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6765|回复: 0

咸宁市咸安至崇阳生态旅游公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537

主题

1414

帖子

3001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3001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1-11-27 22: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项目位于咸宁市南部“南三县”特色经济带内,路线走廊总体呈东北至西南向。路线北起咸安区温泉街三班口,南至崇阳县浪口大桥,沿线途经咸安区、
浮山办事处汀泗桥镇及崇阳县路口镇、白霓镇等地。
拟建公路地理位置见下图。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现将该项目有关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如下:
1、项目概况
本项目起点位于咸安三班口(马桥至潜山一级公路终点处),经太乙洞、大泉口、古田老屋张,过飞仙洞、花纹泉,然后进入星星竹海景区,经西岭陈、上王家冲、金家宕、于潘油岭处进入崇阳辖区,然后经后沙坪、前沙坪至金沙,沿金鸡水库前行,越华山岭、熊家排,然后经小黄沙、板桥、大塘畈、花门头,跨大白河,顺大白河河堤路西行,经石咀头左拐至陆水河河堤路,然后过浪口温泉旅游度假区,顺陆水河河堤路继续前行至浪口大桥桥头,终点与路口至天城公路(K14+850处)平交,路线全长55.414公里
推荐方案K线全长55.414km,新建12.4公里(共2段:K28+900~K38+100 长9.2公里、K47+200~K50+400长3.2公里),老路加宽路段43.014公里,共设置桥梁281.92米/8座,其中中桥230米/5座,小桥51.92米/3座。K2+090处小桥为半幅拓宽,桥长19.84米,共有涵洞179道,其中新建32道,老涵接长147道;不涉及隧道。
主要控制点:起点三班口、太乙洞、大泉口、古田老屋张、飞仙洞、花纹泉、西岭陈、上王家冲、潘油岭、后沙坪、前沙坪、金沙、华山岭、熊家排、板桥、大塘畈、花门头、浪口温泉旅游度假区、终点浪口大桥桥头。
项目全线按二级公路标准修建,设计行车速度40km/h,路基宽度8.5m(三班口至太乙洞段路基宽度18m),沥青砼路面。
全线永久征地1218亩新增永久征地853亩,本工程共需拆迁房屋7833平方米。本工程线挖方58.8138万m3,路基回填21.806万m3,本桩利用10.0432万m3,远运利用4.085万m3,弃方37.0288万m³,设置8处弃土场,不涉及借方.
项目总投资为27879.2万元,平均每公路公里503.11万元,项目环境保护投资约4297.6万元,占整个项目总投资的15.4%。项目预计2011年6月开工建设,2013年5月建成通车,建设工期2年。
2、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
⑴水环境影响
施工机械跑、冒、滴漏遇降雨带来的含油污水、施工场地人员生活污水和营运期路面径流雨水排放等会对周围环境或水体造成污染。主要影响公路跨越水体港东港等河流。
根据调查,公路沿线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工程建设将不涉及对沿线居民用水等造成不良影响。
⑵生态环境影响
公路施工占地破坏地表植被、局部会影响野生动物生存和活动,会迫使它们迁移到非施工区,但对其生存不会造成威胁。永久性占地会改变土地利用现状、同时易造成地表裸露以及由此带来水土流失问题。本项目建设占地类型以农田和林地为主,公路建设占地会使沿线的农业资源和植被受到破坏。公路建成后耕地、林地等减少将使评价范围的生物量减少。
根据阳新县古树名木调查成果资料,结合现场踏勘调查,拟建公路评价范围内没有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但有古树7株,均在K16+900路左、右约5m处。公路在此处为拓宽路段,公路拓宽会占用它们部分生境,对这些植物生长会产生影响,建议移栽。
评价区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3种:普通鵟、草鸮、短耳鸮。湖北省省级重点保护动物22种。工程占地将减少动物的生境,但上述物种在公路两侧主要以个体形式存在,考虑两栖和爬行类生境较广,鸟类和兽类受公路施工、营运影响可以迁移到附近栖息地,因此公路建设对其影响程度有限。
跨河桥梁水下桥墩施对施工水域附近水生生物有一定影响,但影响是暂时的,施工结束后,随着水质恢复,浮游生物可基本恢复到施工前的水平。
营运期对水生生物基本不造成影响,但是危险品事故泄漏将造成部分河段或水体的水生生态的损失。
本工程施工期水土流失预测总量为12030t,其中原地表水土流失量为26958万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9335t。
⑶声环境影响
公路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为道路施工机械带来的机械噪声,营运期由于高速公路车辆运行会对道路两侧近距离的居民造成一定的噪声干扰,尤其对距离公路100m范围内的居民影响较大。
拟建公路全线距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分布有31个敏感点,其中居民点29个,学校2所。
集中居民点
评价范围内分布的29个集中居民点其中28个营运近、中期昼间和夜间噪声预测结果均没有出现超标情况,1个居民点近期昼间不超标标,夜间超过1类标准1.3dB(A),中期昼间不超标标,夜间超过1类标准1.6dB(A。
学校
评价范围内分布的2所学校营运近、中期昼间和夜间噪声预测结果不超标.
3、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线路选择尽量避开居民集中区,施工机械尽量选择低噪声设备、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施工时间避开居民休息和学校上课时间。公路建成后仅1个敏感点夜间超过1类标准1.3~1.6 dB(A),该敏感点位于星星竹海风景名胜区范围内,考虑加强交通管理,该路段双向设置限制车速35公里/小时标志牌噪声防护措施,可以控制敏感目标处噪声值在1类标准范围内,2块限速标志牌费用1万元。
为减轻公路环境空气影响,施工拌和场、沥青搅拌站、取弃土场等应远离居民区,设置在下风向300米外,同时对施工道路进行必要的洒水,抑制道路二次扬尘。
施工期含油废水和生活污水采取进行收集处理后排放,禁止随意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桥梁施工尽量采用泥浆循环工艺,弃渣运附近渣场处理;营运期不涉及生活污水产生和排放。
施工期注意对地表植被的保护,严格控制占地范围、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工作,保护珍稀植物和动物不受破坏和影响。施工结束后尽快恢复绿化和进行道路两侧绿化种植,绿化树种以当地树种为主。对取土场采取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相结合的防治措施。
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咸宁市咸安至崇阳生态旅游公路的建设有利于咸宁市南部生态文化旅游区的提档升级,有利于加强南部生态旅游区各旅游景点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对改善沿线投资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是《咸宁市“十二五”交通规划》中的二级公路,也是咸宁市南部生态文化旅游长廊的重要通道,是咸宁市旅游交通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路建设用地符合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公路在选线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对沿线城镇的影响,通过协调沟通,达到了路线方案与城镇总体规划相符目的,对未来城镇发展没有影响。
通过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营运阶段落实工程设计和本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得到控制和缓解,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5、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公路建设带来的不良影响详见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简本可向建设单位或评价单位索取。
6、征求意见的范围和注意事项
公众可对项目建设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提出建议或意见
7、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如对本项目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致电。
建设单位:咸宁交通运输局,联系地址:咸宁市咸宁大道49号,邮 编:437100 联系人:吴为(联系电话:0715-8136965),邮箱:xnjtjhk@163.com

8、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自公示之日起半个月内。
评价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联系人:禹金彪027-87317437,邮箱:yujinbiao@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