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东湖社区 返回首页

龙感湖的个人空间 https://bbs.cnhubei.com/?434464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湖北省龙感湖管理区:敢越“雷池”谋转型

已有 1100 次阅读2011-2-18 14:32 |个人分类:湖北省龙感湖工业园区|

本博客所发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 请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湖北省龙感湖管理区(农场)党委书记彭志伟畅谈发展规划。

特色纺织业是龙感湖四大产业之一。

中新网1月10日电 成语“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意思,是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其故事发生在公元327年的东晋时期。据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考证,雷池即现在湖北黄梅县和安徽宿松县共有的龙感湖。经历1680多年的沧桑巨变,在这片襟江带湖、港汊纵横的昔日军事要地上,已崛起一座由“农场”向“工场”跨越式转变的农垦新城——湖北省龙感湖管理区(农场)。

谈起龙感湖的发展成果,管理区党委书记彭志伟如数家珍:龙感湖先后被确定为省部共建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全省农业科技创新综合示范区和湖北龙感湖工业园(三区一园);2010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34亿元,是“十五”末的3.2倍和“十一五”规划目标的近2倍,经济综合实力连续三年在全省农垦系统名列第一;水泥路、自来水、宽带通信网络覆盖全区,全员进入社保,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全面提升。

龙感湖今日的成就来之不易。这个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营农场,居民除本地农户外,还有复员的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城市知青、盐碱地区移民等,长期以农业生产为主,经济欠发达,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举步维艰,九十年代又连遭自然灾害,而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和企业办社会的沉重包袱更是束缚了经济社会发展。龙感湖人认识到,要改变困难被动的局面,出路在于改革。

改革是自我革命,打破旧的体制系统和利益格局,须有“敢越雷池”的勇气。对此,彭志伟深有体会。他说,2004年龙感湖率先在全省农垦系统进行税费改革、社保改革、机构改革,其中最难的一项是职工身份置换,即由国营农场工人转为自由从业者。当时大多数人都不理解这种“解甲归田”式的做法,矛盾很尖锐,人心惶惶,连银行的存款也遭挤兑。面对困难和压力,彭志伟他们没有畏缩,而是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人性化地推行改革,通过与群众反复沟通,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和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使综合配套改革得以顺利完成。

通过改革,龙感湖创新了体制机制,也积累了敢闯敢干的精神财富,转化到经济发展上也就有了“敢越雷池”的气魄:从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中“脱胎换骨”,迈出现代农业由规模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升级新步伐。“十一五”期间,龙感湖重点发展有机种植及加工、安全养殖及加工、特色纺织、新型能源等“四大”产业,兴建“五十百千万”工程(五万吨粮食储备及精米加工、十万吨精炼油加工、百万头生猪屠宰、千万枚蛋品加工和千万只肉鸭熟食加工、万吨水产品加工),构建粮、棉、油、猪、鱼、鸭、蛋、蔬(果)八大类农产品加工体系,实现了由“农场”向“工场”转变的历史性跨越。

龙感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另一个探索,是以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为主题,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循环。目前正在着力打造和逐步完善特色纺织、有机种植、安全养殖、新型能源四大循环产业链。这四大循环产业链条既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从各自产业链上的内循环,到产业间的外循环,进而形成区域经济社会的大循环,使龙感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古老的雷池水哺育下的龙感湖人不再是“井底之蛙”,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他们有了更宽阔的胸襟,开始以全球视野谋划“走出去”战略。2010年6月,彭志伟率领澳大利亚楚雷牧场接收工作专班,在澳顺利完成了“中澳楚雷种贸发展有限公司”固定资产的移交工作,对当地的环境、土壤和气候特点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分析,计划以楚雷牧场为基础,从发展养殖业、引进澳洲优良牛羊品种、发展种植业、与澳方合作兴办教育四个方面展开工作。彭志伟表示,龙感湖首次尝试海外开发,旨在探索一条内外优势结合的发展新路,近期可通过畜牧业良种引进,发挥远缘杂交的优势加快推进省内奶牛产业发展,远期希望以海外公司为桥头堡,带动本地优势产业对接国际市场。

作为一名农垦战线上的老兵,彭志伟与龙感湖人并肩奋斗了十年。回首十年的历程,彭志伟深有感触地总结出两个词语——感情、定力。他说,农垦系统是个比较困难的群体,不像一般的县级政府机关职能部门齐全,而是天天要与群众直接打交道,如果没有一份感情,很难在这里做出一番事业。同时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不能浮躁和急功近利,要静下心来谋长远、干眼前,“如同和尚修行”。

展望未来的发展,彭志伟胸有成竹。他表示,“十一五”的快速发展,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起点和更新的起跑线上,我们期待“十二五”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大展宏图。龙感湖要争取设立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坚持走特色经济发展路径,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农场集团化战略,全力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绿色能源基地和省内有影响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秉持传统的垦荒精神和“敢越雷池”的勇气,努力把古老的雷池建成综合开发成果显著、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水乡特色鲜明突出的宜业宜居的农垦新城。

来源:http://hi.baidu.com/%C1%FA%B8%D0%BA%FE/blog/item/47b2500ac43eda0c94ca6b6f.html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