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冶市朝阳社区国源村小区垃圾分类 东楚晚报记者 张成 摄
|
|
近日,《黄石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方案中明确了黄石生活垃圾分类2019-2025年的目标。 2020年目标 到2020年,全市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对公共机构全面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制度,责任人确定及职责划分按照《湖北省生活垃圾分类技术导则》的有关规定执行;开发区·铁山区铁山片区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取得实质性成效,公共机构及相关企业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0%、垃圾分类投放正确率不低于60%、垃圾分类知晓率不低于90%,并建立完善的公共机构垃圾分类考核制度,将垃圾分类日常工作纳入文明单位创建考核指标。 大冶市、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开发区·铁山区至少有2个街道及阳新县兴国镇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每个街道(单位)至少选择2个社区创建垃圾分类示范社区,全市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16个,即:大冶市2个、阳新县2个、黄石港区2个、西塞山区2个、下陆区2个、开发区·铁山区6个(其中,铁山片区至少4个、开发区片区2个)。 2022年目标 到2022年,开发区·铁山区继续按照“整区推进”的工作思路,推进并优化垃圾分类运作模式,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完整体系;大冶市、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开发区·铁山区至少3个街道及阳新县城东新区和经济开发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每个街道选择2个社区创建垃圾分类示范社区(开发区·铁山区铁山街道至少创建垃圾分类示范社区4个),全市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38个,即:大冶市6个、阳新县6个、黄石港区6个、西塞山区6个、下陆区6个、开发区·铁山区8个(其中,铁山片区至少4个、开发区片区4个)。 而大冶市、阳新县、开发区·铁山区各至少3个乡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试点工作,每个试点乡镇至少有2个行政村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全市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8个(大冶市、阳新县、开发区·铁山区开发区片区每个垃圾分类试点乡镇建成示范村各2个)。 此外,到2022年还要完成厨余垃圾、大件垃圾、装修垃圾项目选址、可研、环评、立项、招投标等前期工作。 2025年目标 而到2025年,各城区及开发区·铁山区基本建成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大冶市、阳新县建成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确保大冶市、阳新县、开发区·铁山区农村(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不低于60%。 以乡镇所辖行政村全覆盖的方式,大力推广农村生活垃圾试点工作。大冶市至少有6个乡镇、阳新县至少4个乡镇(农场)、开发区·铁山区(大王镇、太子镇、汪仁镇)长效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试点工作。全市建立符合省级标准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39个(其中,大冶市18个、阳新县12个、开发区·铁山区开发区片区9个),每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乡镇至少建成垃圾分类示范村3个。 到2025年,建成厨余垃圾处理厂1座,处理规模400吨/日;大件垃圾处理厂1座,处理规模100吨/日;装修垃圾处理厂1座,处理能力100吨/日。 (东楚晚报记者 丁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