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石将建“双百”大城市
黄石到底是多大的城市?按照城市建成区1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00万的标准来看,黄石还算不上是大城市。目前,黄石城市建成区7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约77万人。
昨日,人大代表张远望表示,“十二五”时期,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将由环磁湖向环大冶湖转移,由城区向沿江转移,计划让黄石建成区人口达130万人,城市建成区扩展至130平方公里。
到2015年,黄石市区将和大冶市区同体化发展,成为市域中心市区。为提高全市城镇化水平,“十二五”期间将建设一个市域副中心——阳新兴国镇(人口30万人),让阳新达到中等城市起步水平。
十大工程拉开大城市路网格局
未来五年,我市将重点实施“一个贯通、两条隧道、七个延伸”十大工程,努力形成建成区过100平方公里的城市路网格局。
一个贯通逐步实施沈家营至海观山、船码头至上窑等沿江路的建设和改造工程,全线贯通与黄石大道平行的沿江大道。
两条隧道在陈家湾高架桥处建设月亮山隧道,建设黄思湾隧道复线工程,实现黄金山南北多重对接。
七个延伸实施七条道路延伸工程,实现黄石城区、大冶、阳新的无缝对接。具体包括:延伸宝山路至大冶城区、延伸圣明路至大冶大箕铺镇、延伸湖滨中路至阳新大王镇、延伸黄思湾隧道至阳新太子镇、延伸河西路至阳新富池镇、延伸沿江路至富池口、延伸苏州路与东方大道对接且延伸至铁山区。
推进城镇集群建设
“十二五”期间,“大黄石”将按“11231”的模式对黄石地区所有城镇进行重新布局,即构筑“一个主中心、一个副中心、两带、三群、一批重点镇”为主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
人大代表张远望对此做了详细介绍,除了一个主中心(黄石—大冶城区)和一个副中心(阳新兴国镇)外,未来五年,我市将把城镇集群作为建设重点,实现新型城乡统筹发展。
其中,“两个城镇带”指的是长江经济带,即沿江河口— 韦源口—黄颡口—富池四镇发展带;大冶湖南岸城镇发展带,即大冶湖南岸大王—太子—大箕铺等城镇组成的新农村示范和未来“大黄石”城市对接的城镇发展带。
“三个城镇群”:即陈贵—灵乡、浮屠—白沙、还地桥—保安—金山店城镇群。
“一批重点中心镇、特色镇”,即陈贵、灵乡、还地桥、保安、金山店、富池、浮屠、白沙、龙港、王英、殷祖等区域发展重点中心镇和特色镇。
明年,我市将完成城镇集群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力争到2015年,通过推进城镇集群建设,使我市城镇化发展水平达到60%以上,年均增长率达到2%,城镇总人口约175万人。
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
一边在现有城市骨架基础上完善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一边继续对城市扩容,打造大城市宜居环境。
昨日,市人大代表、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张远望告诉记者,2011年,我市将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和申报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通过创建逐步为我市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据悉,“中国人居环境奖”是中国人居环境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奖项。目前,该奖项在我省还处于空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