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方“凌燕”腾飞的背后——写在东航发展60年之际
新华网北京1月8日电(钱春弦)1957年,从7架“革新型”飞机蹒跚起步,60年弹指一挥间,如今拥有600架飞机,机队规模跻身全球第六,每年为超过1亿人次旅客提供航空旅行服务。2017年1月,东航将迎来发展的第60个年头。当初的28人,已经壮大为近9万员工的全球化航空公司。在东方“凌燕”全球腾飞的背后,是大国经济的崛起,是对改革永不停步的坚持,是对技术革命和管理创新的执著。航空晴雨表:见证大国经济的崛起
2017年预计接收73架新飞机,相当于每5天接收一架新飞机。这对于发展60年的东航,是一份很实在的生日礼物。1957年1月,当民航上海管理处飞行中队迈出稚嫩的第一步,用仅有的7架飞机和28名飞行员、机械员、报务员首开航线时,恐怕没有人会想到,60年后这支队伍将成长为一家年运输旅客人次上亿、排名全球第7、机队规模达600架、每时每刻都有航班翱翔在天空的航空公司。民用航空被认为是经济的“晴雨表”。东航腾飞,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全球化步伐,背后是中国经济的腾飞。仅“十二五”期间,我国国际航空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年均分别增长8.7%、16.9%。国内民航企业的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各大航空企业在欧美等传统热门区域大手笔扩充航线网络,加密班次。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国际航空运输市场将保持年均15%以上的高速增长,与GDP的弹性系数保持在2.5以上。到2020年,航空服务范围将覆盖我国93.2%的地级市、89%的县级行政单元、95%的国民生产总值、92%的人口规模。国际航空航线条数和国际通航城市将成倍增长。东航振翅翱翔,背后是中国经济领头羊长三角地区在全球经济版图的崛起。1957年1月,东航前身民航上海管理处飞行中队首开航线时,使用的是1917年开始建设的龙华机场。1963年,我国与巴基斯坦签署通航协定,上海虹桥机场由军用转为民用并改扩建,升格的上海管理局飞行机队运营逐步迁至虹桥。在改革开放之后更进入了高速成长的新阶段,虹桥机场也同样成为我国主要的民航机场之一。1999年,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建成启用,上海成为全国首个拥有两座大型国际机场的城市。作为主基地航空公司的东航,也进入了一市两场发展的新阶段。2016年,东航成为一家年运输上亿人次旅客的航企;与此同时,上海虹桥、浦东两大机场,也实现了年吞吐旅客上亿人次,继续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机场群。环顾全球各地,一家强大、优秀的主基地航企与一个卓越的国际航运中心、世界级的航空枢纽港向来密不可分,达美航空与亚特兰大、汉莎航空与法兰克福、阿联酋航空与迪拜……莫不如是。重组后的东航有着同样的机遇、更担负着同样的使命。随着国内首部关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地方立法,《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正式施行,上海将加强机场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建设,增加机场容量,以满足航空运量增长和功能品质提升的需要;上海还将采取措施,支持主运营基地在上海的航空公司、支持航空联盟,建设品质领先的世界级国际航空枢纽。东航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的新乐章,正在奏响。
改革是时代的主题:敢为天下先
2017年,恰好也是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上市20周年。1997年,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香港、纽约三地上市。告别计划经济时代的东航,成功进军资本市场,成长为一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管理的国际化上市公司。截至2016年末,东航实现自2009年以来的连续8年盈利,是中国股票市值最高的航空公司。改革是时代的主题。东航的腾飞,始自改革的跑道,沿着改革的航道,通往发展的大道。近年来,伴随着深化改革的步伐,东航更成为借力资本市场、做强实体经济的明星。2015年9月1日,东航与美国达美航空在上海缔结为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并签署《关于达美航空战略入股东航认股协议确认书》和《市场协议》。这两家均排名全球前十的航空公司相约联手投入资源,在中美航线市场深度合作。双方还确认,达美认购东航H股4.6591亿股票,占认购后东航总股本的3.55%。这成为我国国有骨干航空公司引入发达国家航空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的首度创新。2016年4月21日,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与携程旅游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及下属各级控股投资公司,将在业务、股份、资本市场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携程同时以自有资金30亿元参与认购东航股份非公开发行的A股股票。“东程恋”是我国资本市场首例民营OTA(旅游电商)大规模入股央企航空公司,OTA大数据与民航产业链通过资本和产业的双重纽带,融合在了一起。全面深化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有企业做优做强做大的主旋律,也是东航焕发活力、提高竞争力的主抓手。东航正着力谋划好系列化改革。——集团层面改革。围绕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物流混合制改革。落实好发改委确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通过混合试点搞活体制机制。——机关部门改革。这是公司实施以客户为中心、从集权决策的管理中心向支持服务中心转变。——营销机构改革。适应电商化、移动化、社交化的发展趋势,适应现在新的时代、新的消费习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先后推进了飞行小时费、乘务小时费、机关关键人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改革,最大程度地调动了积极性。民航业是重要的战略产业,东航将始终坚持安全第一,严格行业管理,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提升运输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为此东航将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这是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翱翔一甲子,改革正当时。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互联网时代前沿
没有登机廊桥,也没有摆渡车,旅客自己提着行李走到登机舷梯口,而机坪上只有这一架客机整装待发,因此完全不必担心不派摆渡车会导致旅客上错飞机——这是1957年东航前身民航上海管理处飞行中队首航上海-合肥-徐州-北京时,合肥三里街机场的登机情形。2014年,东航在我国民航业首家推出“购票即值机”服务。旅客在东航官方网站购买国内航班机票,可以同步选择所搭乘航班的座位,官网后台能够在值机开放后,为旅客根据其预选座位自动完成值机。后台系统为旅客办理值机后,东航还会把一份二维码图案发到旅客在官网预留的手机上,在上海的浦东、虹桥两场等国内部分主要机场,旅客已经可以直接凭手机上的二维码和身份证件通过安检。旅客也可以选择在东航官网选座时留下邮箱、接受邮件发来的PDF登机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空中上网到内地首个商场远程值机区,东航走在移动互联时代的最前沿。互联网的核心是连接一切,让信息相连,让人与人之间相连,最终将是万物相连。对东航而言,就是要让人与服务相连,让东航与用户相连。检验连接顺畅与否的标准就是用户体验好不好。通过产品、渠道、人才三力驱动创新,大力推行国内国际联程产品和营销。充分利用外国人入境的免签政策,大力开发中转产品。加快海外呼叫中心、海外网站、海外APP、海外社交化平台东航账号建设。根据需要,吸收海外高端、专业人才,稳步推进驻外机构人员本土化;在飞行、乘务、IT、地服、营销等领域循序渐进引进海外人才。2015年9月,东航与上海机场集团、毗邻虹桥枢纽的城市综合体虹桥天地三方合作,在虹桥天地建成启用了我国内地首个商场远程值机区。旅客在这里办理值机、托运行李后,可以继续一身轻松地商场购物、餐厅就餐、逛个美术展甚至看场电影,然后乘坐穿梭巴士或者步行前往虹桥机场,登上东航的出港航班。也是在2015年,东航全新升级的APP客户端正式发布,除了满足普通旅客的购票、值机需求,担架旅客、无成人陪伴儿童、宠物“旅客”……他们搭乘东航航班时,同样只要通过手机APP,就可以申请办理。东航全面推进信息化,旅客值机的六种方式手段,在全民航是方式最全、覆盖最广、自助值机率最高。东航创新服务,实现线下服务线上集成。从值机全手工,到如今随时随地以信息技术支持自助服务、确保成千上万的旅客顺利登上航班。东航旅客“上机”变化,谱写着“上网”时代新传奇。
:P:Q:lol:$:dizzy::curse: 了解一下,学习一下,谢谢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