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博客所发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
请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一篇文章能唤醒众多父母的“汉字亲子教育”意识,十分难能可贵。但是这些方法到底科不科学?如何在孩子和汉字之间建立亲子关系?为了对广大父母负责,作为新浪知名博主,我特意邀请这篇文章的原作者陈小芳女士对大家谈谈她的看法:
“我看到这篇文章在陈清贫的新浪博客上被很多读者加入收藏,还引起了大家对汉字亲子教育的重视与探讨,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但是大家提到的那些学习方法,又令人担忧。
“有一位家长说,他的孩子快上小学了,如果不多识一些字,上学后连课本名称和考试题目都看不懂,而幼儿园识的字又有限,他只好买了很多识字卡片,每天花一个小时逼孩子识字,不学就打,以至于孩子看到字就怕。不久前看了广州日报上的那篇文章后,他惊出了一身冷汗,原来这种粗暴的识字方式会终生阻断孩子对汉字的感情!
“他开始四处寻找能让孩子感兴趣的识字方法,最后换成了在故事中教孩子识字,先给孩子讲书上的故事,然后把故事中的字教孩子认,果然孩子对汉字不抵触了,识字效率也提高了。
“还有一位家长说,她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拿识字卡片在孩子面前晃,但孩子对卡片根本不感兴趣,现在都两岁了,也只是机械地记住了七八个字,而且看见带字的卡片就会憎恶地往地上扔。
“在网上看了那篇文章后,她开始反省自己的方法,后来她制作了三个头饰,把卡片贴在头饰上,夫妻俩陪孩子做扮演角色的游戏,谁卡片上的字是大灰狼,谁就扮演大灰狼,谁卡片上的字是小白兔,谁就扮演小白兔,用这种方法果然让孩子快乐地识了很多字。
“应该说,这些家长的转变是一种进步,但这些都只是家长们在利用亲子关系教孩子识字,并不是真正在孩子和汉字之间建立亲子关系,孩子感兴趣的是听父母讲故事或者和父母一起做游戏,识字成了孩子若想获得亲子的快乐就必需付出的一种‘代价’。
“我曾写过一篇名叫《假如孩子的第一堂汉字课是这样上》的文章,就提到了真正的亲子关系应该如何建立。央视少儿频道成长在线栏目介绍过一种用彩色磁条即拼图形又拼汉字,拼一幅图之后就用拼图的彩色磁条继续拼出汉字的学习方法,我觉得用这种方法对孩子进行汉字启蒙教育非常好,因为它向孩子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
“组成汉字的线条和组成图形的线条是一致的,而图形是孩子熟悉的,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起看到的就是图形,所以孩子用他们喜爱的拼图方式去拼汉字,会觉得汉字也跟图一样亲切,一点畏难情绪都不会有。而且还能帮助他们理解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像图一样,是对这个世界形状的摹拟。
“这种亲近感,就是在孩子和汉字之间建立亲子关系的最关键一步。而因为这种彩色磁条能用不同的组合方式拼出不同的汉字,喜爱拼图喜爱变化以及热爱动手操作又都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孩子对拼汉字会有持久的热情和兴趣,这才是真正在孩子和汉字之间建立了亲子关系。而且因为孩子对自己动手操作拼出的图形记忆非常深刻,所以识字效果也特别理想,动手拼一遍比用嘴念百遍都有效。
“另外,我觉得汉字的亲子关系建立不能仅限于识字,写字这一块也很重要。从生理上来说,6周岁以上的孩子手部肌肉的力量以及手、眼、脑的协调能力才基本能达到写字的要求,但是现在很多家长甚至幼儿园,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逼着4、5岁的孩子写字,孩子当然写不好,家长当然就要责备甚至打骂。
“我不忍想象,中国的孩子学写字,从不会到会,经历了一段怎样的成人无法窥视的‘黑洞’岁月。有过如此恐惧记忆的孩子,会热爱汉字吗?
“我自己的女儿今年4岁半,‘十一’放假前老师要家长教孩子写自己的名字。我不得已从她名字中最简单的一个字‘宁’教她,结果她不是在笔划‘点’下面画一个口,再画竖钩,就是把竖钩的方向搞反了,无论教多少遍都写不好。
“开始我以为她动手能力比别人差,可后来我把‘宁’这个字用对应着汉字笔划的彩色磁条在拼板上拼给她看,她只看了一遍,自己就按我拼的笔划顺序拼出来了!长假结束之后,我让已十多天没碰过磁条的女儿再拼‘宁’这个字,除了这次是先拼‘丁’再加宝盖头,笔顺搞倒了,居然对这个字的形状和结构一点都没有忘记!
“大受鼓舞的我,又让她拼名字中的另外两个字‘励’和‘楚’,结果,这么复杂的字她只看我拼了一遍,就迫不及待地推开我的手,要自己拼,除了摆的没我漂亮,竟一点错误都没有!
“这说明,孩子的确是记忆图形的天才,对图形的记忆有着我们成年人无法想象的天赋。也说明,只要是孩子喜欢的事,孩子都可以很棒的完成。我们为什么要让学龄前的孩子去做他们不喜欢的写字的事,而不让他们去做自己喜欢的拼字游戏呢?
“拼字不仅可以让孩子轻松掌握汉字的笔顺和结构,为写字做好准备,还可以提高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图形的感知能力,更杜绝了错误坐姿或错误握笔姿势导致的近视和脊椎变形、指关节变形等隐患,最关键的是,孩子们快乐。
“这是一种多么好的在孩子和汉字之间建立亲子关系的方法啊!我希望家长和幼教工作者们都能意识到,我们不能在孩子上小学前,粗暴地将孩子直接推到写字的关口,要让孩子们在识字和写字间有个过度。这个过度就是符合孩子天性的拼玩汉字游戏,在笔划触摸的过程中,培养孩子对汉字的感觉和感情。
“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生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它值得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让我们的孩子们爱它,而不是恨它。拯救孩子对汉字的感情,也是拯救我们的孩子快乐的童年。
“作为汉字亲子关系的倡导人,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想出更多的方法,在孩子和汉字之间建立亲子关系。”
作者:陈清贫,联系QQ:14628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