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3
上士

- 积分
- 513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
记 录 真 实
——读《看见》札记
恩施市舞阳中学 邱平
读这本书之前,我不认识柴静,也没有看过她采写的新闻报道。《看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写了作者采访过的20个事件。没有粉饰,尽量少用形容词,作者用纯净的口语化的语言,散文的笔法,记录了自己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
读柴静的《看见》,好像欣赏一张张社会和人生的摄影。这里有作者的视角和追求,但是,谁也不能否认书中记录的真实的人和事。
新闻的核心是真实。因此,外国新闻界提倡多写目击记。只有多写目击记,才能够凸显新闻的本来面目。
一个有良知的记者,应该写自己看见的事实,而不是官员提供的材料。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个别记者按官员或老板提供的材料写新闻,从中从中拿取好处费。这样的东西歪曲了生活的真实。
柴静的《看见》值得一读,主要是因为这本书反映了真实的社会和人生。
例如:
作者写“柴静两会观察”,真实地写出了记者的无奈:“后来编导也没有办法,写了张纸让采访对象念。我握着话筒,站在那儿举着。”这个细节形象地写出了政治的需要对记者真实反映生活的制约。
作者写自己在莫斯科的经历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俄罗斯。边检小姐的纳贿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政府执法中的腐败。破拉达司机的唠叨:“还是共产党时代好,有面包吃”,透视出地火仍在运行。“彼得堡每个星期都有有钱人被暗杀”,揭示了社会上贫富不均引起的强烈的仇富情绪。
作为一个记者,写一本书记录自己的人生经历,反映社会的某些真实的本质,让人们读有所得,是有价值的。
(约613字)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