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少尉
 
- 积分
- 1737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11月29日,市政协提案委相关负责人前往黄石新港,就121号提案《关于加强建设黄石现代港口城市的建议》进行追踪督办。市政协委员涂立桥、戴伟、吴凤庭、陈雪梅在提案中写道,建议加强港口的现代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要整合公路、铁路、船公司、货代企业、物流公司、码头、商检、海关等联检单位信息系统,建立统一的港口物流信息平台,提供信息查询、信息发布、企业信用评价、大宗商品交易等服务,提高港口智慧化水平。”
当天上午,东楚晚报记者随市政协提案委深入新港实地探访。冬日的江边,即便有太阳的照耀,风中依旧带着刺骨的寒意。一艘满载大豆的货轮停靠在码头,门座起重机巨大的吊爪,将船上的大豆抓起,放至起重机下方装车待运的集装箱内。通过旁边的铁路站场,这些集装箱将被运往川渝地区。
“这是今年港口新增的粮食灌箱业务,截至目前,大豆共有20000吨的吞吐量,玉米更多,有26000吨。”新港散件杂货事业部调度室主任马海泉告诉记者,很长一段时间,我国进口粮食想要进入西南地区,都需要翻过三峡大坝,在重庆万州港进行灌装。今年年初,随着新港业务的不断发展,不少客商选择在黄石进行中转,从而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
“大宗散货的多式联运,不仅实现了绿色运输,避免了汽车运输对道路的污染,而且还实现了水路和铁路的直接对接,减少了客户的成本。”马海泉介绍说,为了满足新港开展多式联运的需要,公司已经对港口大数据平台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将铁路网纳入平台,进行智能化管理。从过去工作人员手抄箱号、录入数据,到现在依托中控室的全数字化管理,集装箱堆场货物流转时间从40分钟缩短到15分钟,智能化、信息化管理使得港口效率大大提升。
据了解,今年1—6月,我市累计运输集装箱7288标箱,是去年总箱量的2.82倍;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5376标箱,同比去年增长56.65%。“希望港口能进一步推进信息化细化方案和移动办公,在手机端进行调度监控,同时充分运用本地高校物流专业人才资源,大力鼓励高校与政府、高校与企业在发展黄石港口物流业方面的广泛而深入的合作。达成一个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的愿景。”湖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科主任、市政协委员戴伟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