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东湖社区 返回首页

啄木鸟捉害虫的个人空间 https://bbs.cnhubei.com/?337227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转} 潘金莲故里怎么没人争?

热度 2已有 4370 次阅读2010-12-9 10:51

本博客所发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 请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时下,名人故里之争如火如荼,李白故里之争,曹操墓之争,老子故里之争,曹雪芹故里之争,诸葛亮故里之争,包括现在的赵云故里之争,相争双方为此大打口水仗,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执不下大有埋怨先辈成为名人后为什么不写本传记之类的以明示后人到底何年何月出生于何地之嫌,也免得交战双方或者多方搞不清楚老祖宗的户口所在地乃至论证不止。

     说到名人,其实潘金莲也算一个,野史或者小说都把她丑化了,让她成为一个淫荡恶妇而流臭千古,我却不这样看,我认为潘金莲才是妇女解放的先驱者,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为了摆脱有名无实的婚姻她别无他法,要么私奔(西门庆不会放着万贯家产出逃),要么弑夫,只是她不是太幸运,遇到了武二郎这个克星,最后都成为封建婚姻的牺牲品。如此一想,潘金莲才是响当当的名人,比秋瑾提倡妇女解放还要早很多年呢。

      放着这样一个名人为什么不争,可能因为名声不是太好,名声不好有什么关系?大概是因为影响那个地方的形象,说某某市是潘金莲故里,人人可能都要退避三舍了,说某某县是赵云故里,英雄人物的出生之地,好事者都要去看一看,其实楼还是一样的高,马路还是一样的宽,与别处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是想借着死人的招牌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罢了,美其名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借着老祖宗的名义为今人谋福利,凸显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已黔驴技穷了,老祖宗在天之灵有知的话,该笑话后辈儿孙无能了,老子在世的时候打江山让你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死后还要让老子庇佑,不让老子安生,真是不孝儿孙啊。

      借助名人发展经济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孔子的故里是山东曲阜,这是大家都公认的,孔府孔庙孔林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以博大深厚的文化底蕴、规模宏伟的历史建筑、丰富多样的文物珍藏而闻名于世,是名与实的完美结合。试想你在喧嚣闹市中竖立着一座赵云庙或者李白庙,就如同裹着头巾穿西服,脚上还穿着一双休闲鞋,然后嘴里子曰诗云的嚷个不停,显得不伦不类,贻笑大方。

      招商引资不能指望先辈登高一呼应者云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各个城市搞成千篇一律,就失去了个性,要借助地域特色、人文优势发展不同的产业群,海南要生产葡萄干可能就有东施效颦之嫌了。

       最后郑重声明一下,不要发生潘金莲故里之争的事,那毕竟不是什么好鸟。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