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电子报纸现行服务模式及国家图书馆在线读报系统的实践,对网络电子报纸服务模式的创新进行了探索,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触摸屏读报系统的引入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有机组成,它不仅实现了数字报纸资源的集成服务,也营造了舒适高效、时尚环保的阅读体验,在操作技术上表现出发行便捷、保存完整、检索精准的优势。图书馆应推进报纸资源的集成与共享,实现纸本与数字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整合,加强与产品研发商与报业集团的沟通合作,推介与普及数字阅读理念,从而赋予图书馆报纸服务以新的内涵。读报引起一些议论。这很平常,也很正常。关于《中国科大微尺度实验室激发创新活力连续八年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的报道,有人认为,其中"对热心创造的科学家们来说,‘管理’二字显然不太适合"一语可以商榷。大意是科技工作也需要管理,光凭科学家们的热心创造,未必能顺利进行。因为管理就是服务,领导也是服务。没有相关服务的支持和配合,科技工作即难以开展。最明显的如人财物的配备等后勤服务,报道已在多处提到和强调了。似乎读报已成为我的职业。起初,我只看不剪。不久便发现,自己感兴趣、值得保存的很多,遂开始剪报。为此,我特意买了一把剪刀专用。我每天拿到报纸后的"工序"是一读、二选、三剪。人间真情这个栏目推出以来,受到了读者的欢迎,这说明人们对世间真情的珍视与渴望。事实上,人的健康离不开血浓于水的亲情、甜蜜的爱情、坦诚真挚的友情,因为这是形成和谐内心世界的必备条件。有时候,一件事、一段情、一个人,就能改变、鼓舞人的一生,使他的人生变得灿烂多姿。但今年几期稿件中我们选取的都是较为典型的真情故事,有的读者说,希望我们把视角放广一些,因为更多的老年人过着平常的生活,但在这平常里也有动人的故事。我们觉得没错。平时读报,使我体会到,报纸是有益于心身健康和人生的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尤其对孩子来说,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不仅能开阔视野,丰富各方面的知识,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表达能力和文字、写作水平,而且于今后人生和适应社会也是大有帮助的。为此,在孩子读小学二三年级起,我就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读报——让孩子从报纸上汲取有益的养料。书籍、报刊是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中国信息经济的迅猛发展首先要得益于新闻出版业的努力.然而狼烟弥漫的报刊在战,图书市场的消然复苏,构成了一片繁荣景象,同时也让众多读者产生了对“信息泛滥”的逆反心理,“不读书、不看报,照样活着”的人为数不少.那么,如今读报,人们都看些什么,或许这一方面的分析能有助于读者加以选择并从中体会到信息与生活的关系.新闻出版业还将进一步发展,这是中国经济腾飞和亿万中国人民渴求知识、信息的必然要求.——金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