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哗哗拉拉啊了 发表于 2022-7-26 10:30:43

校内拍野鸟拍成《飞鸟集》

http://news.cnhubei.com/a/10001/202207/e9c40699857d6c8c866a39159790afff.jpeg这只鸟吃的是蜥蜴http://news.cnhubei.com/a/10001/202207/09b6f64095686a767a2c65b657dc3c81.jpeg抓拍到一张得意的作品http://news.cnhubei.com/a/10001/202207/a99e6677eb55c16d694267ad79d69830.jpeg过境猛禽——红脚隼http://news.cnhubei.com/a/10001/202207/47c7cc2229f7e76fb53ce6799eff0bab.jpeg留鸟——翠鸟http://news.cnhubei.com/a/10001/202207/052487cba791c8b7323f7672516922e3.jpeg留鸟——戴胜鸟http://news.cnhubei.com/a/10001/202207/7624e7a3c3b748706858a13c20a3bda2.jpeg夏侯鸟——发冠卷尾
7月22日清晨,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园内绿树成荫、夏日的艳阳透过层层树叶印在草地上,落下星光点点,树林里蝉鸣阵阵、鸟声悠扬。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岭松从灰色的的帆布包里掏出微单相机,轻身缓步,慢慢靠近,忽而举起相机,对准“猎物”,“咔嚓”按下快门,一张鸟儿写真照由此诞生。何岭松教授拍鸟的故事还要从2014年说起,那时他受学生们影响,爱上了校内观鸟,开始专门为校园中的野鸟拍“写真”,这一拍就是8年。与其他拍鸟摄影师不同,何岭松没有长枪短炮,没有三脚架,更没有迷彩服和迷彩帽,他喜欢轻装上阵,穿着印有“华中科技大学”字样的深蓝色短袖,再把一个灰色帆布包斜跨在身上,在路上走着走着就拿起了相机拍鸟,“我们学校生态挺好,有很多鸟,鸟儿和师生们共同生活在这所森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素有“森林大学”的美誉,学校拥有80多万棵树。青年园、东九湖、喻家山是何岭松常去的地方。在那里,他拿着相机,赶赴和鸟儿们不见不散的约会,用镜头去定格鸟儿们优美的身影。观鸟也是观生态,鸟儿是学校生态的缩影。他和学生一起开发了“鸟类词典”,收集了1500余种鸟类的图案、文字材料和鸟鸣声,从2014年到现在,他个人观察和记录到的校园鸟种数已达205种,约占武汉市有记录鸟总数的50%,其中拍摄到清晰图像的鸟类就有185种。今年恰逢华中科技大学70周年校庆,何岭松专门编写了一本《飞鸟集》,将拍摄的185种鸟类编辑成册。鸟儿的形态,叫声,习性,以及经常出没的地点,供师生们“按图索骥”。在《飞鸟集》的后记里,何岭松写道:作为机械专业的老师,我不能把学生教成“机器人”,拍鸟和观鸟虽然是个人兴趣和业余爱好,但我希望能将其转化为育人资源。
图/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中灿文/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实习生 张圣妍 方新宇



ぷ灵ふ狐ぞ 发表于 2022-7-28 05:44:20

帮顶一下。

芝麻蒜皮 发表于 2022-7-29 09:08:31

为何岭松教授点赞!

年年有余a 发表于 2022-8-2 18:57:24

学习欣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校内拍野鸟拍成《飞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