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列兵

- 积分
- 27
IP属地:湖北省恩施州
|
(通讯员 殷傲雪)知识像蜡烛,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为了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推动乡村教育建设的号召。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愿服务队赴恩施巴东县溪丘湾乡镇开展了为期二十天的支教活动。据报告了解,乡村留守儿童的暑假生活较为单调。志愿者们秉持不忘初心,无私奉献的理念,旨在丰富乡村留守儿童的暑假生活,打开学生视野,志愿者在恩施巴东溪丘湾“希望家园”服务点,给当地学生带来了一系列丰富的趣味化学课。
小小元素周期表 透过图片来说话
“钠、镁、铝、硅……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内容,或许你们没有怎么听说过,那么今天老师想给你们好好介绍下这些七彩化学元素。”志愿者将手边的五颜六色的实验物品拿出来,放在中央的桌子上。为了让学生们看清实验过程,志愿者将做实验的位置定在教室中央,学生围坐成一个圈子。志愿者用镊子取出少量紫色、黑色、白色的粉末,放置在器皿中。志愿者一边解说呈现出固体状态的元素,一边指出与之相对应的图片,靓丽的“元素”成功地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为了增强课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志愿者将一张张表示元素的图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们将图片和元素样品相对应。“寓教于乐是良好的学习方式,通过这种轻松的方式来传递知识,我相信学生们更能够接受。”志愿者杨帅说道。
快乐“铜”“锌”看世界 趣味化学用 “锌” 学
一根导线、一个番茄、一根导线,都是我们身上最平常之物和日常生活必备之使用。然而,这一双手可以做趣味十足的科学实验,一个苹果可以产生微弱的电量,一根导线可以连接发亮的灯泡。“老师,老师,这红色的短线是什么啊?”一个活泼可爱的男生踮起脚,指着桌子上的物品问。志愿者答道“这是我做实验要用的导线,一会老师就用手边的水果作为电源来点亮灯泡。”“好!”一个大男孩大声喊到。志愿者将准备好的教学视频点开,导入今天要上的主要内容。观看老师播放的短视频,苹果、梨子、香蕉、发亮的灯泡、一连串的动手操作吸引着学生们的注意力,快速播放更加增强了学生们学习了解视频操作的兴趣。“大家看,这是两个西红柿,我将铜片和锌片分别插入在西红柿上。”志愿者轻轻地将物品连接,最后,将一个细小的灯泡加入其中,导线连接的瞬间,灯泡就亮了起来,教室里响起一阵掌声 。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向学生灌输知识,不如引导学生们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才能够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道路上不断发展。志愿者积极指导学生动手制作水果电池。在实验中,锌片可以和可乐中的碳酸成分反应,铜片和锌片可以产生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使灵敏电流计产生示数、二极管发光,新奇的实验现象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不仅仅只有这种水果可以产生这样的实验现象,随着水果的酸性程度的变化,产生的实验现象也会发生改变。随着老师详细的讲解,学生们开始跃跃欲试,想亲自体验一番。一名小学生勇敢地走到了志愿者身边,倒入可乐,放置导线,学生的正确示范赢得了志愿者的称赞和其他学生的掌声,同时,增强了更多的学生参与实验的信心。
透过书本进生活 化学妙用价值多
科技已经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经济社会发展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人类的呼吸离不开化学反应,和面时向里面加小苏打、食物腐烂、金属生锈、制造汽水······可见化学反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了扩展学生视野,打开学生思路,在课堂接近尾声之际,志愿者展开了提问环节,在这个互动环节,志愿者认识到当地小学生对化学知识相当陌生。“我想在自己有限的支教时间里,为学生做出最大帮助和影响。可能知识的传递是有限的,是短暂的,但是,我相信思想观念上的影响是深远的。”志愿者杨帅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