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5521|回复: 0

大冶特教学校青年教师李为 参加央视《中国戏曲大会》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7

主题

39

帖子

59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59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 2018-8-30 09: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冶特教学校青年教师李为 参加央视《中国戏曲大会》
  “十来天的央视录制之行,太兴奋了。特别感谢戏曲大家们的悉心教导以及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我成长的老师们、亲友们!”29日,本报记者电话采访了正在参加央视《中国戏曲大会》第二季录制节目的大冶特教学校老师李为,小伙子谈得最多的两个字是“感谢”。
  无心插柳登上央视大舞台
  22岁的李为是吉林省松辽市人。他今年6月份录制了一个视频,上传给《中国戏曲大会》第二季节目组。李为表演的节目,是戏曲传统曲目“三家店”中的选段“儿行千里母担忧”。
  “当时,我也是抱着好玩的心态试一试,毕竟不是科班出身。”令李为没想到的是,7月底,他就接到了节目组一导演的电话。
  李为说,导演先问他怎么对戏曲艺术产生兴趣的,然后问了十个有关戏曲方面的问题。李为一一回答,“答错了一道题。”直到后来接到节目组的邀请,李为还感觉在做梦一样。
  19日,李为进京来到央视,先进行面试,然后就一直忙于节目的录制工作,他参加了6期的百人团答题。记者采访的当天,是所有参赛者自由活动时间,下一步还要进行总决赛的节目录制。李为将于31日离京返回。
  “此次央视之行,确实是受益匪浅。”在录制过程中,李为不仅和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交流,还受到了国家级戏曲大师们的悉心讲解、指导,这是他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据了解,《中国戏曲大会》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又一档全民参与的大型中华传统文化节目,以竞技答题方式,将戏曲背后的故事性、知识性、趣味性,由古及今、由艺及人、由戏及生活巧妙联动。节目根据戏曲特点,增加了视听题、辨识题、剧目题等形式,带领观众体会戏曲的博大精深,唤起民众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兴趣。
  让艺术助“断翅天使”圆梦
  李为去年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毕业后,进入大冶市特殊教育学校工作。从小喜欢写作的他是大冶市最年轻的作协会员,已有诸多作品在报刊上发表。
  除了爱好写作外,李为还痴迷于中国传统戏曲,“除了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还有其他地方剧种,我也会一些。”李为不是生在梨园世家,家里也没人从事艺术方面的工作,初中时,他在戏曲频道无意看了京剧《沙家浜·智斗》,一下子喜欢上京剧,喜欢上戏曲。
  李为真正开始学戏,是在高考后的一天,他在公园看到两位老人唱京剧。通过交流后,李为跟着他们开始学戏。上大学后,李为积极参加学校各类表演戏曲的活动,大二的时候,已经学了多出剧目。
  2016年5月,李为在大学成立一个名叫“特情华音”戏曲社,“取名‘特情华音’,是因为我的专业是特殊教育(师范),毕业后会从事教育残障孩子们的工作。”2017年,主要学习京剧老生的他,参加南京市栖霞区大学生才艺表演,凭着京剧《甘露寺》选段《劝千岁杀字休出口》获得优秀奖。
  “我的本职工作是特教老师,培养残疾孩子们的艺术素养,是我的天职。”在求学期间,李为凭借自己的戏曲艺术修为,成功探索了一条残障人士学习戏曲的道路:聋人听不见但是可以有身段上的功夫,肢体残疾的人士可以有唱功,靠这个取长补短的思路,戏曲社成功创排了聋人版京剧《三岔口》。
  此次进京录制节目,让李为探索艺术特教之路信心大增。“残障的孩子,一样可以欣赏传统文化之美,一样可以传承传统艺术之美。”工作一年来,李为在为学生言传身教传统戏曲方面,已经大胆地进行了尝试。下一步,他准备在课堂内外创造更多的平台,让孩子们不仅学习专业知识,还能主动上台表演。
  “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艺术托起‘断翅天使’的梦想。”李为说,他将根据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在戏曲表演“手眼身法步”上因材施教,让更多的孩子喜爱和传承中国传统艺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