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贵宾
   
- 积分
- 7576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
2月2日,网友@宜昌往事发微博,回忆宜昌上世纪七十年代流行的酥杂糖。年味渐浓,正当大家忙着办年货时,这条微博一发布,一时间勾起不少网友怀旧情结。
微博中提到,上世纪60、70年代,杂糖是宜昌人办年货必办食品,也是宜昌人送年礼的传统礼品之一。
“宜昌的杂糖里有麻蘸、连串(连环圈)、芝麻片、花生片、雪枣(大)、金果(小)、酥糖、寸金糖(麻条)、花生蘸、桃酥、花根、铐饺等十几种……”网友calico大懒猫是70后,在评论中一口气列出十几种酥杂糖的花样。不少网友一一对照,看自己吃过哪几样,还有的咨询能在哪里买。
“那时候,要凭计划和粮票才能买,初一来客人了才端出来待客。”calico大懒猫介绍,自己奶奶90岁,年轻时在国营东门副食店东方红副食店当营业员,“就在东门亚洲广场对面西陵一路堰塘巷旁边,老人家常说,那时候副食店很俏的,可惜现在早不在了。”
而对不少60后、70后来说,酥杂糖是伴随的甜蜜,是只有过年才能吃的东西,是童年幸福的记忆。网友夷陵老彭感叹:“记忆中的杂糖,其实也很少吃,它用火纸包裹,送人情送长者,送来送去,又送回来了,直至糖融化才舍得吃,还是小孩子们的过年。”
网友东明村支书则回忆起儿时过年习俗:“在支书老家,70年代过年都要买杂糖,一种是红糖,一种是膏糖,都用黄色的粗草纸包成圆锥状。乡下贫穷,一般在腊月三十晚上才拿出来吃,叫喝摆茶。”
时过境迁,如今,在城区已很难寻觅到杂糖身影,偶尔能见到一个老汉挑着担子,沿街叫卖打巴糖。calico大懒猫介绍:在东门税务局工地围墙边,发现有人叫卖杂糖,有芝麻片、花生片、麻蘸、雪枣(大)、桃酥,超市里有酥糖(伍家乡旭光村产),不过,想集齐拼盘有难度。如果您想回味旧时年味,不妨去买点品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