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黄 连 木 记 闻族人说,湖北省鄂州市临江乡万家湾东面有一棵古树,与胡姓先祖胡公亨二坟冢相伴近七百春秋,久欲瞻仰,终于成行。2014年10月26日,偕同宗亲胡盛炎、胡颜盛,自鄂城驱车前往,亲睹古树尊容,受到守护坟冢的胡姓后裔热情接待,听到许多有关古树的情形。 2013年11月,经胡颜盛申报,由鄂州市相关部门专家现场勘察鉴定,古树系黄连木,属漆树科,落叶乔木,树龄650年,国家一级保护,并有“鄂州市古树名木标志牌”示众。我们现场测量,古树胸围363厘米,高约2000厘米,树冠覆盖面积约289平方米,树干自上而下中空,直径76厘米。树干北三米处,便是胡公亨二及廖老太夫人合葬墓。 远而观之,它屹立土岗,身躯伟岸,胸襟宏宽,正气浩然,阅尽七百年民族苍桑,守望无尽田野村庄;近而察之,它主干粗壮,枝桠虬曲,皮厚皴裂,羽叶飘飘,丹果累累。虽老态龙钟,却苍劲挺拔、生机勃勃,让人肃然起敬,欲近之、亲之、撫摸之,离去而又顾盼之。 暮春,先绽花而后抽叶,雌雄异株,圆锥花序,没有花瓣,雌花紫红,一串串,一团团,似火苗初燃,红焰飘飘,象朝霞刚放,嫣红淡淡,引来彩蝶翩翩,蜜蜂嘤嘤;嫩叶鹅黄,继而淡绿,又染胭红,品尝而满口留香,冲泡啜饮而神清气爽。 盛夏,骄阳似火,绿荫如盖。古树下,人们掇着碗,或蹲、或坐,或站立,吃着饭,聊着天;爷孙二人,亲昵嬉笑,小孙膝间绕,娇声空中飘;大姑娘们哼着小调,绣着鸳鸯;小媳妇们纳着鞋底,缝着衣裳,拉着家常;孩子们捉迷藏,喊喊叫叫,躲躲藏藏,兴致正高。 金秋,在蓝天白云映照下,果枝杈杈桠桠,状如珊瑚,色彩彤彤;果实圆溜,大如胡椒,红艳晶莹;果肉微酸微甜,胡椒般馨香,沁人心脾,提神醒脑,雀鸟飞来,啄而食之,喳喳唧唧,难舍难离。 寒冬,青青彤彤的枝叶蜕尽,光禿秃地挺立着,披着冰雪,抗着狂风,吸收营养,积攒力量,待春风艳阳时,再显青春,再展芳容。 黄连木是宝藏树。它药用价值很高,根枝叶皮都可入药,具有清热生津、消炎去癣功能;鲜叶提炼芳香油;果实可作黑色染料,可炼柴油、润滑油,制肥皂。它木色金黄、质地坚硬、纹理致密、结构均匀、不裂耐腐,是优质木材。它形态美好,不畏风霜,能耐贫瘠,寿命久长,是园林布景的好树种。为了人类,它愿献出一切,鞠躬尽瘁而无怨无悔。 古树黄连木生命力极强,又有胡姓后裔数百年精心护卫,得以根深叶茂,繁盛靓丽,丰姿卓卓。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和1992年,因水土流失,猪牛危害,侧根裸露,曾两度不发芽,不开花,恹恹残残,频临死亡。胡际昌、胡盛火、胡昌文带领族人,挑来肥土,掩盖裸根,让古树重生,焕发青春。1993年,由胡氏笫五届续修宗谱理事会主持,胡自元、胡炳生等先生捐物捐资,修建了围墻、门楼和石桌、石凳,先祖之坟亦修葺一新并立墓碑,使古树和古墓的环境焕然一新,初具人文景观。 相传,黄连木最早长在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墓旁,为门徒子贡所植。它巍然挺立、气势非凡,为诸树之榜样。它的别名“楷树”由此而来,也是“楷模”一词的来由。村民说,曾有巨蟒盘踞树洞中,其头伸到水塘喝水呢!传说久远而神奇,令人遐想,令人神往。 万家湾七旬老人胡盛炎说:“我童年时,树干西北方近地表处有个洞,高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呈椭圆形,有母鸡从洞口进树中下蛋。许多年来,此洞愈长愈小,以致长合,不留缝隙。”这是古树顽强生命力的表现,也是族人细心守护的结果。 国昌而树盛,树盛而人旺,人旺而国强。愿古树青春常在,民族兴旺发达,国家繁荣富強,人民幸福安康。 胡绍林 2014年10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