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江西
- 精华
- 9
少尉
 
- 积分
- 1417

IP属地:江西省宜春市
|
这是我创作的第一部小说,最近这部小说将通过某网站的审核,编辑先生让我写一篇个人简介。我个人并不想过多地曝光自己。因此,个人简历多写的是自己写这部小说的初衷,特复印至此,以飨读者。
江章平,生于1970年09月09日上午6时。我曾按照此出生时间算过命,命里说我这一生命运蹉跎,大约四十多岁才能转运。不知道我该不该相信这些,反正在此之前只能用命运不济来形容自己的前半生。大约于一九九0年至一九九三年期间本人就读于武汉市江汉大学,可以说我的这部小说《故乡,那一轮红月亮》就是根据这一段大学经历而写的。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位类似郑南的同学,在他读初中时倍受其他学生欺凌而被迫组织帮会互相斗殴,也确实有一位女孩为保护他而献出生命。这位女孩便成了小说中桑珍的原型。现实生活中的郑南也确实介绍过一位女孩和我结识,不过当时因为初恋刚刚失败,遂作罢,选择了不告而别。多少年后,历经沧桑的我又见到了这位女孩,其时的她美丽依旧。感慨之余,便下决心要为她写一部小说。于是这位女孩便成了小说中桑菁(阿菁)的原型。多少年来,我一直有志于为中国诗歌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我一直认为中国诗歌需要一种全新的诗歌理论与诗歌实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诗歌实践比诗歌理论尤为重要。中国诗歌要回归于一种民族性的因素,尤其需要向古诗取经,在此过程中甚至需要诞生天才的诗人,这样的诗人必须要有勇气与智慧以在古诗与现代诗歌之间嫁接起一座天然的桥梁来。因此,在小说中,阿菁便被塑造成了实践这一主张的诗人。当然,她所写的诗全部出自本人之笔。而小说中的另一位主人公方舟则成了诗歌理论家。小说虽然从某种程度上在阐述着我的诗歌主张,不过并没有过度地渲染诗歌性的因素,每首诗歌的引用甚至每次的诗歌评论也都是为塑造人物而服务的,并不象西方小说家一样为了表明自己的主张不惜喋喋不休。小说中还有一位人物魏英则以我的一位高中同学为缩影。因为她的形像在小说中已经被改编得面目全非,有时想想都觉得真是难见故人!希望这位同学看到这部小说不要怪罪于我才好,毕竟这只是小说,不是现实生活。
小说中的许多情节以我的故乡武汉市汉南区为背景,甚至到了十分写真的程度,因此,可能许多人会根据小说中的人物形像认出自己来。不过我想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作为一个小说家的使命之一就是艺术而真实地再现自己的生活。至于其他与小说无关的个人经历,恕一 一略过。我想读者感兴趣的可能只是如上所述的这部小说的动机吧。最后,祝我的读者们好,向生活在故乡的人们和亲人们表示我的敬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