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 一 拨打了报警电话之后,我就有些后悔了。虽然后悔,但却没有别的办法。指望老曾是指望不上的。如果他有办法,在我没报警之前,他就把事情给解决了。妻子更是不要指望,我问她要不要报警她都拿不定主意。 除了后悔,我还感到无尽的失落。没想到自己做不锈钢楼梯扶手十多年,自我感觉手艺还是属于上乘的,今天却第一次遇到了个难缠的“泼妇”。就连老曾这半个本地人,都把“泼妇”摆不平。或许正因为老曾是半个本地人,所以摆不平“泼妇”这整个本地人吧。 认识老曾是缘于我沙市的堂哥。堂哥在沙市卖不锈钢材料,老曾到他那买材料,买了材料还要请不锈钢师傅。由于我曾经跟堂哥的亲大哥(当然也是我堂哥)学习过不锈钢装潢,所以堂哥就把我电话给了老曾。我在河西,老曾在河东,大概有30里的距离,不算太远。加上老曾和我一样都是移民,都是因为三峡大坝建设而移民,所以多少有点“同病相怜”的感觉。又因为我老家在湖北最西边,他老家在四川最东边,算是半个老乡吧。如此地交往着,都把彼此看成了亲人。尤其是在这江汉平原的“异乡”之上。 我是2000年移民到江汉平原的河西的,老曾要比我晚两年。河西和河东以河为界各属于两个不同的地级市管辖。没有移民的时候,我在西边,他在东边,移民了,我还在西边,他也还在东边。要是他也和我差不多年纪,或许我们会成为好哥们儿。只可惜如今他儿子都二十了,我女儿才五岁。 记得刚跟老曾接触时,他问我移民到平原习不习惯。我说还好。因为早在1998年秋天,我就到沙市的堂哥那儿学习手艺了。我现在移民的河西之地,也在那年冬天早来过。那个时候,整个河西都没有做不锈钢装潢的,都是请沙市的师傅过来做。那个冬天,河西下了很大的雪。越冷越忙,堂哥的业务太多,只让我和一个老家出来的师傅来河西这边忙。我们是天黑了好一阵才到的河西。我、师傅、堂哥,还有一个小货车司机在一起吃了个晚饭。饭后堂哥搭小货车回沙市,我和师傅在工地上铺开自己带的被窝就地睡下。夜里的雪落得无声。越来越冷的深夜,让我在梦里回到了先前单排小货车的厢式货箱里,同样是蜷缩着,却要温暖许多。在河西过的第一个冬天,就让我感到平原的冬天似乎比峡江老家的冬天更冷。而后在堂哥那儿的几年,还让我感觉到平原的夏天似乎比峡江的夏天更热。在适应了冬夏的气候之后,再移民时,也就显得习以为常。 当老曾说河东的冬天比峡江冷,夏季比峡江热时,我暗暗为自己先来几年,提前适应了一些,而自得。至于平原的饮食习惯,我自然也是比他早几年习惯。不过,他好像不用习惯平原的饮食。因为他和他的许多老乡一起移的民,移在一起,他(她)们在小范围内,保留了峡江的饮食习惯。其实,这和我所在的河西移民地是一样的。只不过我年轻,在家呆不住,出了门就和平原人混在了一起;而老曾则需要老老实实呆在家了,养家、教子。那个时候,我还没有结婚。所以我和老曾的区别不仅仅是年龄上的,还有婚姻上的。 当然,老曾跟我说的不光是这些。还有个大事件我记得比较清楚:说是他们移民区有个人和平原的本地人因一件小事打了起来,起初本地人占了上风,后来那个移民叫了很多移民帮忙,差点把那个本地人打死。末了警察来了、救护车来了,本地人被送上了救护车,移民们一哄而散。最后,政府出面赔偿了本地人。打架的移民仅仅是被教育了几句。我也跟老曾说:我们那有个移民原来当过兵,移民了开了家“鸡店”。一天晚上,警察便衣来查,说是要带走店里的一位“小姐”。移民不让带,说是自己家的客人。警察说是“小姐”,移民说是客人。拉扯之中,打了起来。移民恼火起来对警察说:“你说是小姐,有什么证据?”警察拿不出。移民说:“我说是客人,我周围的邻居都可以证明。他们都认识,我们老家的。”警察自知理亏,转身要走。移民不依了,说要赔偿。警察见状开溜,移民追了好几里,追上了就是拳打脚踢,警察也不还手。移民最后追不上了,就路边捡石头砸。砸没砸中,只有天知道,警察知道。 那个时候,我和老曾都认为当地政府还是比较优待我们移民的。不像现在我打个报警电话,还要考虑警察来了是不是能解决问题,会不会激怒那个“泼妇”。 二 “泼妇”是我心中愤怒时对她的称呼。我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看上去大概四十多岁。丈夫在外面打工,她在家盖房子。如今的农村很多都是这个样子:在外面打工挣了钱,就回家盖房子。却因为男女中的一方或请不了假辞不了工,或舍不得打工处的高薪而留在打工地,男方或者女方一个人在家盖房子。也有男女双方都不回家,请老人或者亲戚在家盖房子的。但这种情况比较少。我从内心里十二分地巴不得这些打工的男女越来越多,挣得钱越来越多。这样我的不锈钢业务也就大有市场。这样的大市场持续了有个两年吧。那两年我挣了点钱。挣的钱先是买了个单排的微型货车,换掉用了一年半的三轮麻木。车是交通工具,不光是人的运输,还有不锈钢材料的运输。说到不锈钢材料,我最初是从我堂哥那儿发的托运到河西,那时候河西还没有专门卖不锈钢材料的。 不锈钢材料主要是管件:有圆管、方管、矩管、花管、螺纹管。统一规格六米长。不统一的是管壁的厚度,越厚价格越贵。再就是材质上的区别:有304和201。304的含镍量要比201高。因此,304保证不锈,201可能生锈。与材料相对应的是:配件和辅料。配件主要是:弯头、饰盖、球、角码、地铁、螺丝等。辅料主要是:磨片、千叶片、抛光轮、抛光蜡、焊丝、钨针、氩气等。把工具箱、配件、辅料装在三轮麻木上,拖箱就基本没有空隙了。材料被绑在从车厢横面,一前一后穿过来的两根厚木方上。三轮麻木陪我搞了一个冬天、两个夏天的事,基本上没有出什么大毛病,但冬天冷,夏天热。换了单排的微型货车,至少冬天不用吹寒风。 我是拿了驾照就买的微型货车。那个时候的驾照我没有参加路考,给了教练一千块钱,走了个过场,算是合格。本来想的是买个双排的微型货车,可以多坐几个人,借点钱就够了的。结果连父亲都不借我,也就死了双排的心。有个车开,练练手,单排的也不错。单排的开了三万公里,撞上了辆大货车。所幸我人无恙。这个时候,我似乎明白了父亲当初为什么不借钱给我。贱卖被撞的单排之后,买了个二手的单排。修修补补的用了半年,在一个干完活回家的夜晚,发动机彻底不来菜了。再一次贱卖。贱卖后,凑了些钱买了个全新的双排微型货车。一直用到了现在。眼下,它就停在“泼妇”的门口。 “泼妇”在她们村大队的一块土平地上,和一群老大妈随着移动音箱里“我美了美了美了,我醉了醉了醉了”的节奏,跳着那并不整齐的广场舞。这样的团体和规模,和河西电信广场上,只要不下雨,每晚都有的广场舞比起来,真是大巫见小巫。如果是在河西的电信广场有广场舞,我会驻足看一看。因为在电信广场不光是有老大妈跳,还有小嫂子、小姑娘。我不懂舞蹈,但我会看节奏,看身段、曲线。这样的看,也是一种美,一种醉。眼前的歌曲是美,是醉,却让我没有那份心情去美,去醉。望着“泼妇”在人群里扭转,突然感觉她是最丑陋的一个,这个团体也因她而变得丑陋起来。看着看着,她的脸上似乎对我露出了得意地淫笑。 就在几天前,她的笑给我的感觉都还是善意的、真诚的。那天,老曾把做不锈钢楼梯扶手的材料绑在他的麻木车上,领着我的双排来到她家,给她做楼梯扶手。我给老曾是包工。就是老曾出材料,我出工具和人手,帮忙做工。除了这样的包工,我还接包工包料的活。但我包工包料的价格要比老曾低,因为我自己动手。不锈钢装潢,做的最多的也就是防盗网和扶手。防盗网是个师傅都会做。扶手却不是那个师傅都会做的。所以我就专门学的做扶手,专门接做扶手的活。一般一家扶手有个十几米,正常师傅要做一整天。我却只需要大半天甚至半天。做一整天,别个做扶手的老板就要安排两餐饭:中午和晚上。而我做,只需要安排一餐:中午。因此,找我做的人还是比较多的。并不是说多一餐饭,多多少钱,而是要多花时间精力。本就一个人盖房子,再来安排伙食,费得可不是一般的心。那天中午,她做了好几多菜,一个劲的叫我和妻子多吃菜。我觉得我吃下去的是她满脸的微笑。 她的楼梯和普通大众楼梯不一样。普通大众的楼梯是相互对称的“来去来去”式,我们业内人士称之为“跑梯”。这样的楼梯一般有四“跑”,第一“跑”和第三“跑”对称,第二“跑”和第四“跑”对称。顺序是由上往下,一二三四。还有一种就是完全不对称,像一个“井”字形的旋转向上。颇有点欧式风格。被我们业内人士称之为“转梯”。她的正是这样的转梯。当然还有跑梯和转梯在同一个楼梯里出现的。还有在跑梯两跑交接的转角板处,多出一个台阶的。这多是泥瓦匠师傅设计和计算失误造成的。这样的楼梯,扶手是最难做的。做扶手不像做防盗网,方方正正的尺寸一量,做出来大小合适,安装到位就OK啦。它要根据楼梯的走势,角度来确定它的长度、高度。美观、牢固是扶手最基本的要求。楼梯的踏步一旦出现异形,从上到下要求高度一致,就有难度。转角是确定高度的基准点。用弯头和球在基准点确定出高度是师傅们常用的手法。最初我和其他师傅一样用弯头来确定高度,后来也和他们一样用球来确定高度,再后来我发现多用一个球更简单便捷,只是美观度要稍稍差那么一点点。河东和河西在建私房上,最大的区别就是:河东的宅基地大,一般都是三个门面房;河西的宅基地小,大多是两个门面房。河东的楼梯大多是转梯;河西的楼梯大多是跑梯。老曾在河西接的楼梯扶手,大多是转梯,我也是在给他包工时,偶然悟出的简便方法,并在给他包工时,把这种方法运用得“炉火纯青”。 照例,她的转梯一样被我运用了简便方法。吃了午饭,我和妻子稍稍忙了一会儿,就结束了工作。当时她摇了摇说有点不牢。我说,转梯都是这样的,不像跑梯可以在台阶上打个撑子,稳固一下。它多多少少都有点不牢的。其实,最主要的原因,一是:扶手杖管的螺丝没有打紧。为什么没有打紧呢?因为踏步砖下面的干灰太厚,而膨胀螺丝太短。一扭紧,螺丝膨胀的部分全在干灰里,干灰没有凝固力,也就没有膨胀力。松松垮垮就在所难免。要想不松松垮垮就要买加长加厚的膨胀螺丝。这螺丝是老曾买的,每次都要他买好的。他总说差不多的。再说都是卖不锈钢材料的老板给推荐的,他也不好意思说不要。老板还一个劲地说,看我比某某某便宜吧!二是:用我自创的球链接,消弱了面管的整体链接性,从而影响了牢固程度。 在我的解释之后,她没有再说什么。倒是后来她让老曾给我打电话,去加了一次固。加固不是因为不牢,而是有些小花管可以在拉管的小孔里,上下来回拉动。加固是在我做完河东这边,另外一家包工活后进行的。顺便的事情。其实加不加固,都无所谓,花管又不会从拉管的小孔里掉出来。她一会说这根要焊一下,一会说那根要焊一下,搞得我有些恼火。还发了脾气:“是不是要我都给你焊一下。又不会掉出来。有必要吗?” 加固完成之后,收拾工具上车之时,我想:这售后做到这儿,应该算是个完结吧。要不是老曾打电话说他还有防盗网、铝合金窗户没有结账,我才不会来给她加固呢!哪怕是顺便的事情。我的工钱老曾可是在完工之后,就给了我。每次都一样,从不赊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