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东湖社区 返回首页

冷眼向阳的个人空间 https://bbs.cnhubei.com/?751190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做一个反思型教师

热度 2已有 1793 次阅读2011-6-23 13:32

本博客所发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 请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如果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笔者认为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整个动态的教学过程进行剖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它一方面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某些亮点予以肯定,不断地积累经验;另一方面是找出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某些薄弱环节,诸如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甚至和课程改革背道而驰的做法等,进行自我解剖,并予以改正。

如何恰当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呢?

首先是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在课堂教学中能根据课改的新要求不断地调整教学过程,使自己的教学从预设向“生成性”方向发展。教师在教学中是面向全体学生,还是只关注少数重点优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遵循启发教育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教师在处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突发事件”时,是否有驾驭课堂管理的教学机智和应变能力。教师的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是有效的还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其次要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发挥得恰当。有的教师认为,既然学生探究学习,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放得越开越好,不需要指导。其结果课堂热热闹闹,学生叽叽喳喳开始讨论,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最后也没有讨论出实质性结果。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就得反思这种课堂教学是自主探究还是放任自流,是合作学习还是无效组织。

其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反思自己怎样对待问题学生和成绩极差的学生。对于那些在课堂上的违纪的学生,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说服教育为主,还是用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手段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他们。在批评教育那些问题学生时,是尊重了他们的自尊心,用春风化雨的语言去循循善诱,还是贬损他们的人格,用尖刻的语言讽刺挖苦以达到让他们臣服的目的。在对待那些学习基础差而不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是否真诚地关怀他们,用炽热的爱心去呵斥他们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时刻感到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能“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

教学反思有两大作用。第一,它不断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化程度。进行教学反思时,我们不仅要关注教学质量、效果,而且要对影响质量、效果的成因进行深层次的反思,用反思所得出的见解、观点去指导自己的教学。第二,它能不断提升教师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反思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促使教师寻找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一其中得到专业水平的提升与发展。

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正因为教育中的诸多遗憾,才促成了我们用清醒的头脑去反思自己的成败得失。只有知道自己的教育中的优点与不足,才能正确地估计自己,正视自己的对与错,是与非,避免骄傲自满,固步自封,才能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将其落到实处,才能让成绩发扬光大,让遗憾得以矫正。教,然后知困,思,然后知不足。也许反思的过程是艰辛的,那么让我们在永无止境的探究中提高,在镇痛的反思中不断的涅槃。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回复 冷眼向阳 2011-7-13 14:20
谢谢点评。问好朋友一文。
回复 才疏学浅 2011-8-27 21:34
   做一个反思型教师!
回复 冷眼向阳 2011-8-28 09:58
现在反思得够了。反思有么用。
回复 冷眼向阳 2011-8-28 09:59
才疏学浅:    做一个反思型教师!
那是为了交差,写的一扁小论文。见笑了。
回复 才疏学浅 2011-8-28 10:38
冷眼向阳: 那是为了交差,写的一扁小论文。见笑了。
笑啥呀,每个教师都有这种责任感、都做一个反思型的老师,那中国的教育事业就有希望了
回复 冷眼向阳 2011-8-28 15:27
才疏学浅: 笑啥呀,每个教师都有这种责任感、都做一个反思型的老师,那中国的教育事业就有希望了
原来曾有这种境界,但现实早就磨平了这种高尚境界。
回复 才疏学浅 2011-8-28 16:05
冷眼向阳: 原来曾有这种境界,但现实早就磨平了这种高尚境界。
   理想与现实总是矛盾的。理解!
回复 冷眼向阳 2011-8-28 20:11
才疏学浅:    理想与现实总是矛盾的。理解!
谢谢理解,理解万岁!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