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中士
 
- 积分
- 229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
学校周边的食品安全一直备受关注,新学期开始后,像“辣条”这类的五毛小零食也引起家长们的担忧。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虽然相关部门一直有进行监管和查处,但这类五毛零食还是依旧有人出售。
中午11点40分,正是城区各中小学放学的时间。在黄州区实验小学附近的一家文具店内看到,店内显著位置上挂满了各种包装的小零食,“牛肉干”、“羊肉串”之类的小零食比比皆是。虽然隔着塑料袋包装,可记者依旧能闻到一股强烈的“肉”香味。放学后,不少结伴的小学生走进商店购买零食,很多人都购买了这种颜色深黄、布满辣椒的辣条,售价多在每袋0.5-2元之间。
小学生:(你吃的这个是什么啊?)这个…辣皮,非常辣。
小学生:垃圾食品。
据记者进一步观察发现,这些每包售价5毛钱的食品,是学生们主要购买的商品。 同样,在城区其他中小学门前,记者也看到了同样的场景,放学后的部分小学生并不急着回家,而是到学校附近的小卖铺购买零食,且学生们对这些小零食的价格显得非常熟悉,基本上都是不问价,付钱后撕开包装袋就吃了起来。
小学生:(那种多少钱一包呀?)五角钱。(你喜不喜欢吃呢?)有一丁点喜欢,有一点点喜欢。
小学生:(你这个多少钱买的啊?)五角。(平时喜欢吃这个么?)不喜欢,偶尔买一点。(你知道这个不可以吃么?)就是有时候忍不住想吃点。
小学生:(这个多少钱买的?)五角一个。(你喜欢吃这些东西吗?)嗯。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种“5毛零食”普遍存在每个小学周边的小卖部内,无论城市、城乡结合部、农村学校周边商店经营品种普遍在十几种,有的甚至几十种。虽然食品名称各不相同,稀奇古怪,但主要成分多为面粉,口味多样,牛肉味、羊肉味等一应俱全,配料表中标注的“甜蜜素”、“丙酸钙”、“食用香精”“山梨酸钾”、“单甘脂”等专业名称的食品添加剂一般多在5种之上。这些小食品多为调味面制食品,类似全国各地的风味小吃,口感或松软或筋道,经各种添加剂调配,够香够美味,很容易勾起孩子们的食欲,销售得很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