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斗母泉-大佛寺-青铜山
2014年11月19日,我们一行七人早上7.30出发,下车后沿村内一条小道很快即可上山。http://att1.dzwww.com/forum/201411/20/171133qpf25syivfooi2vs.jpg
大约走3公里山路,即可到达斗母泉。斗母泉(位于大泉村,故又称大泉),位于斗母泉村一处山崖畔,是济南72名泉中海拔最高的泉。始建于清代,在康熙十五年的时候进行过重修。清代乾隆《历城悬志》和道光《济南府志》中对此泉都有记载。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中称此泉为窦姑泉,而民国《历城县乡土调查录》中则称此泉“在大佛寺北顶”,即斗母泉位于锦绣川乡大佛寺北山顶的意思。
http://att1.dzwww.com/forum/201411/20/171130th699o98w1gmgprw.jpg
斗母泉旺季三股泉水汩汩而出,水流量大,因此又称“大泉”。泉水自岩壁岩孔流出,汇落方池,晶莹碧透,清冽甘美,村民们争相饮用。传说饮此泉水“治病保健”,泉周围“百米之内无虫”。http://att1.dzwww.com/forum/201411/20/171127rud19r4zciqqg1ur.jpg
池北侧有1991年建成的封闭式蓄水池,水盛时自池壁缝隙流出,形成天然小溪,缓缓北流。泉上有济南市最大的连根同生的车梁木和刺楸。其中,车梁木树龄500余年,胸径120厘米,树高13.6米;刺楸树龄400余年,胸径72厘米,树高11.3米,是济南市保护最好的一株古树。
http://att1.dzwww.com/forum/201411/20/1711253mzmurqsdy9zrqzh.jpg
斗母宫,位于斗母泉东,据记载,该殿存建于清代以前,清代整修过两次,1997年修复,一进院落,三间大殿,青砖黑瓦,飞拱挑檐,殿内有王母圣像,壁上绘有彩画。
http://att1.dzwww.com/forum/201411/20/171123m2ga5q3m2mk3zdqr.jpg
斗母泉南侧新建一凉亭,称做斗母亭,可供游客短暂休息,还有村妇在此卖一些新鲜山货,那可是绿色无污染食品,可别忘记品尝哟!
http://att1.dzwww.com/forum/201411/20/171121bbyywdgx4ux4dpga.jpg
沿斗母亭上方即有一条进入桃花峪前往大佛寺的山路,沿途山路崎岖,林木茂密,空气清新,虽是初冬,风光依然秀美,不知不觉时间已近中午,租车联盟www.zc360.com大家山峪里找了一块平地,大家一起共进午餐,餐后稍事休息,又向大佛寺行进。
http://att1.dzwww.com/forum/201411/20/171119jd2k3kjnwk22j1y2.jpg
大佛寺进门处有就让我们进入景区,大佛寺建在大象山上,远看极像一头静卧的大象,正在闭目养神,给人一种安祥平和的感觉,顿时忘记了世间的一切烦恼。拾阶而上,阶梯是极陡地,有如泰山十八盘好在不长,一鼓作气,一会即到达山顶寺院。
http://att1.dzwww.com/forum/201411/20/171117aqnyxa8nqy8zgaye.jpg
大佛寺中大佛是唐代凿刻。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锦绣川乡老庄村北青铜山阳悬崖上。是山东地区现存石窟造像中最大的一躯。坐北朝南,窟平面呈方形,平顶,宽5.4米,深5.1米,高9.25米。主佛形体高大,高9.05米,占据窟中主要位置。在主佛四周窟壁上尚有唐天宝年间题记一则,造像数尊。东侧有菩萨、罗汉各一,菩萨高2.2米,罗汉高1.8米。明嘉靖十五年(1536)及清光绪年间曾重修拱门,后圮。1989年新增建石券门加以保护。窟中大佛之高,居全省雕凿佛像之首。1977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窟外有一平台,左右古柏,虬枝横出,苍翠茂密。
http://att1.dzwww.com/forum/201411/20/171116bhz6jp9s6bxws383.jpg
参拜大佛寺后,可以沿大佛寺西面一条通往青铜山的小路前往青铜山,也可以沿台阶降至一小凉亭后,沿小路前往青铜山,这样可以不用下到山底,相信其道理你是明白地。
http://att1.dzwww.com/forum/201411/20/1711149l19fa9vlnfakvvn.jpg
如果体力好的话,从大佛寺用不了一个小时即可到达青铜山村,不过青铜山村离121汽车站还有一段路,可以沿水泥村道直奔121终点站候家村返回济南。如果想要走近一点的路,只能从青铜山村走山间小道下山,路不太好走,不过也是另有一番趣味。下山后是郑家窝坡村,不过车站牌是青铜山村,不知道是为什么,可能是青铜山的名气更大一些的原因吧
http://att1.dzwww.com/forum/201411/20/171110j0tkk2ukx0hbjelo.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