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28日开始,大冶市垃圾分类工作已经在10个社区、36个小区试点,并相继投放了智能垃圾回收机,这意味着该市在全省县市区率先推行了垃圾分类工作。 据上海“爱分类”大冶地区运行负责人韩宝石介绍,截至目前,“爱分类”已在大冶城区部分小区投放了47台智能垃圾回收机,日处理6吨到7吨可回收垃圾。计划在大冶城区总投放300台。
智能回收积分可兑现金
11月23日上午,在韩宝石的陪同下,记者首先来到“国源村”小区,在小区进门左边的显眼处,安置有一台垃圾回收机。机身上标识有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投放口,并且注明分类垃圾的名称。旁边投放点有两个垃圾桶,分别注明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投放点。
“爱分类”实行可回收垃圾投放积分制。市民只要掏出智能手机,对着可回收垃圾机的二维码进行扫描,旁边的投放口自动打开了。智能垃圾回收机自动识别投放的可回收垃圾的重量,按1公斤=1元累计积分,积分达到一定的分数,可以兑现。
“我上午投放了20公斤左右的垃圾纸箱,可以换得20元钱左右吧。”据小区居民肖女士介绍,平时家里有什么垃圾,都是混合在一起,投放到垃圾箱。现在小区实行垃圾分类,又能换取同等价值现金,又能节约资源,还能改善小区环境卫生,可谓是一举多得。
老年人不会操作智能手机怎么办?韩宝石解答说,输入老年人自己的手机号码,然后完成投递,即可在手机后台看到积分和相关重量。也可以使用子女手机号码进行投递,只要完成第一单微信实名认证的真实姓名,后续无需带手机,记住号码即可。
建立中转站迫在眉睫
自垃圾分类工作在大冶实施以来,大冶市委、市政府积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在各种媒介上向广大市民进行广泛宣传和推广,普及和提升垃圾分类意识。目前,许多小区都要求安装垃圾分类投放点。
“普及和提升广大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是关键。”韩宝石介绍,前端不愿分,是制约垃圾分类工作的一大瓶颈。一些市民传统意识上,是将可回收垃圾卖给拾荒者,拾荒者再卖给废品收购站。而废品收购站存在诸多治安和安全隐患。
前端不愿分,还会导致末端处置难。韩宝石说,最大的困难,是目前还没建立垃圾中转站。
目前,大冶市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在大力提供支持,帮助“爱分类”尽快落实中转站,为垃圾分类政策落地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爱分类”大冶地区运行部门也正在筹备成立全资子公司,韩宝石介绍,一旦300台智能垃圾回收机布设下去,公司需要工作人员50余人。
(东楚晚报记者 朱世杰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