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博客所发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
请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近千亿投资为何治不好“三河三湖”
审计署查明,高达40多亿元被挪用和截留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据新华社电审计署28日发布今年第13号审计结果公告,公布了辽河、海河、淮河、太湖、巢湖、滇池水污染防治绩效审计调查结果。尽管投入近千亿元进行治理,“三河三湖”目前整体水质仍然较差。
据介绍,2001年至2007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投入910亿元财政性资金及国内银行贷款,用于“三河三湖”流域城镇环保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及综合整治等7大类共8201个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到2008年6月30日,环保部的水质监测情况显示:淮河、辽河仍为中度污染,海河49.2%断面水质为劣V类,巢湖平均水质为V类,太湖平均水质为劣V类,滇池平均水质为劣V类。
2008年,审计署对“三河三湖”2001至2007年水污染防治绩效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结果表明,形成这种状况,除环境变化、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等客观因素外,还有相关政策措施不够完善、部分水污染防治工作尚未完全落实到位、部分水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和使用不够规范等重要原因。
调查发现,并不是所有钱都得到了有效使用,涉及挪用和虚报多领的水污染防治资金有5.15亿元,少征、挪用和截留污水处理费及排污费更是高达36.53亿元。审计发现,涉及水污染防治项目资产闲置的问题金额高达8.06亿元,有206座污水处理厂实际处理污水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