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倪霞 于 2012-5-24 23:24 编辑
勇气和才气 ——倪霞长篇小说《守望木棉花》序二 曾祥惠 一个写作者,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和才气,是值得敬佩的。 本书作者,就是一个有着直面现实的勇气和才气的人,因此值得我们敬佩。 如是说,理由如次。
1979年发生于我国南疆的那场自卫还击作战,震惊世界。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挥师南进,铁马金戈、驰骋疆场,用青春和热血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人民的幸福。那是一场正义之战,中华民族同仇敌忾之战。虽岁月远去,但其精神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然而,我们也无不遗憾地看到,今天的许多中国人,很少谈起那场凝聚着一代中国人爱恨情仇的战争。本书作者以敏锐的感知,勇敢的担当,把本应不能遗忘的那段历史展示给人看,以唤起社会疗救的注意,不能不令人敬佩。
大凡重大题材的写作,都会经历艰辛的思想准备和素材准备,一举手一投足就建立一座纪念碑的事情是没有的。特别是当代的写作者,选择了重大题材,就意味着选择了责任,选择了付出,选择了困苦。文字的耕耘,有如原野的耕作,心血和汗水断然少不了。当他人尽情享受物质生活的多姿多彩之时,文字耕耘者可能正在绞尽脑汁的构思,一字一句的敲打键盘。本书作者以一个文学工作者的高尚追求,以勇于承担写作不易的不悔行为,数易其稿完成本书,不能不令人敬佩。
阅读本书,感人之处俯拾皆是。鄂南大山深处的一群青年,走向军营。他们有父母,有恋人,有青春的憧憬与理想。然而,一腔报国之志伴随着他们毅然进入自卫还击作战,不少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当凯旋的锣鼓声响起来,他们当中的幸存者脱下了军装,回归故里,开始为生计奔波,饱受磨难,顺利时也会有鲜花,不畅时常遭人白眼。生活的种种别样境况,次第上演。本书作者以悲天悯人的情怀,以求真务实的笔触,把时代良知以生动文字张扬出来,不能不令人敬佩。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哲人睿智的话语,穿透历史的烟云,依然烛照现实。
我们的时代不应该忘记。对于作出了奉献和牺牲的每一个共和国公民,我们要给予应有的呵护,要让他们有尊严的生活、体面的生活。 我们的人民不应该忘记。对于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幸福安宁,我们要特别感谢、尊重那些冲锋陷阵、奋不顾身的守卫者。 我们的文化不应该忘记。对于浸润着民族精神的过往岁月、英雄壮举,我们的文学艺术可以历史的、辩证的表达和呈现。 本书作者的勇气和才气,引发我们重温上面的真知。相信读过本书之后,人民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2012年夏 (作者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首席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