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利用基地、省“三农”工作先进市、省科技创新进位先进市……“十二五”以来,老河口市连续多年荣获国家、省级金字招牌,现已稳步迈进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呈现出“发展方式大转变、经济发展上台阶”的显著变化。 近年来,该市抢抓“丹河谷”组群发展和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等战略机遇,推进“一区两城市”总体战略,促使“丹河谷”组群发展上升为省级战略,基本实现了产业大发展、改革大推进、城市大建设,为“十三五”实现新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该市农业综合能力显著增强,农村经济发展良好,农民增收幅度较大。2014年农业总产值72.34亿元,较2010年增加29.07亿元,年均增长13.4%;2014年农产品加工总产值297亿元,较2010年增加92.2亿元,年均增长26.4%;2014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00元,较2010年增加6257元,年均增长17.5%。 新型工业化核心竞争力逐步提升。“十二五”以来,该市坚持工业兴市战略不动摇,以工业“3611”三年计划为目标,以三大支柱产业为支撑,以经济开发区和五大特色产业园为依托,推进工业经济集群发展,形成了由洪山嘴镇、市区至仙人渡镇的工业走廊,大力推进生产要素向园区高度聚集,构筑起承载老河口跨越发展的崭新平台。 综合经济实力提档进位。2012年,该市经济综合实力重返全省20强行列,经济综合实力争先进位。2015年,该市预计全域生产总值、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较2010年实现翻两番,经济总量持续扩张。“十二五”期间,该市相继提出河谷组群发展、“丹河谷”组群发展、三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发展战略,坚持以工业领先、服务业跨越为重点,大力推进结构优化升级,经济质量不断提高,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加强。 围绕建设千亿级经济开发区、百亿元企业、百亿元产业、百亿元园区的“一千三百”目标,该市以经济开发区的大发展引领经济大跨越。总规划面积45.66平方公里的经济开发区,初步构建了招商引资、产业集聚的发展平台,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投产。传统产业升级力度加大,一大批企业在退城入园中改造升级,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扎实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被命名为湖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再生资源产业园已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