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江济汉徒步行】用脚步丈量引江济汉工程
5月15日的下午,参加“引江济汉徒步行”活动的网友们陆陆续续到达我们此行的集合点——荆州。在荆州,我们吃了第一顿“团餐”,原本只是在网上用文字交流的网友们终于可以面对面的交流,不少网上的“熟人”见面之后更是激动。在餐桌
上,网友们相互介绍各自的职业、爱好,一时间气氛温馨和谐。谈到第二天的天气,他们连声说下雨也要走完全程。
休息了一晚之后,换上工作人员发放的服装,相互贴上引江济汉徒步行的统一标志,驴友们从荆州市李埠镇龙洲垸河段
出发,开始我们第一天的徒步行。
到达入水口,一条围堰将长江水与引江济汉的渠道分隔开来。一边水波荡漾,另一边机器轰鸣。和印象中的水渠不一样
,还没通水的水渠一眼可以看到底部的硬化渠底。
沿途经过的防洪闸、倒虹吸等等水利工程十分浩大,网友们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手机拍个不停。脚步慢了下来,舍不
得走快,想要把这些宏伟的工程记录在镜头当中。
走了一会,一位骑着摩托车的网友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他是当地的一名网友,刚刚得知这个活动,非常想要参加。只是
因为是临时申请,并没有多余的名额给他。得知这个情况他非常失望,但是他没有放弃,骑着摩托车跟着我们,参观这项伟
大的工程。
后知后觉走了一会才发现,队伍里多了一位老大爷的身影。听旁人说头发半白的他向领队求情了很久,活动方考虑他已
经60多岁了,路程又太遥远,婉拒了他。但是老大爷十分坚持,很想要现场实地看看这个造福千秋后代的现代运河。本以为
老大爷坐在车上看看就行,没想到老大爷一走就停不下来,一路上把网友和工作人员都甩在了后面。徒步过程中,大爷边走
还不闲着,非常热情的帮活动方清点人员。徒步休息期间,老大爷不住的劝同行的年轻网友多吃点,热心的笑脸也让我们感
受到一种长辈的关怀。
走走停停,拍拍看看。终于到达了引江济汉工程最重要的一个枢纽——拾桥河枢纽。从航拍图可以看到,拾桥河枢纽
完全像一个十字形的路口。而他的主要用途也和我们看到的“十字路口”一样,调度河水,调节补水,同时也能在汛期起到
一个防洪的作用。设计师还向我们介绍到,拾桥河枢纽对整条水渠后期的维修有一个很大的用处,它起到一个分段分界的作
用,关上水闸,就可以分段的维修水渠,而不需要将水渠里的水放掉一部分那么麻烦了。
引江济汉的途中,不仅仅有防洪闸、倒虹吸、水利枢纽这些水利工程,我们看到更多的就是公路桥和铁路桥。早在出
发前,工程师就向我们介绍到,整条水渠沿途中有50多座桥梁,沟通运河两岸。在徒步过程中,每隔不到两公里的距离我们
就可以看到一座桥,方便两岸居民的生活。
16日下午5点左右,我们终于结束了第一天的徒步行,驱车前往我们住宿的地方——沙洋县后港镇。据同行人员介绍,
这个小镇每年的出口额达到100亿。这个事实确实让我们对这个不起眼的小镇另眼相待了一番。
17日早上,我们先驱车赶往了后港镇的两大企业,湖北荆玻集团和蛟龙食品有限公司。刚刚走进荆玻集团,就被生产线
上的场面吸引住了。从玻璃酒瓶的成型到检验员严格的筛选检验,一直到最后面的装箱,既有效率又有质量。这番火光四射
的玻璃成型场面也被不少网友记录在了相机里。
据蛟龙食品的负责人介绍,他们公司出产的皮蛋、咸蛋等农产品远销国内外。我们现场了解到,蛟龙食品每一个蛋都经
过几道质检工序,保证没有一颗坏蛋能够送到消费者的手中,因此优秀的口碑也是他们接单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谈起引江
济汉工程,负责人乐呵的说,工程建好可以减少原材料和产品运输的路程和经费,对我们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稍作休整之后,我们从引江济汉荆州段出发,向着此行的目的地高石碑进发。刚刚走到引江济汉的堤岸上,天空飘起了
零星小雨,驴友们忙着用雨衣护住摄像设备。好在天公作美,没几分钟雨就停了,驴友们热情不减,继续前行。
17日下午4点多,经过两天60多公里的徒步,网友们终于到达了渠尾高石碑镇。看到高石碑出水口,不少网友激动的说
“我们终于坚持走下来了”。作为南水北调中段的一个重要工程,引江济汉工程花费四年的时间,在今年下半年即将完工通
水。沿着引江济汉工程徒步行的过程中,我们更直观清晰的感受到这么一条现代运河的壮观,沿途对引江济汉工程的所见所
闻,也足以让它担起“黄金水道”这一称号。
辛苦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