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fylw 发表于 2014-8-17 20:13:01

烟台——我们家外的“家”(1)



来烟台完全是个意外,虽然我对所有的海边城市都心向往之,但是考虑到经济各方面的问题一直没有成行。本来准备最近都乖乖呆在家里的。可是,重庆的燥热实在是难熬。那天,女儿回家了,兴冲冲的拿出一张卡说:“老爸、老妈,想去烟台避暑吧”,我和老伴惊愕的望着女儿。女人告诉我们,这是一张异地度假的“福星卡”,缴纳三千九百八,可以在外地居住30天,还赠送全年2份20万元的人身意外保险,是女儿女婿孝敬我们的。机票、酒店、送机、接机都由中福养老网安排好了、收拾行李出发了。第一天出发出发那天,心情一如重庆的天气那样阴霾;担心所到之处是否达意。不过飞机刚刚飞离虹桥钻出云层,灿烂的阳光立刻洒满机舱,我眯着眼看着舷窗外飘过的云彩,心情也不知不觉平复了下来。飞机很快落地了,烟台的莱山机场比虹桥机场小得多。还没有到出口,就接到了酒店接机电话,轿车在大街小巷穿行,很快就到了酒店。“欢迎您老来烟台避暑度假,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迎宾小姐的甜甜的问候沁人心扉,到了房间就是个大大的惊喜,从窗户看出去是辽阔的大海,远处巨轮和近处的小船,还有那不时掠过的海鸥,犹如一幅风景画。下午稍作休息,晚上在酒店吃了养生膳,早早休息了。第二天小吃早餐在酒店吃的自助,品种不多,但很可口。上午到海边散步,清新的海风,松软的沙滩,显得那么纯真和自然,完全没有上海外滩的那种娇作与奢华。晚饭是在外面吃的,酒店门口是各种地方美食,烟台是“鲁菜之都”嘛,小吃当然是以鲁菜风味为主。我们年纪大的人总喜欢个清淡点的吧,于是选择了酒店隔壁的馄饨铺,什么虾仁馄饨、蛤肉馄饨、蛋黄馄饨……,但都是我们的最爱啊,正不知如何选择,哈哈,有混合馄饨的说!赶紧点了一份大快朵颐,果然没让我们失望, 馄饨“鲜、香、爽”,回味无穷。第三天烟台山公园今天的安排是游览烟台山公园。公园的特色就是海景、山景和近代建筑,各国领事馆的旧址都在这里,据说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使领馆建筑群。进门前买了张导览图,后来就一直对着这张导览图按图索骥。参观过入口处的一些近代建筑,我走到了一条浓荫蔽日的冬青长廊,来到了环海栈道,栈道有一段铁索桥,上面密密麻麻的是锁头,有的闪闪发光,有的锈迹斑斑,知情人告诉我们,烟台相爱的人往往到这来,将两把锁锁在一起,将钥匙抛向大海,表示“心心相印,永不分离”。此情此景,我们已经过了金婚的老人留下幸福的合影。从英领馆附属建筑的旧址,走过惹浪亭,穿过连心桥,走不多远就是丹麦领事馆旧址。门口还立着小美人鱼雕像,走上二楼,大露台看出去就是无边海景,真是美不胜收!我想象着,当年领事的家眷们坐在露台边,吹着海风,看着落日……该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啊!出了丹麦领事馆旧址,来到德国领事馆遗址,一场大火,现在就只剩这片地基了,再走不多远就是有名的灯塔。烟台山也有些很中式的建筑,譬如龙王庙、烽火台、忠烈祠……据说忠烈祠是当时修建烽火台的官员偷偷建起来的,这也是唯一一个烽火台下面有寺庙的建筑。忠烈祠旁的小路拐出去是日本领事馆旧址,不知道为什么,小日本的领事馆离其它领事馆有些距离,而且建筑风格看着也阴森沉重的叫人感到压抑。走完导游图上标的所有建筑,我们老两口也有些气喘吁吁的。


第四天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昨天在烟台山公园游玩累了,上午在酒店休息。午睡后到市区的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参观。张裕葡萄酒公司是由南洋富商张弼时先生于1892年在烟台投资创办,1912年孙中山先生为张裕公司亲笔题赠了“品重醴泉”,以资鼓励。公司于1992年在张裕公司创建时的原址,建成了酒文化博物馆,分为百年地下大酒窖和酒文化展厅两大部分。酒文化展厅通过历史实物、珍贵照片、详实资料等,真实的展示了张裕公司100余年的辉煌历史。有传统酿酒工具;有各种张裕名牌酒品;有接待品酒室、视听室等。馆内珍藏着康有为、孙中山、张学良等历史名人为张裕所题墨宝。院内的建厂初期酿酒用的一口依然清澈透底,仿佛在述说着张裕一百的历史。张裕百年大酒窖位于张裕酒文化博物馆的地下层,是一座低于海平面1米多,深7米多,占地3050余平方米的地下建筑,用于葡萄酒贮藏,被称为“亚洲第一大酒窖”。酒窖整体建筑宏伟壮观,拱洞幽深神秘,设计施工水平高超,历经百年不渗不漏,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大酒窖已经过三次改建,窖内依南北向主通道分为东西两个贮藏区,纵横着八个幽深的拱洞。东、西区各设有大型拱洞4个,并各设有一座筒状旋转楼梯,在东西区结合部设有小型拱洞1个。窖内恒温11℃,深藏着由小到大14种规格600多只贮满葡萄酒的橡木桶。其中1908年制成的三只大橡木桶,每只贮酒1.5万公升,据说是用法国林茂山所产橡木制成。我们拾级而下走进地下大酒窖,一股白兰地、葡萄酒的芳香便扑鼻而来。在博物馆内不仅可参观地下大酒窖,靓丽的品酒小姐还可向您传播浪漫的葡萄酒品酒文化。地下酒窖有个小酒吧,每个客人能免费品尝白兰地、葡萄酒等张裕美酒。品一口沁入心脾,张裕美酒果然名不虚传。第五天东炮台公园、西炮台公园今天是七七事变77周年,作为我们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理所当然的要参观一下国防古迹,拜谒牺牲的战友,我们决定到烟台的东炮台和西炮台参观。东炮台公园与我们居住的酒店不远,做公交也就7站地,烟台东炮台公园位于海滨风景区,因景区内岿岱山上一座保存完好的清末炮台而得名。东炮台为清末所建,与市区西面的西炮台遥相对峙,正面拱门上方为清末著名新派人物马建忠的题额“表海风雄”。景区三面临海,岸线蜿蜒、水质清澈、礁石奇异、风光旖旎,曾被世界旅游组织誉为“可与地中海沿岸相媲美的海域”。已有百年历史的古炮台由德国技师设计督造,耗银达100万两。是李鸿章经营北洋海防二十余年,修建完成的最后一座炮台,也是烟台近代海防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炮台建筑风格中西合璧、结构严谨、气势雄伟,为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海防设施之一,也是烟台近代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东炮台的修建,记录了烟台海防建设曲折发展的历程,同时也见证了晚清末年泱泱中华遭受列强欺凌的屈辱史。游人比较多,景区允许游客在亲手操作修复后的“克虏伯”巨炮,很多人在巨炮前照相,我们有幸赶上了观赏大型“清兵炮火演练”表演,再现了一百年前的军事操练。从到东炮台的西炮台也就十几公里的路程,打个的士穿过市中心就到了。其实,西炮台山此时更有性格。山顶有座海防城堡,本为抗击倭寇而设,依托山势而建,由瓮城、炮台、指挥所、演兵场、弹药库、城墙等单元组成。各炮位之间用城墙连接,总长蜿蜒700余米;城墙设置200余射击孔,墙内侧设置跑马道。明清二朝曾建炮台8座,现只余西北角与东北角二台。西北角炮台最小。登上炮台,可俯瞰市区,远望大海,视野辽阔,军事位置十分重要,可谓烟台海防之神。西炮台公园是我国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既具古代城堡特点,又具近代先进军事设施的封闭式古炮台群,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东炮台公园不同,游人比较少,本地人锻炼身体的很多。公园大门排列着是整齐的武器装备,多是我军曾使用过的。T34-85坦克、57高炮等如同阅兵式一般整齐的排列着。这里的火炮与坦克已经变成了完全的展品,被油漆厚厚的包裹着,连转动一下都做不到了。经历过那个激情岁月的它们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象征,象征着民族自强的历程和保家卫国的情怀。西炮台西面就是烈士纪念碑,几天聚集了很多人来吊念,我们也在烈士纪念碑下,向牺牲的战友们,向逝去英灵们鞠躬致敬。回到酒店,浮想联翩,昔日的倭寇,今日的日本,狼子野心不死,夜不能寐,赋诗一首:烟雾苍苍锁海疆,古炮铮铮镇豺狼,烈士若有英灵在,风卷钓岛杀倭狂。
(未完,待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烟台——我们家外的“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