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的百岁老人,三分之一在钟祥,这里共有百岁寿星109人。 2008年,钟祥市就被中国老年学会确定为“中国长寿之乡”。今年又被国际人口老龄化长寿化专家委员会评为世界长寿之乡。“钟祥寿谷”之誉,实至名归。 今天是重阳节,小编这就来为你揭开长寿的奥秘! 百岁老人是全国平均水平10倍
湖北最高寿的人——钟祥市胡集镇的王大英,今年114岁。 钟祥有90岁以上高龄老人3321人、80岁以上老人25407人。这意味着,钟祥百岁老人群体还将壮大。
5月19至21日,国际人口老龄化长寿化专家委员会与联合国老龄所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人口老龄化长寿化国际研讨会”召开,对照“国际区域人口长寿指数”,会上评估确认:钟祥人口长寿指标、生态环境指标、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等三项区域性主要长寿指数,均达到或超过“世界长寿之乡”标准。
由此,钟祥成为此次会议唯一被认证的“世界长寿之乡”。
第五次人口普查后,中国人口监测中心发布报告称,钟祥为全国六大长寿地区之一,该市人口预期寿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48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9.88岁。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钟祥百岁长寿率为76/百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72倍。 专家在钟祥研究出什么结果?
王五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8年以来,他的团队对“钟祥寿谷”进行跟踪研究,每年都要来采集百岁老人的头发、唾液,从其水缸中取水,采集土壤、空气、谷物等多个样本,带回试验室分析化验。
检测报告显示,钟祥百岁老人头发中,对人体有益的铜、硒、锶、锌等微量元素含量较高,而不利健康的镉、铬、铅等重金属含量较低。
土壤。王五一团队对钟祥市土壤的检测证实,钙、钾、镁、钼、钠、硒、锶、锌等微量元素含量较高,重金属含量远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食物。对钟祥大米抽样检测发现,铜、锌、锰、硒四种微量元素含量分别是非长寿地区的1.75倍、1.57倍、1.58倍和1.72倍。即使对比其他长寿地区,也具有绝对优势。
尤其关键的是,水源!王五一的科研报告表明,钟祥饮用水PH值为7.35,呈天然弱碱性,水质优于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
作为中国内陆最干净的一条河流,汉江不仅是钟祥人的生命之源,也是中部地区的重要水源地,南水北调的主水源。她似一条飘逸的玉带,在钟祥境内曲折迂回144公里。
钟祥市长寿研究会秘书长别道旭说,钟祥90岁以上老人分布较集中的胡集、丰乐、磷矿、洋梓、长寿、郢中、柴湖等镇,大都在汉江及支流岸边。
汉江似玉带穿境而过,钟祥90岁以上老人大都分布在汉江及其支流岸边。
我省最长寿老人、114岁的王大英,生活在硒资源丰富的胡集镇。通过比照钟祥硒资源分布图与长寿老人分布图,富硒地区和长寿老人集中的地区高度吻合。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钟祥百岁老人,80%有家族长寿史。如洋梓镇李庙村的郑传秀105岁,家族出了5个百岁老人。钟祥市长寿研究会会长王运贵说,生物学、医学研究成果表明,寿命长短,遗传因素十分重要。
或许,是钟祥优良的生存环境,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代代积累传承为长寿基因,孕育了众多的长寿家族群。
湖北寿星自己怎么说?1红安七旬“神仙奶奶”绝食12年 只喝茶抽烟爹爹吃饭婆婆看
红安杏花乡东风社区居民秦玉华婆婆,在2000年3月感冒病愈后,从此对吃饭失去了兴趣,12年来,她每天只喝几杯茶,抽一包烟,竟然安然无恙。
这是人间奇迹还是编造的假话?湖北的记者曾赴当地登门采访,当地村民也表示曾经暗地观察,证实婆婆已经“成仙”。
仅靠喝茶就能生活12年,医生也表示很难理解,建议组织医学专家实地佐证。
2武汉95岁老人30年不吃米饭 爱吃零食喝小酒
家住江岸区胜利街95岁的杨保安爹爹,自称从61岁开始就没有再吃过米饭了,就连面食也是偶尔吃,自己的主食就是一袋袋小零食。 杨爹爹称,自己从退休开始,便信奉多吃菜不吃饭的理念,但家中备有各种零食充饥。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喝酒保健,一斤白酒喝4天,平均一天喝二两五钱;750ml的红酒,他两天就喝完了。杨爹爹说,他每天中晚餐必喝酒,有规律地喝酒可以保护心血管。
3宜昌百岁婆婆至今每天抽2包香烟 喝半斤白酒
金家台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给余奶奶量血压
家住宜昌大公桥街办金家台社区的余银珍老人已经有百岁高龄,但身体还很硬朗,平时感冒都少,99岁以前还抢着干家务,现在生活也还能自理。
老人的习惯也很奇怪,很小时候就开始抽烟、喝酒,至今每天抽2包香烟,喝半斤白酒,平时喜欢吃点零食,每顿能吃一碗米饭,但不吃水果、蔬菜,喜欢吃鱼、肉和坚硬的东西。
唯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老人的心态好,在生活中遇到什么烦心事儿,她也不放在心上。
看到这些老寿星的故事,是不是有想哭的感觉? 难道那些“养生鸡汤”都是骗人的? 小编觉得,每天开心就好,管它能活多少年!
来源:湖北日报、荆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