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童力群

向蒲圻市宗教局副局长冯金平先生挑战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847

主题

1538

帖子

2090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090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3-2-23 22: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向蒲圻市宗教局副局长冯金平先生挑战
-------“蒲圻赤壁说”外表经不起分析
童力群

我对“蒲圻赤壁说”可以单挑,我今向蒲圻市宗教局副局长冯金平先生挑战。
我对“蒲圻赤壁说”可以“一对多”挑战,我今向冯金平先生、郑中权先生、王善才先生等挑战。
“蒲圻赤壁说”经不起分析。我今暂且讲一讲“蒲圻赤壁说”外表的一些东西。
一、           对“蒲圻赤壁古建筑”的分析
甲、         拜风台又名武侯宫,坐落在南屏山上。始建于明代洪武十五年(1382年),又重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建筑面积有 310平方米,分前后两殿庙堂,内殿供有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的全身塑像。(今拜风台系1935年重建,1948年维修。近些年,台座增加了现代雕刻)。
乙、凤雏庵建于清代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
然而,这些古建筑只是明清时代的建筑,其主题是歌颂刘关张和诸葛亮(凤雏庵是纪念庞统的)。这就有三个问题:
1、难道明清时代的建筑能肯定蒲圻赤壁是三国(或东汉末)的赤壁战役的主战场吗?
2、历史上的赤壁战役的主角是孙权、周瑜、鲁肃、黄盖还是刘关张和诸葛亮?
3、从小说的赤壁战役看,《三国演义》写了蒲圻赤壁半个字没有?
   
二、对“蒲圻赤壁一千多件文物”的分析
拜风台左侧有文物陈列馆,建于1979年,馆内陈列赤壁出土文物一千余件,有刀、枪、剑、戟、镞、戈、带钩及东吴铜币(“大钱当千”、“大泉五百”、“大泉当百”),并有东汉铜镜和“剪轮五铢”钱及大量东汉、三国时的陶器等。
1、             东吴铜币。
东吴之立国在公元222年,赤壁战役在公元208年。东吴铜币比赤壁战役至少迟了14年!
2、             蒲圻赤壁的箭镞。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专辑登载了刘盛佳先生的《东吴军事要地鄂州、黄州、武汉、陆口、岳阳考——再论赤壁之战在何处》。刘先生写道:
“在蒲圻赤壁山共出土了318件铁箭镞、5件铜箭镞、3件石箭镞,共326件,可见总数是颇多的。这些箭镞并非在赤壁临江悬崖上出土的,而是在赤壁山、南屏山等地出土的,距离江面在300——2000米,如是曹军之物,弓箭哪有如此之远的射程?曹箭所射击这一带地方,说明逞进攻状态,哪会如史书所记那么惨?其实,这些出土的兵器文物,根本与赤壁之战无关,而是作为战后东吴前线总指挥部所在地陆口备战与训练的遗物。”
3、             蒲圻赤壁的弩机。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专辑登载了朱靖华先生的《黄州赤壁与古战场地理环境吻合》。朱先生写道:
“因为第一,文【童力群注:“文”即冯金平先生的《读<赤壁战地考>序后的一点意见》——发表于《中国文物报》1990年10月25日第41期。】中所举‘上大将军吕侯弩机’的文物,这我早在拙《序》【童力群注:《序》即朱靖华先生的《<赤壁战地考>序》——发表于《中国文物报》1990年6月21日第24期。】中说得很明白了,那是‘赤壁之战’后约40年的遗物。我的依据是:‘吕侯’即吕岱,他在赤壁之战时,尚是一个督军校尉,据《三国志·吕岱传》记载,吕岱任‘上大将军’时,是在东吴赤乌八年(公元245年),故刻有‘上大将军吕侯’字样的弩机,只能制造于赤乌八年之后,而其时已与赤壁战争远隔38年之久了。它怎么能成为‘赤壁之战’留下的文物证据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5

291

主题

4607

帖子

3650

积分

东湖元老

澜湖E族-族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650
QQ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3-2-26 23: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澜湖冬柳 于 2013-2-26 23:33 编辑

支持童教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5

291

主题

4607

帖子

3650

积分

东湖元老

澜湖E族-族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650
QQ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3-2-26 23: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冯局长出来迎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847

主题

1538

帖子

2090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090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3-2-28 23: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蒲圻赤壁说”过不了的九道坎

童力群

第一道坎、“先帝屡起锐师,临江而旋”

建安十三年曹操征荆州时到过江南吗?

   回答是否定的。尽管曹操当时到江南,是件轻而易举之事。但他还是没到江南来,这是有史料为证的。

《三国志•魏书•辛毗传》写道:“帝欲大兴军征吴,毗谏日:‘……先帝屡起锐师,临江而旋……”此“先帝”就是被追认为魏武帝的曹操。

辛毗进谏于黄初三年(222年),比赤壁战役晚14年。

《三国志•魏书•王肃传》写道:“肃上疏日:‘……论之近事,则武、文征权,临江而不济……,”此“武”即魏武帝曹操。

王肃上疏于魏明帝太和四年(231年),比赤壁战役晚23年。

  曹操征讨孙权,“临江而不济”共有三次:

第一次是赤壁战役;

第二次是“(建安)十八年春正月,进军濡须口”;

第三次是建安二十二年,“二月,进军屯江西郝溪”。

“先帝屡起锐师,临江而旋”是解决“赤壁战役主战场”问题的关键!

1、蒲圻赤壁在江南。赤壁市的冯金平先生一再强调曹军与孙军在蒲圻赤壁的陆地上打了一仗。“锐师”——曹军没有过江,确定冯先生所言为假!

    如果曹军没到蒲圻赤壁山上打仗,那么,蒲圻赤壁的出土文物的作用是零!

2、有利于“蒲圻赤壁说”的巴丘在江南。

曹操根本没到江南,因此,这个巴丘就不是赤壁战役里的巴丘。

【赤壁战役里,曹操在巴丘做的两件事载于《三国志》:一是派遣张喜部骑兵去解合肥之围,一是烧船。】

持“蒲圻赤壁说”的先生们始终对“先帝屡起锐师,临江而旋”一句视而不见、避而不谈!



第二道坎、建安十三年有闰十二月

建安十三年有闰十二月。

建安十三年有十三个月,比平年多了个闰十二月。

持“蒲圻赤壁说”的先生们始终对“建安十三年有闰十二月”避而不谈!



第三道坎、赤壁初战在“盛寒”

“盛寒”与“隆冬”义近,时在“三九”左右。

“三九”是冬至后第三个九天。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初一(208年12月25日)是冬至,其后第三个九天是十二月十九日至二十七日(209年1月12日至20日)。

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十九日至二十七日(209年1月12日至20日),节气在“小寒”与“大寒”之间。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写道:“瑜曰:‘……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

冯金平先生有论文《曹军兵败首在赤壁,次乃乌林》【该文系冯金平于1979年春答李孔胜司令员和十八位惩越援柬战争凯旋归来的英雄们的提问。】该文写道:“冬月甲子日,孙刘联军借助风势,巧用火攻,大败曹军于乌林,故赤壁之战曹军首败赤壁,次乃在乌林。因此,史称此役为赤壁之战。”

这写的是“火烧赤壁”的时间是建安十三年冬月(十一月)甲子日(初二)。

    建安十三年冬月(十一月)甲子日(初二),是公元208年12月3日,节气在“大雪”。

    我在《“火烧赤壁”与蒲圻无关及赤壁战役时间表》里写道:

“建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209年1月16日)。交战双方‘遇于赤壁’——赤壁初战。曹军战败。程普水军乘机到达鄂县三江口及邾县举洲。

十二月二十四日,孙权回到柴桑。

十二月二十九日(209年1月22日),‘火烧赤壁’。曹军战败。

十二月三十日。乌林战斗。曹军战败。”

我所写的“火烧赤壁”的时间,完全符合“盛寒”!

冯金平先生所写的“火烧赤壁”的时间,不符合“盛寒”!

两者相比,冯先生的早了51天!

冯先生在《漫说沧桑古战场》里写道:“曹操乌林败后其水军逃遁于此,东吴水军紧追不舍,在广阔的洞庭湖中‘排青龙之战舰,斗飞燕之船楼’(庾信《哀江南赋》),迫使曹操水军不得不自已烧掉余船,舍舟登陆西逃。”

我帮冯先生算一算时间账:

建安十三年冬月(十一月)甲子日(初二),是公元208年12月3日。

建安十三年底即该年闰十二月底,是公元209年2月21日。

从“冬月甲子日”到年底共有80天。

“火烧赤壁”暨乌林战斗两天,曹操从洪湖乌林逃到岳阳用三天(150里,逆水行舟每天50里),曹操“在广阔的洞庭湖中”晃悠七天,曹操从岳阳“舍舟登陆西逃”到江陵用五天(340里,每天70里),曹操在江陵城住三天,夷陵战斗十五天,共计30天。

根据《三国志》,夷陵战斗结束之时就是建安十三年底。

这样,“80天”比“30天”多出50天!

可见冯先生将“火烧赤壁”的时间定在“冬月甲子日”是错误的!

可见“蒲圻赤壁说”过不了“第二道坎、建安十三年有闰十二月”!

可见“蒲圻赤壁说”过不了“第三道坎、赤壁初战在‘盛寒’”!



第四道坎、“赤壁初战”在江中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写道:“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

《后汉书•孝献帝纪》明确记述说:“(建安)十三年……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之于乌林、赤壁。”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写道:(建安十三年)“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

显然,“赤壁初战”是一场遭遇战,曹军是“舟师”,孙军是“水军”,“赤壁初战”在江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847

主题

1538

帖子

2090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090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3-2-28 23: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道坎、云梦泽不是洞庭湖

冯金平先生在《漫说沧桑古战场》里写道:“古云梦泽系指洞庭湖水域的广大地区,湖山交错纠纷,莫辨东西南北。曹操水军,冒雾进军,进入洞庭湖中,在此迷了路途,不知何处为纳,何处为吐,从而耽误了两天行程,致使战略要地赤壁被东吴于前一天占领。”

冯先生一再强调曹军与孙军在蒲圻赤壁的陆地上打了一仗。

冯先生的“从而耽误了两天行程,致使战略要地赤壁被东吴于前一天占领”,完全是无根之谈!

我们再来看看“曹操水军,冒雾进军,进入洞庭湖中,在此迷了路途,不知何处为纳,何处为吐”从何而来?

《太平寰宇记》引刘澄之《永初山川记》作“云梦泽,一名巴丘湖,荆州之薮。故魏武与吴主书云:‘赤璧之困,过云梦泽中,有大雾,遂便失道。’”

冯先生将云梦泽当成了洞庭湖。

云梦泽是洞庭湖吗?

徐干《序征赋》写道:“沿江浦以左转,涉云梦之无陂。”显然,汉末的云梦泽在江陵以东!

谭其骧先生是主张“武昌(江夏)赤壁说”的,在他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里,从先秦到西晋,云梦泽都在江陵之东、洞庭湖之北!云梦泽不是洞庭湖。

云梦,有云梦之野与云梦泽的区别。云梦之野是楚王、汉帝打猎、游玩的地方,范围极广。中古许多人将云梦之野误会成云梦泽。《左传》的“王以田江南之梦”,“田”就是打猎。

云梦,是云土与梦的合称。云土,就是云杜。汉末的云杜县城,与现代的京山县城相近。云杜县的南部是现代的天门市,天门市位于古代云泽的西北角。梦泽广阔,江陵与洪湖之间的广大湖区,皆为梦泽。

东晋之后,由于泥沙淤积和地势隆起,加上人类的开发,云梦泽逐渐萎缩。

长江以南的洞庭湖却因为长江水的南倾而逐渐扩大,唐宋时期达到“八百里”。



第六道坎、“中江举帆”

《三国志•周瑜传》裴注引《江表传》写道:“至战日,(黄)盖先取轻利舰十舫,载燥荻枯柴积其中,灌以鱼膏、赤幔覆之,建旌旗龙幡于舰上,时东南风急,因以十艘最著前,中江举帆,盖举火白诸校,使众兵齐声大叫曰:‘降焉!’,操军人皆出营立观。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往船如箭,飞埃绝烂,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柴。瑜等率轻锐寻继其后,雷鼓大进,北军败,曹公退走。”

《资治通鉴》建安十三年条下云:“(黄盖)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艘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中江举帆”后,船继续行进,众兵喊“降焉!”,然后“去北军二里余”,这江面约有七里。当然,这是沿“东南风”看的江面。

蒲圻赤壁的江面,只有二里半宽。

因蒲圻赤壁段长江的流向是从西南到东北,所以蒲圻赤壁与对岸垂直距离是二里半,沿“东南风”看的江面也是二里半。

因近两千年来长江的流量变化不大,所以汉末“盛寒”季节的蒲圻赤壁的江面,大约仍是二里半宽。

这就明显不够“中江举帆”的江面宽度。持“蒲圻赤壁说”的先生们为了弥补这个缺陷,说什么黄盖从黄盖湖南端出发,可以满足这个宽度。

然而,黄盖湖东北角距离蒲圻赤壁山有32里。中间还隔了个沧湖。【据湖北省测绘局制印队编制的《湖北省地图册》,湖南地图出版社1995年9月第一版。】

黄盖若从黄盖湖出发,其举帆也不过是“中湖举帆”,而绝不是“中江举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1

主题

427

帖子

469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469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3-3-4 21: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武昌楼 于 2013-3-4 21:50 编辑
艰苦环境的爱 发表于 2013-3-3 02:42
首先,最俱权威的《三国志》是这样记载的:“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 ...

很简单的常识,是火烧赤壁,不是火烧乌林。 你先引用的三国志,并未注明赤壁在哪里,后引用的非三国志,虽说明赤壁在哪里,但都不足为证。据童教授说,蒲圻赤壁的确定是因为石壁上有“赤壁”二字,但据考证,该字为南宋一谢姓文人发现,便以为是周瑜所写。实际上三国时期,是不可能写唐宋时期那样的楷书。后面的非三国志文章,都是根据这个引用的。这叫以谬传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1

主题

427

帖子

469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469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3-3-4 21: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蒲圻赤壁在江南,若火烧赤壁,怎么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南
精华
0

32

主题

1432

帖子

1482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482

IP属地:湖南省岳阳市

发表于 湖南省岳阳市 2013-3-2 22: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痛脚收:
    1.你既然要找什么什么局长之类的人物单挑,为什么不直接和他本人联系,跑到这个论坛来下挑战书有何目的(是要炒熟你的“真”赤壁?)?
    2.赤壁古战场在哪里是一个严肃地学术问题,这个早有学术讨论;这里是一个论坛,而非专业学术机构,你跑这里闹什么(在没学问的人面前有优越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1

主题

1525

帖子

1742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742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3-2 22: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叫金平?金平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847

主题

1538

帖子

2090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090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3-3-2 23: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赤壁 发表于 2013-3-2 22:33
请问痛脚收:
    1.你既然要找什么什么局长之类的人物单挑,为什么不直接和他本人联系,跑到这个论坛来 ...

1、湖北这么有影响力的论坛,我不发这里发哪里?谁规定了学术论文不能发在网络论坛?
2、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发在哪里 ,而是我所发的内容。你可以就我的内容来反驳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