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759|回复: 0

 一路去告别

[复制链接]

310

主题

310

帖子

465

积分

特种部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465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4-9-12 16: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路去告别


  "我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是《后会无期》里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

  而这个"我"的主体,不仅是电影中那个假装妓女的王珞丹,也是千千万万个在生活中迷惘着、平庸着、跌跌撞撞的普通小市民形象的写照。是你,是我,是我们。

  从这句话切入,并不代表这就是我对这部电影主题的理解和界定。它所表达的和想表达的内涵意蕴远远大于这句话可以揣摩的空间,以至于电影中每个留白的空镜头,都是韩寒某种无声的语言的外化和倾诉。

  郭敬明在大众非议他的《小时代》系列电影时回应的一句话,很有意味。"你看见什么,你就是什么"。作为文艺片,它所寄予的绝不是商业金钱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层面的重塑。

  走出电影院时,我觉得自己没有看懂,有种怅然若失的失落。听着旁人大谈的青春、人生、现实、迷惘、流浪、成长等关键词,我觉得都挺有道理。正是因为受众自身成长、生活环境、经历、学识水平、甚至性格的差异,才得以出现如此斑斓多样的理解。如果电影也和广告一般,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编剧在推销什么理念,多样化解构的意味也就消失殆尽了。从这点上看,我很欣赏韩寒对这个所谓的主题的把握。

  值得一说的是,我从未完整的阅读过韩寒的任何一部作品。除了在图书馆偶然翻到的《一座城池》和杂文集《青春》,当然也只是翻了几面就放下了。但在电影中,我却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韩寒的个人风格,就像王家卫的电影,一个镜头一句话,你就知道这是王家卫的作品,风格鲜明,独具特色。

  《后会无期》丝毫不缺乏笑料,这是和我以往所接触的文艺片所不同的。和王朔式的北京侃爷的戏谑不同,韩寒有着他的韩式幽默。除了网络上一些段子的堆砌,语言上诙谐的调侃,最有反讽意味的就是主角们,或侃侃而谈,或无所畏惧,上一秒还标榜着自己的洒脱、不羁,下一秒就被现实打的脸生疼。除了一路玩笑,一路调侃,他们别无选择。

  说到主角,这部电影中可能很难确凿的认定谁就是主角。是江河,还是浩汉,是阿吕,或者是那个一开始以为是三人同行,却在小旅馆意外丢失的智力有障碍的胡生?或许大家已经遗忘这个出场没多久就路人甲的胡生。但不要忘记,这个故事是从胡生的独白开始的,记得三人要出发时,在车库,胡生问,我要是走丢了怎么办,浩汉说,不要紧,一定会再回到原点。于是故事从东极岛的告别开始,最终结束在东极岛。

  很多人会说,电影故事情节太松散,场景混乱,这也许是编剧的写作本身不严谨,也可能是后期剪辑效果不尽如人意。但总体来说,故事的线条是单一的。作为一部公路电影,一路上遇见的人和事构成了故事的主体,这其间的拼凑和琐碎,不能说断然缺乏逻辑性,也是有其存在的现实合理性的。

  至于场景,都市、城镇、山川、河流、丛林、莽原、荒漠,一路向西能够见到的景观大多囊括其中,而且航拍技术的运用也将视野放在整个大江大河,全景、景深镜头的娴熟转换时常让人惊异祖国山川的美好和震撼。同时在光影色调、明暗对比的把握上,也显示出技巧性,这对于第一次执导电影的韩寒来说,也是值得肯定的。浩汉、江河、阿吕夜晚在戈壁谈心,微弱火光映照在每个人脸上,微妙的表情变化也淡淡展示着人物内心的变化,逐渐接近,逐渐信任。当阿吕站在石块最高处大谈卫星理想和旅行者二号时,从下到上的俯拍视角呈现出整个天际的浩瀚,美不胜收。被骗走车,在荒漠前行终于发现一座小木屋,江河善良可爱的说,我就说天无绝人之路吧。此时窗外的柔光打在陈柏霖脸上,看不见眼睛,只有胡渣和嘴唇的微动,整个人沐浴在阳光下,竟没有那般颓废和狼狈,显得温情和静谧。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每个人都极具特色,毫不雷同也无法复制。其中三个女性角色也都因为有出色的台词而大放光彩。陈乔恩饰演的邻家姐姐,清楚的认识"小城市靠关系,大城市才有平等",坚信凭自己努力有一天会获得成功,最后电影中走红毯的身影就是她;王珞丹饰演的骗子,"我从小到大都是优,凭什么让我从良","你不用对每个过客负责,也不用对每个人说教","我听过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最终倚在成为作家的江河肩上,俨然幸福的大团圆;而袁泉饰演的与浩汉通信十年的恋爱对象,告知其父亲的死亡和通信的缘由,最后一句"喜欢才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中间哽咽的空白和微低的头,令人动容。

  不得不说,电影的结尾过于仓促,而让人意犹未尽。在路上的点点滴滴无疑是最有看点,带来许多欢乐和泪水。每个人都在用一种不严肃的态度追赶生活,自由即是禁锢,归途也是开始。像煮在温水里的青蛙,水温上来的时候,我们想跳出去,现实却成为堵住你出路的一只锅盖。我们没有办法,于是停下来讲笑话。

  想想我们去看这部电影的原因不尽相同,却都是有所期待,期待这位80后从作家转型导演的处女作是何等面貌,期待这位曾经的勇士、体制的反叛者如何在话语霸权下寻求空间,也期待作品是否如同朴树唱的《平凡之路》一样,平实却触动人心。甚至呼唤着文艺片的春天和公路类型片的可塑性和接受度。

  关于这部电影引起的热议和争论已经到了不可控制的状态。不禁让我怀疑是否对这部影片过度消费、过度解读以及过度解构,也许我所表达的本身也是一种过度解读。但毋庸置疑的是,《后会无期》可算是韩寒的一部有诚意的作品。不浮夸,不低俗,不从众,也无畏非议。在票房决定电影的市场经济时代,我们能有所反思,体悟也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吧。


  来稿:湖北大学

  姓名:吴思旻

  专业:2011级中文基地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