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环境能够带来身体健康和心灵健康的双重疗愈
“有一次,我就在公园里坐着,不玩手机,也不说话,就看着周围的小朋友玩耍、居民们锻炼身体,感到内心如此平静。我很享受这个安静的时刻。”小洁对《瞭望东方周刊》分享了自己逛20分钟公园的感受。一开始,小洁看同事午休时间都走出去,自己也跟着到公园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后来,周末她会和好友结伴去郊野公园徒步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逐渐养成了亲近自然的好习惯。
“逛公园对我改变很大。因为运动的关系,身体比以前强壮多了,和父母的感情也增进了。我们会一起闲逛,一起聊天,一起触摸大自然,感受生活的美好。”小洁说。
挖掘到上海长风公园这个宝藏后,小洁在社交平台分享了笔记攻略。“对长风公园印象比较深刻,那时候在公园里划船,小侄子来开船,他特别喜欢钻桥洞,我们的船基本一直在桥洞下转悠。”小洁说。
北京市朝阳区的满女士家门口就有一个有湖有假山的公园,高速路边还有口袋公园,骑行绿道由此穿过。每天接一年级的儿子放学,她都目睹儿子和同学们在公园里骑车、踢球。春天,满女士带着儿子认领了一棵北美海棠,每周观察它从发芽到长叶、开花、花落的过程,做自然观察笔记。到了夏天,儿子还会挖苔藓做景观瓶。母子俩解锁了公园的N种玩法。
“每天陪孩子在公园里玩一会儿,身心都能得到放松。”满女士也是“公园20分钟理论”的获益者。
大众点评数据显示,近一个月,“公园”相关笔记攻略数环比增幅接近400%,上海、北京、南京、杭州、武汉用户“逛公园”热情最高,笔记数量位列全国前五。此外,从内容来看,北京玉渊潭公园、杭柳太子湾公园、上海顾村公园、上海静安雕塑公园、南京玄武湖公园跻身全国热门公园TOP5,相关笔记攻略数最多。
“这个理论火了是一件好事,说明人们近些年更体会到自然环境带来的身心放松与疗愈,居民对健康城市提出更高要求。”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侯晓蕾对《瞭望东方周刊》分析,“更有意义的是,学术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口口相传,并被公众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进一步验证。”
观察者认为,大自然环境能够带来身体健康和心灵健康的双重疗愈。首先,公园自然环境有助缓解压力,各种植物激发“五感”。比如各色花朵激发视觉感受,芳香的植物、草药等激发嗅觉感受,甜美的果实激发味觉感受,不同的植物肌理及公园中的水、亭子、座椅等不同材质激发触觉感受,水声、风吹过树叶沙沙声激发听觉感受。这些都能让穿行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身体和心灵得到放松,带来愉悦的感受。
其次,在公园中人们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户外活动——儿童嬉戏、年轻人慢跑、老年人散步健身等,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
此外,公园中的团体活动、社交活动促进交流,改善人际关系,增进社区凝聚力。公园环境增进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互动,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精神和心灵治愈的良药。
看一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