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啊战啊 发表于 2023-7-21 09:10:57

打捞历史长河中的“智慧遗珠”

——荆州文保中心修复13万多枚千年简牍


https://epaper.hubeidaily.net/pc/pic/202307/21/ee325358-72d3-4be6-9233-5d2a84d06642.tif.1清理简牍上的附着物。https://epaper.hubeidaily.net/pc/pic/202307/21/5890b0b7-d420-4512-849e-7f4597285216.tif.1据不完全统计,在尚未整理的定县汉简中,80%已发生弯曲变形,其中20%变形严重。https://epaper.hubeidaily.net/pc/pic/202307/21/112e8dcd-56b5-40d9-97a9-94518f6cda35.tif.1修复简牍中。https://epaper.hubeidaily.net/pc/pic/202307/21/5de25b33-cef2-4faa-a3b3-f2782acd231e.tif.1据统计,全国80%左右的饱水简牍都在荆州文保中心修复。由于各地待修复的简牍太多,荆州文保中心干脆在长沙、兰州等地设立了8个工作站。https://epaper.hubeidaily.net/pc/pic/202307/21/574c4118-108c-485b-a29c-33b04f54409d.tif.1脱色后,简牍上的文字清晰起来。https://epaper.hubeidaily.net/pc/pic/202307/21/fff53f1a-4c6b-4a51-a801-9c21e98d8307.tif.1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简牍修复的专家们正在工作。https://epaper.hubeidaily.net/pc/pic/202307/21/e514b0b2-925e-4dee-8d19-1312b7da1f36.tif.1竹简被单独浸泡在玻璃长瓶中。https://epaper.hubeidaily.net/pc/pic/202307/21/34e46b35-8681-4970-bb64-920150c8e425.tif.1将修复后的简牍一一拍照存档。图/文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王丙全 通讯员 周栎 邱祖明“这是‘秦火’之前的《诗经》抄本。”“这一版‘孔子曰’前所未见。”“这些神秘字符可能是失传的先秦乐谱。”……7月12日,荆州市文物保护中心简牍修复室内,方北松打开木箱,小心翼翼地抽出一支支浸泡着竹简的玻璃管,一边端详一边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介绍。他是荆州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著名竹木简牍文物修复专家,与文物打交道35年,近日被授予“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这些竹简呈黄褐色,尽管多有破损,但是工整的楚系简帛文字清晰可见。这批竹简,出土于荆州楚纪南故城附近的王家嘴战国楚墓,共计3200多枚。目前这些竹简已清洗完毕,即将进行脱色、脱水、封装等后续环节。“简牍沉睡了数千年,刚出土时大量断裂、卷曲、变形、干缩,就像一堆烂泥,稍不小心就会弄碎。”方北松回忆,他和团队在抢救江西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简牍时,5000多枚仅清理工作便花了一年多时间。清洗简牍也十分不易。“手一定要轻,用刷尖慢慢点刷。”方北松走到修复台前拿起两支纤细毛刷,左手按住竹简,右手开始清洗,“你看,这些竹简通体漆黑,根本不知道哪里有字,如果大面积刷洗,很容易破坏墨迹。”在长期实践中,方北松创造出一套“独门秘籍”——饱水简牍连二亚硫酸钠脱色法和十六醇填充脱水法,能让竹简还原本色而不破坏字迹,脱水后也不会变形。专一事,行一生。方北松每天忙得团团转。在方北松带领下,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在全国建立八大工作站,累计实施文物保护项目200项,先后完成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里耶秦简、北京老山汉墓、河南长台关楚墓、三星堆遗址等文物抢救项目,累计修复6000多件木漆器、13万多枚竹木简牍、500多件纺织品,其中饱水简牍修复量占到全国八成以上。在“抢救”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和湘西里耶秦简期间,方北松在外地一干就是9年,每天工作12小时,没有节假日,最终整理出有字竹简7.6万余枚。“修复了这么多的简牍,没有一枚毁掉,没有一枚遗失。”方北松说,“不让那些凝聚祖先智慧、民族历史的鲜活史料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是我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

欧阳运森 发表于 2023-9-5 21:22:45

撸起袖子加油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打捞历史长河中的“智慧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