竞江口及后来在长江沿岸730年历程的迁徙;四是阐明了“嘉蒲赤壁”(即嘉鱼赤壁、蒲圻赤壁)诸说的由来,并收集了嘉鱼古代名人认可“嘉蒲赤壁”诗赋等作品数篇;五是确定了“陆口”锁钥大本营在赤壁大战前后的作用;六是撰著了孙权、周瑜、鲁肃、吕蒙、黄盖、陆逊、潘璋、吕岱、刘备、诸葛亮等人喜闻乐见,常读常新,驻跸陆口及蒲圻竞江口的人文典故;七是考证了孙权三驻陆口节度诸军的时期和鲁肃、吕蒙屯陆口时兼任汉昌郡太守(州陵、下隽、浏阳、汉昌)四县的地域位置;八是寻踪了鲁肃屯陆口期间,将家眷隐居渡普烟墩岭鹅塘故里的人文之源;九是阐明了古籍中争论了千百年来的“三江口、陆口、蒲矶山、蒲矶口(刀环口、凤山监)、蒲圻洲、澋口、鲍口、白面山、蜀山、竞江口、沙阳县、龙穴洲、驾部口”等古遗迹具体的位置。
B00376D261A9ED010E1238E8304AD833.png
IMG_846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29

主题

105

帖子

130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30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19-8-17 20: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百里赤壁寻踪》序
刘晓慧
湖北三国文化资源丰富,三国遗址遗迹众多。就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国演义》而言,全书一百二十回之中,七十多回发生在今湖北。现存三国遗址遗迹,位于湖北境内者近二百处,放眼全国都是遥遥领先,其中赤壁古战场、荆州古城、襄阳古隆中、当阳关陵、鄂州吴王城,均蜚声宇内。
“定三分隆中决计”,注定了湖北是三国历史的发祥地。赤壁之战,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格局。悠悠千载,赤壁何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高居讲堂的学者,以还原历史的本原为标的;蛰伏民间的草根,以发掘乡邦遗迹文化意蕴为己任,他们立意不同,角度非一,认识各异。然而,抛开结论,就求索过程而言,大家的努力,值得我们尊重;各自的高论,值得我们聆听。
嘉鱼县鲁运江先生便是此类值得我们尊重的人之一,其《百里赤壁寻踪》亦是值得我们聆听的声音。鲁老本是高级农艺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硕果累累。加之热爱乡关,笔耕不辍,俨然跻身当地作家之列。因为挚爱,鲁老于退休之后,遍检群籍,踏遍青山,寻踪“百里赤壁”,沉思翰藻,最终推出《百里赤壁寻踪》一书。
《百里赤壁寻踪》分三部分首为《散论》,次为《典故》,殿以《遗址》。 论述围绕“百里赤壁”,自身独抒己见。典故之整理,令人喜闻乐见,常读常新。遗址之考察,当地人自然得天独厚,显然充分利用了身为嘉鱼人的优势。
据悉,鲁老曾结合自己的调查和研究结果,多次向有关部门贡献合理化建议,诸如“竞江口特大桥”之成功命名。撰写此书,从搜集资料,查阅考证,实地走访到最终笔削成稿,费时五年之久。一位退休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实属不易,其精神令我们感动不已。正如艾青的诗所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嘉鱼,名出《诗经》,富含诗意,是湖北省千年古县之一,确实值得热爱。
湖北省三国文化研究会曾建议整合省内三国文化资源,在全省范围内重点打造咸宁赤壁—嘉鱼小乔文化、襄阳古隆中—南漳水镜庄诸葛亮文化、荆州古城—当阳关公文化,鄂州吴都—周郎文化四大景区。从发展势态而言,赤壁—嘉鱼小乔文化则需进一步加强。嘉鱼,最突出的两张名片就是三国文化和水文化,《百里赤壁寻踪》为嘉鱼三国文化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无疑增添了亮丽的一笔。因工作之关系,我有幸认识和了解鲁老,对其感人事迹多有耳闻。近日,鲁老寄我《百里赤壁寻踪》书稿,邀我为序。作“序”自觉惴惴不安。
鲁老是湖北省三国文化研究会会员,我忝列该会工作人员,理应为广大会员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何况,鲁老著书立说,不仅是宣传嘉鱼,更对弘扬和宣传三国文化大有裨益。拜读鲁老大作,抒写个人感想,又觉义不容辞。正为此故,谨以读后感,权作复邀之举。
最后,愿鲁老再接再厉,佳作连连。
                                   
2018722日于武汉
(作者系湖北省社科院教授、湖北省三国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著有《**大传》、《魏征讲述历史故事》等8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42

1383

主题

4394

帖子

537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5379

IP属地:江苏省

发表于 江苏省 2019-8-19 06: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鲁继 发表于 2019-8-17 20:51
《百里赤壁寻踪》序刘晓慧湖北三国文化资源丰富,三国遗址遗迹众多。就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国演义》而言,全 ...

历史记忆,意义深远,学习佳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29

主题

105

帖子

130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30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19-8-19 21: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贵的探索       无悔的追求
                                                              ----写在《百里赤壁寻踪》出版之际
                                                                       舒爱民

            日前,年近古稀之年的鲁运江先生打来电话,嘱我为其本土历史研究专著《百里赤壁寻踪》写个序言,当即被我笑拒。因为按照常理或者俗套,类似的序言大多由一些名家或者行家来担纲,其名也显、其文也精、其义也深、其声也威,对读者而言具有指导、引导甚至是辅导作用,对作者来说则有令人信服的评价、启发、教益和交流价值。而我仅仅是一个基层的文学作者,在本地尚且能够混个“脸熟”,但没有什么像样的作品在全省、全国叫响与走红,也就没有多少名头和影响。尤其是,尽管我曾经牵头主持打造过嘉鱼“二乔故里”文化品牌,也与人合作编撰过《嘉女二乔》、主编过《三国嘉鱼》等著作,但对深厚广博的三国历史文化、精彩绝伦的赤壁大战史实还是缺乏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如此具有历史元素、学术含量和研究特征的专著,我岂敢班门弄斧、妄加言说?但鲁先生不为我的坚辞所动,执意笑求相托。念及鲁老如此信任与厚爱,我只好迫不得已而为之,在此,姑且谈点个人感受。
           在我看来,《百里赤壁寻踪》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价值和作用。
          其一是对三国赤壁之战研究的有效补充。三国历史文化浩如烟海,赤壁之战的研究成果也汗牛充栋。但鲁运江先生关于赤壁之战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历史文化现象的研究,无疑有他不可低估的价值。和许多大学教授、相关专家那种更多从文献到文献的研究方法不同的是,鲁运江先生更多的是从现场到文献,再从文献到现场,追求的是历史与现实的精准吻合、文献与现场的高度契合。具体而言,鲁运江充分利用自己出生于赤壁之战发生地的就近优势,充分利用参与本县地名文化发掘研究的便利机遇,充分发挥本地一帮对赤壁之战有研究兴趣爱好者的团队作用,历经五年多的徒步现场“寻踪”、文献资料“寻踪”,将三国赤壁之战时有史可查、有书所述、民间有口所传的村庄、河流、营寨、江岸、屯所、战场等等一一进行实地考证,在爬山涉水、披星戴月中,遍访当地的百姓和方家,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不遗漏任何物证人证,通过再三考究和甄别,掌握和记录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以此为支撑,形成了自己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有些甚至颠覆了史书的观点、专家的意见和多年的传说。当然,他的这些成果和观点还有待于权威部门和人士来认定,不管结果如何,用湖北省三国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刘晓慧教授的话说,“为嘉鱼突出了两张名片,那就是三国文化和水文化,《百里赤壁寻踪》为嘉鱼三国文化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无疑增添了亮丽的一笔。”同时,也为嘉鱼的三国文化提供了一些新的依据、新的线索、新的思路,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佐证作用。作为一个没有多少学术背景、没有工作职责要求、没有任何物质条件支持的“草根”人士,对三国文化、赤壁大战研究能够如此钟爱、如此执着、如此认真、如此坚韧,实属难能可贵,令人感动和钦佩,值得敬重和拥戴。
        其次是对嘉鱼三国历史地位的有情凸显。众所周知,三国赤壁大战的主战场在长江沿线,也就是在现今的嘉鱼县、赤壁市和洪湖市的沿江地域。这一足以改变当时国家形势格局的著名战役,让赤壁这一地名誉满天下,也让嘉鱼这个名字载入史册。但由于行政区划的更迭变化,加上一些学者的有意渲染和一些机构组织的着意倾斜,嘉鱼这一本来是赤壁大战中心区域、关键地域和重点战域的独特地位逐渐被削弱、被淡化甚至被忽略,而赤壁市、洪湖市在赤壁大战中的地位反而更被认同、更被看重、更被传扬,进而带来更多的现实利好和未来前景。我们当然不能以狭隘的地域色彩看待历史文化的承载,更不能以功利的思维来左右历史文化的定位。但正因此,更要还原历史文化的本来面目,廓清三国赤壁大战研究和定位的迷雾。鲁运江先生作为一个嘉鱼籍的文化人士,致力于以史为据、以实为证、以理为凭,得出了“百里赤壁大战场尽在嘉鱼的论断”,既是对历史事实的正视和尊重,也是希望通过这些史实来凸显嘉鱼在赤壁大战中的历史地位、作用和贡献,籍此为嘉鱼争得更多的知名度、外向度和美誉度,提升嘉鱼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和地域自信。尽管在学术的科学性、严谨性的制约下,这一目的未必能够完全达到,但他这种历史醒悟、文化自觉和人文观照,也不失为一种责任担当和情怀寄托,不但无可厚非,而且值得倡导。
          其三是对地域历史文化发掘的有益丰富。历史是一个地方的根,文化是一个地方的魂。嘉鱼作为千年古县,“诗经嘉鱼,二乔故里”,可谓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值得发掘、研究和推介。谁来做这些工作、谁来充当主力军?依我看,政府固然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和精力,但民间力量不可低估,民间作用不可忽视,毕竟文化在民间、民间有文化,文化的发掘整理和传承推广更多需要、更适合、更应该争取民间力量和智慧来进行。那么,鲁运江先生凭着一份责任、凭着一种爱好、凭着一股精神,自发的从事着三国文化、赤壁大战的研究与探索,其主观初衷和目的就是为嘉鱼历史文化“寻根问祖”、“发证挂牌”,而客观上也是对嘉鱼历史文化发掘的积极参与、大力支持、有效促进和无形推动,其成果和贡献无疑是对嘉鱼历史文化的丰富和完善。事实上,他的很多研究成果已经收入县文体广新局、县作家协会联合编纂的《南有嘉鱼》系列文化从书《三国嘉鱼》一书中,虽然没有一一署名,但作为丛书执行主编的我深知,那些都是他多年来辛勤劳动和智慧付出的结晶。而其对“鲁肃故里”的考证和研究,已经引起了各界的重视与支持,甚至纳入了嘉鱼的全域旅游规划和渡普镇的乡村振兴计划中。可见,如果恰逢其时、用其所长,匹夫之责也能堪大用,匹夫之勇也能担大任!对于鲁先生来说,能得如此,想必也是无怨无悔了!
          当然,《百里赤壁寻踪》只是一家之言、一己之见。对于一个非专业人士来说,我们固然需要科学严谨的标准来要求和衡量,但也不能以刻板陈式的思维来约束和评判。毕竟艺术也好、学术也罢,需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那么,鲁运江先生也无需忌惮和回避不同意见和声音,相反要以包容之心、达观之态,更多承受“拍砖”、感受“冷眼”,甚至是“挑刺”,这无疑有利于自己吸收不同营养、完善创造思维、改善研究方法,对继续搞好文化追寻、提升艺术涵养、充实晚年生活只会有益无害!
                                                                                                                                2018年7月3日
                       (作者系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咸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原嘉鱼县文联主席、嘉鱼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29

主题

105

帖子

130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30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19-8-21 15: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吴梓谷123 发表于 2019-8-19 06:32
历史记忆,意义深远,学习佳文

谢谢吴梓谷认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29

主题

105

帖子

130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30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19-10-28 17: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万里长江自古以来就是兵家的必控之地,特别是在古代,道路交通和机械化不发达的年代,水路交通就显得特别重要,古语有“北辙南舟”就是这种意思。就在古长江中游南岸嘉鱼区域(含现赤壁镇)内,东汉建安十三年(208)秋冬,在长江上发生了一场大的战役,这场战役就是以吴、蜀联盟抗魏,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赤壁之战”。
长江上这一战,决定了吴、蜀、魏三国鼎足而立的局面,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大规模江河作战的典范,为三国三大战役之一。直到西晋太康元年(280) 晋灭吴,使三国鼎足的局面维持了72年。赤壁之战曹操投入了20多万兵力(时号称80余万),孙权、刘备双方只有5万兵力,曹、吴、蜀三方的兵力布防在长江两岸。特别是吴、蜀联盟兵力设防在长江南岸竞江口至赤壁山沿线,从竞江口到赤壁山这段古长江沿线在百里以上;吴黄武二年(223年),东吴孙权被曹丕封王后,在古蒲圻湖(今西凉湖)北岸竞江口(现渡普镇望东庙处,即西港河口)置县,县名以蒲圻湖命名为“蒲圻县”(今赤壁市),湖以蒲圻草遍及而称蒲圻湖。宋文帝元嘉十四年(437年),盛弘之著的我国第一部江河地理志《荆州记》,把这段距离载为;“蒲圻县沿江一百里,南岸名赤壁......。”所以,学术界简称为“百里赤壁”。
“百里赤壁”的位置,千百年来就是个争论的话题,从古至今争论未休。作者退休后,从囊中羞涩地拿点薪酬,穿越时空,在这方面作了实地考察、研究,查阅了相关史料,对“百里赤壁”也作了些地理考证和人文研究及探讨。发现“百里赤壁”的位置古代就在嘉鱼县的范辖区域内,从东吴黄武二年(223年)古蒲圻县始置古蒲圻湖(今西凉湖)竞江口,到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古蒲圻县从陆口迁到蒲圻纯川赤马港(今赤壁市),在嘉鱼辖区内治所了730年。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置嘉鱼县后,赤壁古战场在行政区域上又归属嘉鱼县辖管了997年(9531950年),直到1950年考虑到嘉鱼县长江防洪之重,又有长江陆水河之隔,赤壁古战场才从嘉鱼县划归原蒲圻县(今赤壁市)管辖。所以,南唐前称“蒲圻赤壁”(县治所在今嘉鱼),南唐至解放后1950年的典籍多载为“嘉鱼赤壁”。 这就是前“蒲圻赤壁”和“嘉鱼赤壁”的由来。针对这些历史的变迁,本人随笔撰写了发生在长江沿线“百里赤壁”的相关论文、典故、遗迹等,同时,对嘉鱼烟墩岭鹅塘鲁肃文化也作了番研究,现整理成册,并将此书名定为《百里赤壁寻踪》。希望大家对“百里赤壁”的地理文化和人文文化有个正确的了解,理论上有所启迪。也可作为“百里赤壁嘉鱼三国史记”工具书读。由于本人文化水平有限,不足之处,诚请大家赐教。
              鲁运江     2019年419日于嘉鱼书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海南
精华
9

45

主题

2067

帖子

221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19

IP属地:海南省海口市

发表于 海南省海口市 2019-10-29 07: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出版书的作家,我们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