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雨 发表于 2015-8-27 14:58:14

熹园惊梦

熹园惊梦 “看粉墙黛瓦,桃花绿茶;看古街老坊,烛火灯塔”。江涛一首《梦回熹园》将我们带进到婺源熹园景区,带进《熹园惊梦》那场魂牵梦绕的演出,那个梦幻般的意境。一位台湾大学生找寻“天人合一”净土,探求真知灼见源泉。在婺源熹园,梦中邂逅理学大师朱熹。圣人一席话,胜读圣贤书,他参悟了隐藏在婺源一幅幅美轮美奂生活场景背后的玄机。梦醒了,大学生发自肺腑喊了声:“婺源、圣人、龙尾砚。”熹园景区坐落婺源县城原朱子艺苑内,是理学大师朱熹二、三世祖的祖居地。“美丽婺源·圣境熹园”,熹园景区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徽建、古树、亭阁、池塘、假山、书院,辅以源远流长的徽州文化、深厚的朱子文化和砚文化,为人们展现了一处不一样的江南文化园林,被世人誉为“圣境”。岁月掩埋了朱家庄曾经的辉煌,却掩埋不了后人对她的思念与向往。千百年的岁月虽漫长却不曾被遗忘。如今的熹园,往日的朱家庄,如同天际初升的太阳一般,传承一代圣人的伟大思想。千年前的朱绯塘畔,临水的草堂边处,朱熹与朱家庄的血脉相连,朱家庄的山水缘定朱熹的一生,演绎了游子回乡的故园情深。朱家庄是朱熹永远抹不去的记忆,虹井亭边,紫气依然。当年47岁第二次回乡的朱熹亲手种下的槠树,而今依然是那么挺拔、生机盎盎,朱家井流淌依旧;修齐堂、善庆堂、澹成堂、孝字碑、朱家祠依然傲然于世,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新生;一把古筝,一曲“阳春白雪”从远处的朱绯塘缓缓的传遍了熹园的每一个角落。熹园是一首诗,一幅天然的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任时光荏苒,岁月变迁,她仍旧那副不老的容颜。朱熹之后多少文人墨客来到这块圣地,缅怀圣人遗踪。古槠树。花谢花飞树依旧,谁知花馥为故人。夕阳斜照,余辉洒满池塘,坐一处静谧的庭院,沏上一壶明前丫玉,慢慢的品味这萦绕在唇齿间的清香,肆意想象朱熹回家时一袭青衫的风流。古筝隐约响起,偶尔呷一口茶汤,你便迷恋上这醉人的醇香。谁不怜惜这样的江南好景,熹园,一如江南女子,她飘逸脱俗,清新秀雅,既像大家闺秀,又似小家碧玉,更如出尘的仙子。熹园不仅承载了圣人朱熹千百年的朱子文化,更承载了太多太多人的希望。它就那样屹立在星江河畔,陪着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岁月,不曾远去。

潇潇雨 发表于 2015-8-27 20:26:17


ぷ灵ふ狐ぞ 发表于 2023-4-20 00:54:52

帮顶一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熹园惊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