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东湖社区 返回首页

1310170430的个人空间 https://bbs.cnhubei.com/?91838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母亲,您一路走好!

已有 371 次阅读2023-2-5 19:22 |个人分类:我的日志

本博客所发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 请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母亲,您一路走好!
   (每年的母亲节,我都会重温我这篇作于2010年1月5日的悼文,也都会深情地和长眠于地下的母亲打个招呼:妈妈,您好吗?儿子永远怀念您!
  大家好!
  衷心感谢各位家人、各位乡邻和各位朋友亲临柩前,为我母亲送行!2010年1月2日(古历2009年11月18日)下午1时左右,母亲带着对美好世界的留恋,带着对儿孙们的牵挂,满怀遗憾地告别了人世,享年77岁。
  敬爱的母亲,您含辛茹苦把我们儿孙拉扯长大成人,而自己却积劳成疾,几年前表面上看起来还很健康的你,竟隐伏着夺命病魔!几经抗争之后,您最终还是被万恶的病魔击倒了,仅那么一刹那,您便与儿孙们阴阳两隔。从此,儿孙们再也没有机会见到您那写满沧桑、充满慈爱的面容;再也没有机会抚摸您那因病痛而扭曲的肢体;再也没有机会聆听您那带着爱意的唠叨和责骂;再也没有机会吃上您亲手炒的可口菜肴;再也没有机会坐在您面前尽情地倾诉自己的烦恼……“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这是人世间最大的悲哀和不幸!当我和德科参加了工作,开始有能力让您的日子过得稍稍滋润一些,可以让您享享“不为柴米愁”之清福的时候,上苍却把不幸降临在您——我敬爱的慈母身上!您的欢笑,您的恼怒,您的呵护,这一切的一切,就那么突然间变成了回忆。敬爱的母亲,在这个猎猎寒风的冬日,您可知儿孙们是怎样揪心的痛?您可知儿孙们内心深处那种“深恩未报惭为子,饮泣难消羞作人”的感受?
  痛心伤永世,悲泪忆深情。记得2009年8月30日傍晚在修华离世后我专程赶回来吃丧宴时,坐在我身旁的舅舅和与前来帮忙料理修华丧事的聘夫大叔,目光殷殷、言语切切地一再叮嘱我:你母亲来日无多,你要抽时间多回来看看你的母亲,说不定哪一天你母亲突然走了,你会留下巨大遗憾的。舅舅和聘叔的话极大地触动和震撼了我的心灵。“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是哦,您在生时,在省城工作的我从年头忙到年尾,虽说离家不算远,一年中也只得回家几次,来去匆匆中往往只有片言寒暄,藏在心里的亲情,总是不那么容易说出口或没有机会说出口,而此时此刻,面对您的遗容,儿子带着一种复杂的感情重温过去的岁月,惟有伴着沉重的思绪回忆您生前的点点滴滴,背着沉重的包袱向您倾诉衷肠。“穷天下之声,难以抒其哀”。儿子仅仅希望通过这篇悼词,能稍稍谈却儿子对您的愧疚,激励我和我的家人在悲痛中醒悟,在醒悟中奋发,在奋发中进取,在进取中不忘先辈们走过的足迹和寄予后人的深深的期望。
  母亲:您是一位坚强而有毅力的母亲。您的身躯不算高大,但全身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您降生的年代,时值社会动荡,民生窘迫,您从小便尝尽了贫穷生活的艰辛。五十年代,我从您那羸弱的身躯里诞生,在以后的十多年里,您一共生育了我们兄弟五个。六七十年代,我们兄弟一个个嗷嗷待哺,全家人靠着父亲一份微薄的工资维持生计。您携子将雏,为养家糊口咬紧牙关,一年到头忙里忙外——洒扫尘除、养鸡喂猪、挑水劈柴、洗衣做饭、喂养孩子等家务活,您自是大包大揽,而割稻打谷、碾米送粮、肩挑手提等本应由男人干的重体力农活,您也一样也没少干。如此这般地走过了数十载,风雨人生中遍历世代炎凉、尘世辛酸。“故园风雨几经年,大厦撑持靠擎天”。您用瘦削的肩膀挑起了一个大家庭的生活重担,终于把我们兄弟拉扯长大成人。正是您数十年如一日地过度劳累而又极度缺乏营养,才种下了病根,才落下了任何灵丹妙药都无法使之逆转的多种疾病。
  母亲:您是一位无私而甘于奉献的母亲。您的一生,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虽目不识丁,足不出户,但您明晓事理,待人诚恳,乐善好施,是平凡的女中君子。您一生劳碌,为了在困境中支撑起一个家庭而节衣缩食,过着清水一般的生活;您相夫教子,把本来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轻松、那一份快乐和幸福都留给吾辈。为了儿孙,您不知受过多少苦累,不知受过多少委屈,不知流过多少泪水,不知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作为长子,您为我付出的更多。小时的我,格外淘气好动,在随心所欲的疯玩中,先后两次摔断了手臂,本来已被繁重的农活和家务拖累得心力交瘁的您,带着又痛又恼的心情,一次又一次地跑到离家10公里以外的地方找接骨名医为我疗骨伤。六十年代初,适逢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老百姓一年到头吃不上一顿饱饭,记得您经常饿得脑袋发晕双眼发黑,但十岁左右的我不懂得日夜操劳、备受煎熬的母亲饿肚子的滋味是多么的难受,每当吃饭时,我三扒两口、“横扫残云如卷席”地吞下了自己碗里的饭,然后便垂涎欲滴地盯着您的饭碗,这个时候您总会充满慈爱地分一坨饭给我,而宁愿自己承受饥肠辘辘、翻肠倒胃的苦楚。长大后,每当我想起这撼天动地的情景,我便会情不自禁地鼻子发酸,从心底里喊一声“母亲伟大”、“母爱伟大”!正是您特有的无私奉献品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一种极为朴素直观的生活图景植入到了我的脑海深处,成为滋润我日后成长的养料,并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母亲:您是一位乐观而充满自信的母亲。在您的一生中,您经历的艰难困苦可以车载斗量,看似柔弱无助的您,却很少自怨自艾、悲天悯人。没有上过学的您,骨子里似乎明白一个道理:人生旅途,一如春夏秋冬,有风、有雨、有雪;有潮起潮落;有云卷云舒。您就像一位沉着老练的舵手驾驭航船一样,纵使遭遇狂风暴雨、滔天巨浪,也如水中赏月,泰然处之,轻松面对。记得我从部队复员返乡后,为了圆一个“记者梦”,我成天“躲进小楼成一统”,夜以继日地读书写作,这时,不免有诸如“看这个书呆子以后怎么过日子”之类的闲言碎语传进我的耳朵,甚至连父亲也担心我“这样下去会赚不到饭吃的”!但生性乐观的您却鼓励我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断言我会有个好前途,我自己也用“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风物长宜放眼量,守得云开见月明”的诗句,激励自己“追梦”到底。果然没过多久,我爱好写作的特长就被好几家媒体看中。1980年5月,我带着泥土的芬芳和您的殷切期望,从田埂上走向了人文荟萃的省会长沙,踏进了三湘第一报——湖南日报社的大门。正是您一如既往的鼓励和支持,我梦寐以求的理想才终告实现。母亲,儿子的小小成功里有您的一半功劳哦!
  母亲,您是一位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母亲。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您遇事如每逢生日或过年过节,总是替儿孙们和亲友们着想,宁可自己守着一份简单和孤独,而尽量为儿孙亲友省掉一些麻烦。虽然,随着年岁的增大,您内心的孤独感也与日俱增,每逢遇到按风俗习惯该家人亲友团聚的日子,您会比平时倍加思念着亲人,尤其思念在外打拼的我和德科,但您总是把这份思念及其由这份思念带来的孤独感埋藏在心底,总会事前打电话交代我们:有时间就回来,没时间就下次回来,或者交代我们早几天回来晚几天回来都没关系,以让我们安定心思,根据自己的工作、生活情况作出不太麻烦的安排。许多的节日,我们都在您的宽容和理解中,提前或推迟回来,只是象征性地陪您过过节。至于您的生日,您总是将它当作平常的日子来过。由于您的生日是古历5月7日,离端午节仅两天之隔,我们就总是将这两个日子合并,待到端午节再回来和您“意思一下”生日,这的确省了我们许多的麻烦,但我们感激之中有内疚。再说,您的一辈子就没做过几次生日。听小舅舅说,有年您过生日,他专程跑过来想吃您的生日饭,您对他说:平时你随时可以来,今天不欢迎你来,只是在邻居的劝说下,才让他吃了顿家常便饭。我当然知道,您不让舅舅来吃生日饭并不是吝啬,而是不想做生,不想给任何亲友添麻烦。当时光列车驶入2009年,您的病情每况愈下,及至在病入膏肓,朝不保夕的风烛残年,您还不时地叮嘱我不要挂欠您,尤其叮嘱舅舅和我在您百年之后,一定要简办您的丧事,不要惊动同事朋友和平日来往不多的亲戚,说是人死如灯黑,丧事没有大操大办的必要。您还说:在生时自己已经给儿孙添了许多麻烦,假如死了还要给儿孙添麻烦,自己地下有知也会感到不安的!更让我痛断肝肠的是,就在您逝世的前一天即古历2009年11月17日,我给您打电话说:我想回家看看您,只是暂时没有联系到车子,有了车子我就会回来看您。您接住我的话说:你有车子就回来,没有车子就春节回来好了。谁知第二天上午,就传来了您“快不行了”的消息,而当我有了车子急匆匆地往回赶时,在半路上就听到了我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您已经睡了,永远地睡了!听守在您跟前为您送终的家人说,1月1日那天即您逝世前的一天,您透露过盼望我和德科及孙子罗烈、罗理回家看您的想法,但当您的儿子士毛要给我们打电话时,您再一次制止了他,到了您知道自己的生命已是灯枯油尽的最后时刻,您一遍又一遍地轻声呼唤着我和德科的名郑墒且丫砹�!您和儿子都恨天恨地的错过了最后诀别的机会!您从生下我们到最后离开我们的两万多个日日夜夜里,心海里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儿孙、想着家人、想着诸亲百眷和四邻八舍!作为一辈子守着一块黄土过日子的农村女性,能有这种境界和胸怀,能如此达观和开明,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正是您的开明和达观,让我们做儿孙的多了一份轻松!
  母亲:自小调皮的罗烈是您最牵挂的孙子,说实话,我也曾一度对他“怒其不争,哀其不幸”,有时真是失望到了极点,但现在可以告慰您的是,罗烈终于长大了,比先前懂事多了。最近,他找了一份工作,每月收入能基本上能满足他个人的生活需求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会越来越成熟的。
  母亲:您还十分牵挂着身体有病的儿子士毛,临终前您将私柜的钥匙交给了他,足见您对他的关爱和信赖。我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德科,此时此刻向已魂赴九泉之下的您表个态:我们将尽心尽力帮助士毛医好沉疾,生方设法让他的身体重返健康状况。
  “一生只为他人累,今日方始为己安”。母亲,这辈子我们欠您的情和爱太多太多,我们做您的儿子总感觉还没有做够,倘若人世间真的有轮回,下辈子,我们还要做您的儿子。因为,有您这样的母亲,我们感到温暖!我们感到骄傲!我们感到幸福!
  母亲,您的离开,也许是上天的善意安排——上天不忍心您再遭受在生的痛苦,带着一个脱离了病魔缠身之躯体的健康灵魂,去另一个世界尽享安详的生活,沐浴天界的圣光。母亲,如果是这样,儿子的心也许会得到一丝丝安慰。在您的灵柩面前,儿孙们为您祈祷:愿您神赴瑶台,仙乡享乐从此无忧;愿您九泉有灵,佑我罗家兴旺发达,天长地久,世代福禄齐芳。
  末了,自拟一副挽联送给我最敬爱的母亲:待人宽厚仁慈奉意奉情海河共泣,持家含辛茹苦任劳任怨山岭同悲。

  母亲,慢慢地垂下您辛勤的双臂,静静地安息吧!

  长子:修云
  2010年1月5日(古历2009年11月21日)



  选自博客日报博友的跟帖:

  游客:看完你的文章,连我都泪流满面了,感人肺腑的悼文!

  女儿红:纯美的文字,纯真的感情!

  晓晓茉莉:流泪,感动!

  老万:子欲养而亲不在!相信老母亲在天之灵,能感知你的一番心情!

  游客:感人至深!

  游客:大手笔之下的真感情!

  游客:感情真挚,文采飞扬,可评为全国最佳祭文,学习了。

  超级女声:读完你的悼母文,我都要流泪了。写的很动人哦!

  廖珊:楼主用最美的文辞,表达了对母亲最纯真的感情!

  游客:楼主节哀!曹操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不过,我还是为你对母亲的渊深之情所感动。

  游客:情动于衷,很优秀的悼文!

  选自株洲论坛网友的跟帖:

  1、文章感人!楼主节哀!愿老人家一路走好!


  2、看了你的文章,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伟大的母亲,这就是中国最典型的慈母,一辈子只为他人着想唯独没有她自己,感人至深!看了此文不禁让我也想起我的母亲,她也是一位贤妻良母,一辈子呕心沥血,直到病重都未曾有过一点要求,想的还是儿女,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虽然她已经离开我们有二十六年了,但她与我们共同度过的那些日子中的点点滴滴永远萦绕在我们的脑海中,永远记在我们的心中。我们的母亲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3、罗老师节哀!您的母亲一定能感受到您对她老人家的哀思,会安息九泉的。

  湖南在线网友跟帖:

  4、文中的母亲一生辛苦,节衣缩食,为了这个家庭而付出了自己的一切。这是个高尚的母亲,是值得我们大家钦佩的母亲,当她离开自己的儿女之时,可见她的孩子对此的难过,楼主借此文以怀念自己的母亲,一路走好!

  湖南红网网友跟帖:

  5、声声情、字字泪,楼主孝心可嘉!祝天国的母亲一路好走。同时希望楼主化悲痛为力量。

  6、子欲孝而亲不在。祝老母亲在天国一路走好!永远护着她的后人!

  7、母爱如流!孝心无价!祝福母亲,问好楼主!

  8、孝心无价!真诚感人!

  9、感人的文章,楼主节哀。

  10、您的悼文,娓娓道来,真情自然流露,好文!

  11、哀情恸天,母亲在天之灵会有感知。问好楼主。

  12、看了第一行,竟是不忍再看下去。终于还是看完了,亦是如你一般的痛着。年近杖朝,溘然长逝,算是喜丧,只是子女的痛还是一如乳儿吧。只是活到这般年岁的人,总是对人生通透了些,看透了人间的生离死别。文字朴实,情感真挚。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