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心在江南 于 2014-7-29 14:35 编辑
黄柏园的逸闻趣事
张老汉遇鬼
黄柏园张老汉,年轻时不信邪,不怕鬼。年轻时走夜路,一堆墨黑也不怕。某年月日,张老汉去新开山砍柴,后遇亲戚人家邀约,遂前去亲戚家吃晚饭,随便将柴放置在大路边。 吃罢夜晚,张老汉一人从山脚,顺着山路往半山腰爬,行约二三里路时,张老汉忽闻路上有叹息声,老汉以为有行人作伴,便疾步往前赶,但追赶上百米后,仍不见人影,仿佛前面人知道一样,张老汉知道今天肯定是遇见什么了。 此时张老汉因为大病初愈,还着有棉袄一件,于是解开扣子三颗,手握砍柴刀,摸出草烟,点亮打火机,燃烟一根,前面人仿佛也停下来,就在前面的树林中,悉悉索索作响,还时不时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 张老汉紧握刀,便往前看。可是人愈近,此物便退。老汉心想:此地原是隔壁邻村肖木匠锯木头时,突发暴病,在地上呼天抢地,半小时后倒地而亡之所。此物难道是肖木匠所化? 张老汉平时与肖木匠有交情,于是便将柴火扛上肩,一步一步往山上挪,柴刀也不离手,此物也一步一步紧逼张老汉,最近距离约10米远近,路边的树丛还哗哗作响。 此时,张老汉敞开胸膛,直呼:“肖XX,今天你要喝烟还是喝酒,就赶快来坐坐!”刹那间,此物不动了,仿佛听懂话一样。 张老汉静静的等了几分钟,看没动静后,仍然扛着柴直奔山上寒婆婆(一种古时祭奠一位忠厚老实的老太婆而修建的小土地庙之类的东西)处。张老汉知道,如果只要上了寒婆婆处,此物就不敢靠近了。于是乎,张老汉不再理会此物,将柴火置于寒婆婆前一空地,点燃寒婆婆屋前柴火,此物再也不敢上前呼叫了。 张老汉吃完旱烟匆匆上路,不知不觉间,遇见半山刘家老汉未睡,说今日奇遇之事,刘老汉掐指一算,说是道路鬼使然,不会取人性命,逗乐张老汉而已。
袁道士失魂 袁道士远近闻名,素以道法高强立身。凡他主持丧事之家,稍有不注意得罪者,此家必然连败三五年不在话下。 隔壁连环队杨屠户乃一列确人,欲试探袁道士真功夫,真道行。一日,邻村一老人故去,刚好二人在此相聚。袁道士在堂屋叮叮当当的敲响法器,大做法事。杨屠户在厨房里忙进忙去,操办酒席。 袁道士只要一做万法事,就喜欢连夜赶回家中休息。于是,杨屠户心生一计,用山上猴栗树干了的树叶子,绑扎在袁道士的背篓后,只要袁道士一走动,那猴栗树干叶子就会发出嘻嘻嚯嚯的响声。 袁道士出门是,未曾注意背篓后面有什么东西,背着背篓就走,那知夜深人静的山间,忽闻一阵一阵的响动声。袁道士刚开始,倒也不在意。后来越来越觉得不对劲,他走得快,那响声响得快,他慢下来,那响声也慢下来,他停住不走,声响全无。这下,袁道士心里就开始犯嘀咕了。 袁道士马上使出茅山道法,手挽八字诀,口中念念有词,向空中击出一掌,“嚯嚯”树叶子也发出声响,袁道士还以为是小鬼牛神们与他在决斗。于是袁道士改用罗天大退法,希望能镇住牛鬼蛇神们,可是丝毫未能改变声响的激越。 袁道士开始怀疑自己的道行了。他心中暗暗叫苦,远观夜空,呼喊“师父速来救我!”,口中默念:“弟子观青天,师傅在身边……”可是声响依然。袁道士没办法只好一路狂奔,跌跌撞撞,直往家中窜去。 等到家中,袁道士已经七魂丢了八魄,面如死灰,不能言语。第三日,杨屠户去袁道士家探望,向其道缘由,袁道士叹道:“该死的杨屠户,你是人害人害死人啊!”顿时,心情全然放松,精神大振,忽然间病好了。
朱部长化水 朱部长乃当地一武装部部长,平时仗义侠气,为乡人尊重。昔日,该组上一小儿玩钱币,误入口中,吞入腹内,家人吓得半死。乃请朱部长施法,朱部长到时,该小儿已经不能言语,躺在堂屋的门板上,气息奄奄。其父母在一旁掩面而泣。 朱部长走进该户人家厨房,用一小碗,顺手中水缸中,舀一碗水,行至堂屋,手摸三张纸钱,面对神龛,手化几个字符。然后叫其父母扶起小儿,轻轻的将水倒入口中,约莫三五分钟,小儿轻轻咳嗽三声,一枚硬币从口中砰然而出,众人大惊,惊呼此乃神仙也。
袁大仙显圣 袁大仙是自己封的名号,一辈子没看见他显过本事。某一日,邻村一村妇忽然间恍惚,如同进入阴间,嘴中唱着一些不知名的词句。人却阳事不知。家人没法,只好去请袁大仙。 袁大仙手提雄鸡一只,去堂屋,拜完师父后,手撕鸡冠,滴落几滴鸡血,在纸钱上画字符若干,然后手拎雄鸡望病妇遥遥画符。然后将雄鸡置于地上,雄鸡顿时死去,病妇于是渐渐醒来。 袁大仙曰:雄鸡替病妇死了。这是一个死去多年得产风的女鬼在找人索命,幸亏碰上袁大仙。不然,你懂的。
捉弄好吃鬼 赵大铁很好吃,远近闻名。只要红白喜事,他帮忙的人户,他必去厨房窜厨,尝试各种菜肴,借机乘吃乘喝。很多厨师都讨厌他。但是苦于没人替代他力气大,挑水勤快,因此,很多厨师也不好多说什么。 邻村的杨屠户是个鬼精鬼精的人,那日,赵大铁与他同在一家人户帮忙,杨屠户主厨,赵大铁挑水,杨屠户知道赵的脾气,于是心生一计。 该户人家杀有大草(母)猪一头(未下崽的),约莫300多斤,杨屠户做了一顿猪排骨汤,几多排骨烩成一大锅。杨屠户将猪的下身生殖器官割下来,找一肋骨从中穿过,甚像猪排骨。见赵大铁过来,杨屠户主动喊道:“赵大铁,快来试试这个排骨葩(熟透的意思)没?”杨屠户从锅中捞出实现安排好的“猪排骨”,送到赵的手中。 赵大铁用手捏住,放入嘴中,大嚼特嚼起来。就是咬不动,嚼不烂。而猪骨头却轻易的滑落出来。 杨屠户暗暗好笑,问道:“赵大铁,排骨好没啊?” “离骨(即骨肉分离)是离骨了,但是怎么咬不动啊?”赵大铁说道。众人哈哈大笑,赵大铁却不知道所以然。
腾簸箕云 传说黄柏园二队的沈家寨上,如今也叫瓦岗寨。此处童姓人家,能腾云驾雾,去忠堡赶集都是腾“簸箕云”去,或者“骑木马”去赶集(也是腾云驾雾)。 那一年,童姓人家两老与儿子相邀去忠堡买东西,两老准备腾簸箕云去,小儿子骑木马。一家三口好不逍遥,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在忠堡赶场,买好东西后,就依然准备腾云驾雾回家。此时,街上一小儿说:“母亲,那不是木马吗?怎么能飞起来呢?”算是机关识破,小儿子的木马怎么也腾不起来。小儿子只好步行回家。 老两口非常心疼小儿子,于是传授簸箕云若干法则,希望小儿子从此能飞升上天。一家三口,在屋梁上摆好簸箕,老两口念念有词,殊不知,簸箕在屋梁上几个筋斗,扑通一声,跌落屋檐下,一家三口驾鹤西去,岂不哀哉。
钟铁匠耍妻 钟铁匠是一个向人(即喜欢耍聪明,说挖苦话),膝下无儿无女。紧靠夫妻二人相依为命。也许是平日里玩笑话说惯了。对于自己已经瞎了眼的老夫老妻,有时也不忘调笑一番。 一日,钟铁匠家炒了三个菜,一个回锅肉,一个青椒,一个新鲜炒毛豆。要知道,瞎子老婆婆 虽然人瞎,但心不是瞎的。 饭桌上,许是多久未开荤的缘故,钟铁匠故意将辣椒与黄豆往老婆婆面前送,而把回锅肉那碗菜放入自己的跟前,老婆夹黄豆,筷子一晃,黄豆自然掉下,半天夹不了一颗。一夹一个辣椒,辣的眼泪直流。钟铁匠曰:“老婆子啊,你哭么子啊,夹菜就夹菜,你怎么只吃辣椒,难道你没看见回锅肉啊!?” “我要不是瞎子,回锅肉还有你吃的!你个怪种!”老婆婆也不示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