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的商人游客一路向南,大都要经过河南淅川县抄小路登武当山。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朱江 线路绘制/通讯员 游尘 报道:北方的商人游客一路向南,大都要经过河南淅川县抄小路走捷径登武当山。从淅川至武当,有多条省钱省时的路径。除了北方南下的各条小路外,还有官道。明清时期的北方人朝武当多经过开封,地理条件优越的开封成为古道官道交通枢纽……
◎古代北方游客赴武当山,必经均州城
“淅川县南至李官桥八十里,北至梳洗楼一百二十里,边河为县,河西皆楚地。从间道至郧阳府一百二三十里,至均州一百二十里,均州至郧阳亦一百二十里。均州至武当山顶一百二十里。淅川县西南行六十里至火龙观,六十里至均州;又一路,四十里至稻田坪,四十里过赛岭至青塘,四十里至均州,路稍宽大;又一路,九十里至李官桥,三十里至党子口,六十里至均州,乃大路也。”清朝初期的地理学家刘献廷,在其所著的《广阳杂记》中记载了多条从河南淅川县入均州的道路。
刘献廷出生于清朝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他自幼好学,19岁双亲已逝去,开始隐居吴江县潜心治学。直到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妻子去世,他遂抛家别子过着浪迹天涯的生活。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刘献廷入京参明史馆事,并结识了当时一些名闻遐迩的学者。
心中有梦,行路有方。按照《广阳杂记》的记载,从河南淅川县向西南方向行走30多公里,也就到了今天的丹江口市大沟林区曹家店村火龙观,再南行30公里就是均州城;还有一条稍微宽阔的路,是从河南淅川县经过丹江口市习家店镇稻田坪村、青塘村,再到均州城。此外,还有一条路是从淅川县到李官桥,再到今天的淅川县仓房镇党子口村,继而到均州城。
明清时期,从北方来的商人游客赴武当山,必经均州城、草店。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出发地及是否便利,随时选择路径。
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游览华山后,南行前往武当山。他在《游太和山日记》记载:“十二日,行五里,上火龙岭。下岭随流出峡,四十里,下行头冈。十五里,抵红粉渡,汉水汪然西来,涯下苍壁悬空,清流绕面。循汉东行,抵均州。静乐宫当州之中,踞城之半,规制宏整。停行李于南城外,定计明晨登山。十三日,骑而南趋,石道平敞……又十里,过草店,襄阳来道,亦至此合。”
由此看得出来,从均州城到武当山属于官道,沿途都是青石板。
◎ “最北”的游客,来自北京宛平与大兴
地处南北交界地带的武当山,随着唐宋以来大力兴修宫观庙宇,香客朝山进香风俗逐渐兴盛,武当山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与此同时,山内山外的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形成四通八达的朝香古道。这些历经数百年风雨磨砺的古道,有的仍存于世,成为当今发展武当山旅游的宝贵资源。
“通过研究碑文结合志书发现,在明清两代,武当山香客最北边来自北京顺天府大兴、宛平;最南边来自广西容县、云南昆明;最东边来自台湾嘉义县梅山;最西边则延伸至甘肃甘州府张掖县。”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历史学教授、湖北省武当文化研究会会长杨立志告诉记者,武当香客遍布各地。
千里迢迢南下,风尘仆仆朝山。北方的商人游客一路向南,抄小路走捷径登武当山,大都要经过李官桥、均州。这是一条省钱省时的路径。
李官桥,古称顺阳,是一个淹没在河南省淅川县香花镇西部丹江口水库下的历史古镇。李官桥的南面就是党子口关,系通往湖北光化县(今老河口市)的要道。位于淅川县、内乡县、光化县、均县(今丹江口市)交界地区的李官桥,比当时的淅川县城还要繁华。李官桥的西北两面紧邻丹江,水陆便利,东南方地势平坦。1958年开始修建的丹江口大坝在下闸蓄水后,1967年李官桥镇全部淹没。
明清时期,游览武当山的北方商人游客,主要还是来自京师、直隶、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河南等北方各地。
◎ 北方人朝武当,多经过开封走古代官道
事实也的确如此。清朝直隶,包括今天的北京与河北。在武当山玉虚岩,有明朝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二月十五日玉虚岩道士立的石碑《京都进香各宫建醮施经碑记》。通过碑文内容可见,京师宛平、大兴两县居住于都城内外之人,因共同的信仰而结成香会千里迢迢前往武当山。
那时候,来自京师和直隶的香客多沿“真定府至汴城陆路”南下,汴城即河南开封。真定府,也就是今天河北石家庄市正定县古称。除了北方南下的各条小路外,还有官道。
古代官道,是由朝廷投资并按统一国家标准修建。官道沿途设有铺户,接待游客的官舍、经营百货和餐饮的店铺一应俱全。如今武当山下的汉十公路还保留着清微铺、饶祖铺、青石铺、界山铺等古地名。
明清时期,山西香客由山西经潼关、陕州、河南府至开封南下。根据武当山现存铜像铭文记载,这些明朝的进献者来自山西太原、临汾、晋城、吕梁、长治等地。虽然山西距离武当山路途遥远,但明朝的山西朝山香客,从嘉靖年间到崇祯年间仍源源不断。到了清朝,仍然有山西香客前来进香。乾隆年间重修武当山太子坡大殿时,山西长治、晋中、晋城等地香客多有捐资。
宁夏石嘴山距离武当山有一千多公里。清朝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编撰的《平罗纪略》记载:“四月望,男妇乘骑烧香武当山,曰‘朝山’……”平罗,隶属宁夏石嘴山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可见,武当山对宁夏当地人的吸引力。
如今在武当山太子坡保存的功德碑上,还有北方甘肃的兰州、武威、张掖等地香客朝山进香捐资情况记录。
山东省朝拜武当山的香客也颇多。根据清朝人詹漪子编撰的《天下路程图引》记载“临清由汴城至荆州府陆路”,能够分析山东香客也多由开封南下湖广。临清州,当时是天下第一码头、天下粮仓,亦是全国著名的商业大都会。
刻于清朝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今存武当山太子坡《本观重修大殿功德碑记》记载的山东籍捐助人,有山东的济南、菏泽曹县、兖州滋阳县、滨州邹平、枣庄滕县、聊城东阿县、泰安肥城等地香客的名字。
虽然南北地域不同,乡音不同,但都因一条条连接武当山的古代官道,使文化不断传播,并相互交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