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东湖社区 返回首页

兰桂腾芳的个人空间 https://bbs.cnhubei.com/?33158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天门脉

已有 3413 次阅读2012-10-15 14:45

本博客所发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 请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天门脉

/兰桂腾芳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天门虽然由昔日的农业强市转变成今日的农业大市,但是始终没有跳出农业的范畴。毕竟还是要重返农业强市的行列。就目前条件而言,天门抛开农业大干工业是不现实的,是行不通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发展方针继续适用于天门的经济建设。因此,水利是天门的命脉。

中部塌陷、江汉萎缩、天门滑坡,交通欠缺难脱干系。市场经济是竞争的模式,优胜劣汰是铁定的规律。所谓优劣无外乎天、地、人。天时,地利,人和为优。反之则为劣。一个地方,一个区域,如果交通欠发达,不便利。那么,这个地方或区域就不能说占了地利。也就是说在地利上处于劣势。劣势遭淘汰是不可抗拒的。因此,交通亦是天门的命脉。

在汽车、火车、飞机还没有出世之前,船乃交通的主要工具。水运乃交通运输的最佳选择。河流既灌溉农田,又排涝防洪。同时是船来舟往的航道。水利和交通可以说是合二为一的。

天门地处江汉水乡,河流枞横,湖泊棋布。干旱能灌,洪涝可排,土肥田沃,五谷丰收。远出航船,近走行舟,便利快捷,四通八达。到了明代,周天官一本塞九河。堵死了水路,摧毁了航道,斩断了命脉。自此,干旱望天收,洪涝看水愁。食不果腹,灾难深重。物流阻塞,运输瘫痪。经济萧条,民不聊生。

新中国成立后,天门儿女,疏浚河道,挖渠筑堤。一条运河流汉江,两条长渠通东西。大小沟渠构成网。因此,铸造了棉花连年突破百万担的辉煌。曾几何时,因为风调雨顺,还渠归耕,填沟毁闸的风气盛行。一度焕发出灿烂光芒的水利网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两条灌渠遭废弃。于是乎,又重现干旱地生烟,晴天土烫脚。小雨渍,大雨涝,暴雨看海洋。强盛的农业一落千丈。滑坡的经济一蹶不振。天门元气大伤。

改革开放以来,水运逐渐退出市场,公路、铁路占领上风,水利与交通分离。天门两条黄金水道的风光黯淡失色。由此,天门在战略格局中被边缘,在政策倾斜中被遗忘,在市场竞争中被歧视。

近几年来,天门交通有了很大的进步,两条铁路擦边而过,一条高速公路挨边而走,更有一条断头高速公路从中间穿过。可是,还有美中不足。市区未通高速公路至武汉的城市在武汉城市圈里天门当属唯一。火车站离市区最远的城市在湖北省内也应该属唯一。“出入之迂”仍然是天门的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经活脉通方显朝气蓬勃,气滞血瘀便觉死气沉沉。仁督二脉通,则百脉通。百脉通方能够改善体质,强筋壮骨,促进循环,以致延年益寿。水利、交通二脉通,则旱涝保收,物流顺畅。经济建设才能蓬勃发展。

人体的任督二脉很难打通。天门的水利与交通二脉是不是也很难打通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天门的水利这条农业的命脉曾经打通。只是后来遭到人为的破坏和摧残。而交通这条国民经济的命脉,天门目前只是还比较滞后。其他地方基本上已经打通。因此,天门完全有打通水利与交通二脉必要性与可能性。

我们暂且不妄想武天城铁。也不痴心武天高速。但是,天门境内的沿江公路不能不修,而且,迫在眉睫。天门境内的纵向公路不适应目前的经济发展势头。汉宜公路只不过是一条分界线,荷沙公路还是一条国防通道。所以,以天南长渠大堤为基础修筑一条公路很有必要。只有这样,天门的公路网才算完善,天门境内各乡镇及小集镇之间就可以四通八达。天门经济腾飞才有基础。

我们的先辈们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打造出了坚实的排灌基础。修筑了大量的水利设施。如今,只需要我们时常维修泵闸,疏浚渠道。同时恢复被摧毁的渠网。便会彰显出天门的水利优势。

天门目前还处于欠发展阶段,工业刚刚起步,农业担当国民经济的支柱。因此,水利与交通,一个都不能放松。只有夯实了水利和交通这两个基础。天门的经济建设才能够稳步前进。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