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轿顶山
红军在桐子坪镇上闹着分田地,打土豪,刚开始去参加的人却不怎么多,因为那些土地毕竟不是他们家的,红军说分就分,凭什么啊?红军又不是土地的主人,这场风过后,红军走后,地主们回来了,还不是可以要回去啊!国军走的时候放过话,说红军是兔子尾巴长不了,他们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搞的什么游击战术,什么麻雀战,打不赢的时候,他们一定会走的。只有国军才是国民政府的军队,是正规军。而红军是散兵游勇,农户们最好不要相信他们。
在镇上,很多农民看到红军倒也很和气,见了穷人也不耀武扬威,骑马时也不惊动路边的大人小孩。遇上行人走不动,背不动的时候,他们还会主动的帮上忙,对老人牵一牵,帮人背一背。也不吃拿卡要的。于是慢慢的,桐子坪镇上的十几个店铺陆陆续续的开门营业了。冷落了十几天的小街上又出现了稀稀拉拉的人流。
红军在镇上也不怎么讨人厌烦,他们买卖公平,镇上的人有目共睹,说话和气就更不用说。就算是买一把青菜,要一担萝卜,他们都是主动给老乡付钱。对送菜到红军食堂的人,他们还留下来吃饭。这和原先国军区别真是太大了。
自从红军住到镇上后,就打开几家地主的粮仓,把粮食放给那些穷人和红军吃了,地主们对他们也没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干瞪眼。那几天,红军把地主家的一些地契以及契约清出来,当着很多农民的面一把火烧了。还有一些红军到处宣传,希望大家去当红军,或者参加当地的赤卫队和农会组织等。当然真也有几个胆子大的去参加了赤卫队。我寻思,看样子,难道红军是想在此处打长庄了,难道还不准备走了?
贺军长听说过父亲的名字, 也知道父亲在镇上和城里的分量,他的意思很明显,只要不与红军为难的人,红军也不与他们为难。同时他还警告我们不要去城里通信,否则,红军绝不客气。父亲那几天基本没有出门,就呆在家中,思虑着未来的事情。他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尽头,去城里是不可能的了,但是日后国军那帮子人怪罪下来,好像也是吃不完得兜着走的。父亲已经几个晚上睡不着觉,晚上还是一个劲的抱着水烟袋抽,咕嘟嘟的抽过不停。连嘴巴都烧起了燎泡。
红军住在镇上,还派出了原先收购桐油的郝老板去轿顶山,看望那个叫王大福的哥子。
在大多数天气里,轿顶山山顶,摩天寨寨上都是云雾缭绕,上去翻天坳,十八坡,九弯十八拐等对方,步步险要,关关难攻。同时去摩天寨的很多小路都有王大福的人把守着,对于进入摩天寨的人,层层盘查。郝老板的名气想来山上的人已经知道,郝老板也不怕,只带了两个战士就到山上,他这次是想邀请王大福他们入伙。
王大福德答复很简单,要想他们不与红军为难,只需要红军送他们几十杆枪就行,当然子弹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是王大富和手下的八大金刚早就商议好了的。共计要八十杆枪,一杆枪就50发子弹,否则免谈。搞不好,他就派弟兄们去镇上抢,还要联合其他山寨的人去打红军。要知道在这方面几百里的地方,说起王大福的名字倒还有些山寨是买他帐的,因为都为了扩大自己的实力与地盘,谁不想去在别人攻打的时候去捞上一票呢。
在山寨聚义厅里,王大福可把看见的长枪短炮统统摆放出来,杆杆枪都檫得亮亮的,摆在白虎堂中,煞是威风。
王大富就是想来吓吓郝老板(其实他是红三军主力团团长)他们。四十杆汉阳造的枪按照两边站好,四十条汉子齐刷刷地立在大厅两厢,真是威武。同时,为了表示山寨的诚意,山寨的人也没有下郝老板的枪,还让他们进到了厅堂。王大福坐在用一颗上百年青大树篼子雕刻的木椅子上,上面铺有一张虎皮。王大富端坐在椅子里,一脸阴气森森的样子。那眼珠子滴溜溜的打量着郝老板他们一行三人。他真没想到,难道郝老板他们胆子真大如天不成。
整个白虎堂大厅里,灯火通明,大厅正中央,还挂着关老爷的像,下面是供奉关老爷的香案。王大福和他的吴师爷按照座次落座后。把郝老板安排在大厅的椅子上坐着。当然,礼节上的茶还是上了的。其实,在大厅外面,早就布置好了一帮快枪手,只要郝老板敢先开枪,外面的人就会用乱枪把郝老板他们打死。
话不投机半句多,两边都很明显,都想收买对方。
“郝老板,你竟然来敢踩我的湾子?你好大的胆子,不怕我一枪嘣了你吗?”王大福开门见山说道。
“大道朝天,各走半边,有你王哥子的天,就有我郝军的地!”郝团长也不示弱。
……如此三番,三番五次的你来我往。
王大福还威胁郝老板,红军如果不送枪,如果红军不从这个地盘上走出去,他就要派人去咸丰县那边去,叫神兵王老九他们来一起把红军剿灭了。其实红军自己就没有多少钢枪,那些枪都是红军战士冒着生死从国军哪里缴获的,怎么会轻易给他们呢?
郝老板也不是省油的灯,也把话挑明,既然说到这个份上,他们就没有再说下去的必要。
“恕不远送!”王大福只是一挥手就放走了郝老板三人,最后还由枪兵们护送下山。在当时山寨很多人都希望王大福能下令把红军的枪下下来,但是王大福摆摆手没同意。
夜间,在门外是几道岗哨的镇公所大楼上,在贺军长点有煤油灯的房间里,郝团长回去汇报给贺军长,听完了郝团长的汇报后,贺军长哈哈大笑。
“想搞我贺龙的人还没出来呢!郝团长,这个任务就交给你,30天内把我给他拿下来,看他还敢癫狂不!?”贺军长捏着烟斗命令道。
郝团长乘夜间来到我家,目的很明显,向我父亲要枪,既然是这样了。我们都很坦然。彼此都免了不必要的寒暄,就直奔主题,郝团长需要向我家借几杆枪,用完后就归还。父亲见到如此,就直接交给了郝团长8杆枪,说是送给红军。当时的情况,谁都不敢惹红军的。要是和他们作对,谁知道会是怎么样的结果呢!?
轿顶山山上是一个大坪,建立了一个大寨子,就叫摩天寨,上面建有8栋木房子,打有用青石头做的院墙,住着王大福近100个弟兄,上面备有两年的粮食和几百斤腊肉,还有大量的玉米等东西,大坪里打的天井可以放进去100担水,同时还接有山上的泉水,一年四季都没见干涸过。一条羊肠小道,虽然通道山顶,但是要想攻打上去,却是万般的难。这真是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山寨子。
寨子里的人,其实也个个功夫了得,他们有的摸爬滚打,或飞檐走壁、或杀人越货的勾当都会干。那个王大福枪法好、力气大。200斤的担子在他的肩上就像挑的棉花一样轻。王大福其实也是穷苦人出身,以前也是去重庆万县挑盐巴出身的,也没什么文化,只是在道上走多了,他人又仗义,很多人服气他。在万县打个一架,杀死一个收税的官,还把几个兵砍死了。万县的人当然要来抓他,他才上山的。至今还一个人养着老母亲,可惜老母亲看他是土匪,就不愿意和他上山,就一个人住在三岔河。平常王大福派弟兄或者自己回去看看,给老母亲送点东西。情况紧急的时候就把老太太接上山来住段时间。
王大福是个穷苦人,所以在近处,他们的队伍是仗义的,一般不准抢和偷,要偷抢也是到外地去,至今还是单身一人,还几次,弟兄们准备去给他抢个压寨夫人来,都被他骂回去了。
红军在镇上贴出了扩红的布告,我倒是没见几个人去报名,云秀又来问我她去报名不?她听红军讲,以后他们会打到四川去。到时说不定她可以去她的家乡去看看。
云秀很羡慕那些女红军们,个个英姿飒爽,走路像一阵风。晚上桐子坪镇上的河坝里,红军还搭台演戏,闹热得很。那些红军战士白天站岗放哨,训练,晚上演戏唱歌,样样在行。
听那些女红军说,像她们队伍里的吴英姑、张八妹等等,都是穷苦人出身,因为被人抓去当童养媳,或是对自己的婚姻不满意,有的是讨米要饭出来的,有的是在红军的搭救下,私自从家出走,后来参加红军的。很多人一边学文化,一边打仗。她们还邀请云秀去她们队伍的驻地里去看看,还留她吃饭,在那里,云秀看到了她从来都未见过的新鲜事情。
红军开饭的时候不论长官、士兵,都是席地而坐,吃的东西全部都一样。餐餐玉米饭、萝卜汤,虽然是一点油星子都没有。红军战士们都吃的津津有味。而且红军吃饭不限量,个个敞开肚皮,每个人能吃多少就是多少,就是那些大肚子的男兵们,吃上四大碗,也没有那个人笑话他。
有时候贺军长与领导们也还和那些小伙子们摔跤,比练刺刀,投手榴弹,一点都没有长官的架子。郝团长见到云秀还专门招呼她,还向贺军长介绍她。
“妹子参加红军不?这里面都是和你差不多大的女娃子,她们都是你的姐妹!”贺军长向云秀打招呼着。
“我还得去问我娘呢!”云秀想都没想就说。
云秀想参加红军,可是她母亲说什么也不愿意,她说还没见过女的当兵的,况且这还不是国军,不正规,晓得他们什么时间就偷偷的跑了,到时候受折磨的还是当地老百姓。
红军夜晚没有演戏的时候就到处开会,研究扩大根据地和行军打仗、筹粮筹款的问题。他们在当地建立起了农会,还设立了儿童团,有好几个地方还建立起了游击队,与赤卫队呢!红军还给参加队伍的人,都发了梭镖或者红缨枪,有的人还分到了火铳或者大刀。渐渐的,镇上的一些农户开始和红军亲近了。
郝团长抓紧时间制定攻打轿顶山的计划,同时还给王大福捎去话,讲明政策和形势,希望王大福把他们的人马拖过来,一起去为穷苦人去打江山。郝团长暗中打听到了关于王大福母亲,就派人把老太太软硬兼施地,用了一顶八抬大轿接来,要老太太劝劝她儿子,不要和红军作对。
王大福的队伍一天不打仗,就手痒,很多弟兄嚷着去教训一下红军,王大福也是这么认为:他想红军是外地人,对地形、地势不熟悉,他们可以打红军一个措手不及。偶尔,王大福也放出几个探子去镇上打听红军的动向。好几次都看见红军在操练,好像是准备进攻轿顶山。王大福这几年事情见多了,知道怎么样摆兵布阵。但是就100人还是少了点,怎么样放都不合适。放到那里都不多,最后他听从师爷的建议,固守一点,瞄准机会,主动出击,早点给红军点颜色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