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银行为顾客打造舒适环境的同时,却忘设置公厕——
银行如厕难,怕错过叫号储户强憋
银行方面:卫生间不易监控,一般不主动向储户开放 晚报记者 莫薇 实习生 王雅蓉
“现在各大银行的营业厅装修都十分讲究,舒适的坐椅、先进的自动排号机,还设有饮水机,为前来办理业务的顾客提供了舒适的环境。但问题是大多数银行都没有设立公共卫生间,如果顾客尿急了怎么办?”昨日,市民肖女士致电本报热线,称她近日在城区北门路一家银行办理业务时,看见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因尿急到附近一家公共厕所如厕,不料错过了银行排队叫号,最后只能重新站队拿号。
读者报料——
一老太到银行外如厕而错过叫号
市民期盼银行内能专设公厕
肖女士告诉记者,3日下午1时许,她和朋友到城区北门路一家银行办理取款业务。当时在银行等候排队叫号的客人有30多人,营业大厅显得比较拥挤。肖女士说,排队时,她看见一位独自到银行办理业务的老人因尿急不停在大厅徘徊,老人最终忍不住了,找到银行里的保安,询问几楼有厕所,没想到保安却说银行没有为顾客设立公共厕所,要想方便,只能去附近一家公共厕所。老人一听就愣了,最后只好把拿在手里的存折放回兜内,离开银行营业大厅,去了公共厕所。10分钟后,老人回到银行重新排队叫号。
“除了那位老人,还会有其他顾客遇到银行如厕难的问题,很多顾客由于担心错过叫号,只好继续忍着。银行作为重要的服务场所,怎么就没有公共卫生间呢?现在银行业务量多,顾客多,排队时间长,理应设立公共卫生间。”肖女士说,如今在银行开办的业务越来越多,到银行办理业务的人明显增加,特别是在各类费用集中缴纳或者领工资(退休金)几天时间里,排队等上半小时甚至一个多小时是常有的事,很多顾客排队时感觉到尿急了也强忍着,就是害怕回来后自己的号码已经叫过了。“年轻人一般会更多地选择自动取款机,实在需要到窗口办理业务的才会去银行排队。不少老人大多会选择在窗口办理业务,而老年人对于厕所的需求往往更大。”
记者调查——多数银行内未设公厕
昨日下午,记者调查了城区数家银行,发现有的银行因空间太小无法设置卫生间,而有的银行则把卫生间设置在办公区域内,在调查的几家银行中,几乎没有一家银行的卫生间是主动对客户开放的。询问时,部分银行的工作人员或保安告知到附近的餐馆、商场或者医院去找公共厕所。在中天街一家银行内,记者绕着大厅走了一圈也没发现洗手间标志,经询问,一名工作人员指着大厅内一间类似办公室的房门,称其就是洗手间。“如果客户有需求,可以在银行的卫生间如厕,但从安全角度出发,银行不会主动将卫生间对客户开放。”据该银行工作人员介绍,由于银行空间有限,个别银行设立了客用洗手间,但有些银行网点碍于本身硬件条件限制,根本没有条件设立洗手间。此外,即使银行设置了洗手间也多数不会主动向客户提供使用,因为银行从安全方面考虑,洗手间不易监控,会带来一些安全上的隐患。
采访中,城区象山大道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表示,对于银行排队时间长的问题,目前很多银行都已尽可能增加了窗口,以加快业务处理速度。但有些网点限于硬件条件,办公面积小,仍无法满足消费者需要时,银行一般会采取客户分类办理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