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黄冈市交通运输局全年完成投资45.19亿元,全面完成了“先行跨越年”提出的“九大工程”、“八件实事”和“六大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交通运输事业的高位开局。市交通运输局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建设先进集体”,“湖北省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市政府授予全市经济特别贡献奖。主要成效表现在十二个方面: ——三大重点交通项目快速推进。黄冈长江大桥、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黄鄂高速公路三大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6.1亿元。黄冈长江大桥两主塔设计193米已施工至180米,主桥钢梁已拼装完成了8个节段,引桥基本完成,江泽民同志亲自为大桥题写了桥名;武冈城际铁路高架桥基本完成,路基土石方完成90%;黄鄂高速公路黄冈段主线征地拆迁全部完成,全线已掀起施工高潮。 ——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实现全线通车。12月19日,大别山旅游公路全线通车,省委书记李鸿忠亲自出席通车仪式,创造了领导最重视、施工最艰巨、配套最完善、工期最短、地方自筹资金最多等多个全省普通公路建设“之最”。 ——高速公路建设创造了新的“黄冈速度”。12月22日,麻城至武穴高速公路、黄鄂高速公路团风段控制性工程举行开工仪式。实现了当年做前期工作、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创造了继黄冈长江大桥之后的又一“黄冈速度”。 ——大别山试验区市厅共建取得丰硕成果。建成红安43个开国将军故居路125公里,不要百姓出一分钱。大别山试验区600公里连村通垸路超额完成,建设县乡等级公路287公里、通村公路1493公里,完成一级公路路基43公里、路面27公里,二级公路路基212公里,路面199公里。 ——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在全省争强进位。全年共完成公路大中修327.1公里,开展国省干线过境路段整治8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被省交通运输厅授予“十一五”先进单位。 ——一批干线公路调整纳入新一轮国高网和国省道规划。武英高速、麻竹高速初步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方案,我市高速公路规划总里程将达754公里,其中纳入国高网530公里。同时,我市普通公路国道由3条335公里增加到7条844公里;省道由17条984公里增加到41条1897公里,国省道新增里程跃居全省第2位。“十二五”末黄冈将实现县县通国高,县县通国道,乡乡镇镇通二级以上省道。 ——武汉新港黄冈港区重点工程项目启动。武汉新港总体规划修编初步成果通过专家审查。黄州张家湾和团风港口产业园规划正式通过评审。楚江物流综合码头开工建设。 ——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模式在全省推介。用公交化的理念整合黄州、浠水、蕲春、武穴、黄梅城乡客运资源,方便了群众,节约了资源,为全省公交城乡一体化探索提供了可贵的样本。 ——道路和城市客运运输条件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蕲春、麻城、英山客运站竣工即将投入使用,全市更新、新增客车681辆,中高级客车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更新、新增出租车328辆,更新公交车168辆,公共交通车辆的车容车貌有了明显改观,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物流行业全面完成职能转换。楚江物流园和大别山现代综合物流园前期工作顺利推进,3个农村综合服务站建设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物流行业基础信息统计机制基本建成,行业保持稳定有序发展。 ——黄冈城区超限超载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市政府出台两个实施意见。全市10个治超站全部投入使用,市区建立联合治超新模式,有效地保护了公路建设成果,黄冈城区治超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交通运输执行力和服务意识显著增强。坚持服务为先,广泛开展了各项活动,在全系统树立了“说了办、定了干、干就干好”的思想,形成了“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创业氛围,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上台阶、晋位次、上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