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石洪潇)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青禾实践队在8月8日到8月11日的线下支教活动中开设了内容丰富且趣味性强的英文童话课、趣味数学课、古诗歌鉴赏等素质课,这些课程都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同时,为了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坚定树立四个自信,实践队队员胡鸿燕在辅导同学们暑假作业之余,还特意为同学们介绍了我国的基本国情。而在实践队员谭勤燕的英语课堂上,她巧妙的将抗疫期间涌现的各种英雄事迹糅合在英文授课中鼓励同学们用英语讲述中国抗疫故事,从中感受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国人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江西上饶市上饶县望仙乡新丰林场黄基墩村,实践队员胡鸿燕已经在这里连续开展了好几天的支教活动。正值盛夏,田间的作物生长茂盛,村里的生活安静祥和,假期里的孩子享受着夏天的快乐,这里已经丝毫看不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胡鸿燕在村里的主要任务就是辅导孩子们的假期作业,这一志愿辅导活动也得到了村民们的支持。偶然一次,她听起孩子们说起了上网课的经历和感想,比如国家为抗疫做出的各种努力、医生护士的无私付出、社会各界在最短时间内调集物资的善举......在胡鸿燕看来,这次疫情也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于是她向大家介绍起了我国这次防控疫情取得有效成果的原因。小光(化名)还举手说起了自己的护士姐姐疫情期间在医院的工作的所见:“医生们都必须穿厚厚的防护服,我姐姐的手天天都是被汗水泡的白白的。”孩子们言语中的点滴一点一点拼凑起了中国人抗疫的英雄画卷。
而另一位实践队队员谭勤燕则在自己的英语课上以“疫情中的阳光”为题,用英语讲述了疫情期间平凡的中国人为抗击疫情所做出的努力。在她的英文小故事里,有在隔离服上写下精忠报国的95后医护人员,有为武汉捐出全部身家的拾荒老人,也有80岁高龄仍然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钟南山先生;有响应国家号召,春节期间拒绝走亲访友的每一位公民;也有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翻译进口药物说明书的在校大学生......可以说,为了打赢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每一位中国人都在奉献自己的力量。最后,这节课以邀请同学们每人分享一个抗疫小故事作结。谭勤燕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们多了解疫情期间发生的感人故事,从而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她也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在国家有难的时候勇敢站出来,为国家贡献自己一份力的重要性。
青禾实践队队员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向同学们讲述抗疫故事,传播抗疫精神,积极引导同学们感受疫情中的冷暖,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讲好疫情这本爱国主义教科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