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录取通知书的陆续寄达,单位几个同事参加高考的孩子去向尘埃落定,从他们被录取的学校,大家基本上能够推测出他们高考的成绩。
高考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大事,是一个人人生的转折点。现在尽管不象20年前的高考那么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但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高考成绩的好坏对其一生的职业走向、事业成败、生活质量还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无论是高考者本人,还是其家长,对高考都是丝毫也不敢马虎,是全身心投入,希望能够中得头名状元,冲进清华、北大。而高考学子的亲友也是十分关心、关注,也希望能够胜人一筹。就是那些与高考学子及家庭有一点交集的人,也愿意他们考得好一些。因此,每年高考分数一出来,亲戚、朋友、同学、同事都纷纷打听考得如何,有的人还喜欢刨根究底的问:考了多少分? 那些回答则是别有意味,有的答还没查出来;有的答过了省线;有的答400多;有的答没有考出平时的水平,只考了656分,等等。从中可以听出回答者的不同心态。 一次与朋友闲聊时,说到这些事情,一位朋友说,管他是高考、中考、小考,还是什么考,我从不问别人的考试成绩。因为,人们都有爱面子的心理,都喜欢自己或比别人强,自己出彩的、有面子的,你不问他也会讲出来,自己觉得没面子的、行丢人的,总是想掩藏起来,你问他也不愿意说。高考,看起来只是一次普通考试,但对于一个考生和其家庭来说,则也是关系到面子的大事,所以,考得好的,你不问,他要找个理由说出来,而且还要矫情的说,我孩子这次没发挥好,如果发挥得好,进北大应该差不多。考得不好的,就觉得好没面子,你问他,他就感到你是为难他,要么模糊回答,要么就不回答。也正因为如此,我高考之后我从不问别人孩子的考试成绩,不问就是尊重,不问就是素质。
仔细咂摸这位同事的话,想想那些回答,感到这位朋友真是把人情、世情看透了、看破了,看到了人性的深处,看到了人性的本质。是的,现实中的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理:都希望自己和自己的孩子比别人智商高,际遇好,在同龄人、同事、同学、朋友、亲戚中更胜一筹。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尖子班,高考能进清华、北大,最不济也能上个211、985的学校,毕业后工作比别人更理想,比别人更有声望比,而且最好是“地球人都知道”他的成功。退而求其次,在智商、际遇都不如同龄人、同事、同学、朋友、亲戚的情况下,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尽可能比那些在宝塔尖上的精英们距离更小,能够有体面的工作、优渥的待遇,舒适的生活,受人尊敬。成功的一面,知道的人越多越好,辛酸的一面深深地封埋在心灵深处。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照相心理,照相时总希望把自己最漂亮、最光彩、最有神的一面照下来给别人看,而把自己脸的疤痕、黑痣、创伤都修饰掉让别人都不知道。 这真是:高考完了莫问分,失意得意只听声,站在塔顶春风满,不如意者正伤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