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5332|回复: 1

[今日老河口] 清华简《楚居》中确载的老河口阴郢楚都及《楚居》研究总目录(图)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549

主题

4696

帖子

500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5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0-10-29 11: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卧马居 于 2020-10-29 11:16 编辑

清华简《楚居》中确载的老河口阴郢楚都及《楚居》研究总目录(图)
文/卧马先生(李敦彦)
        清华简《楚居》是研究楚国历史地理的重要出土文献,是公元前370年后的楚国史官所写,详细记载两千三百多年以前从楚祖到楚肃王之间,历代楚君楚王郢都的迁徙路线及楚国国名来源的一部楚国史书,对于中国历史上早期楚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谁也不会想到2008年7月入藏清华大学战国竹简得名“清华简”的626字“楚居”研究成果中,会出现200字文字释译不符合竹简文字笔画的严重错误,2017年被我研究发现并逐字勘误,其中的200字错误中就包括直接关系老河口历史上独有的阴国和阴郢的两个阴字。
参看:清华简《楚居》文字2017勘误释注之“阴(蔡)郢”考:http://bbs.cnhube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ordertype=1&tid=4327602
      清华简《楚居》2017卧马先生勘误系列研究目录(勘误统计)http://bbs.cnhubei.com/thread-4368692-1-1.html
    清华简《楚居》楚简文字中的阴字,为阴郢楚郢都在老河口找到与《左传》记载“昭公十九年春,楚工尹赤,迁阴于下阴”、《光化县志》春秋历史沿革记载“迁阴于下阴”相符的确凿文字证据。

清华简《楚居》文字2017勘误释注之“阴(蔡)郢”考
/卧马先生(李敦彦)
    2010清华大学整理出版公布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的清华简《楚居》篇,将第十四支与十五支竹简总编号为551号和564号两字,释读为“蔡”字(如图)。经过认真查核检索甲骨文、象形文字、金文篆书及汉字演变,综合研究发现,清华大学整理者释读的“蔡”存在释读辨识错误,应为“阴”字。
楚居  2.jpg
2017年大学清华简《楚居》发布译文成果中200字错误总标注图

楚居.jpg
2017年勘误清华简《楚居》200字错误中的阴字竹简原文译文标注图(卧马先生编号制图)


清华简《楚居》竹简原文放大图
               
       清华大学整理者将清华简《楚居》第十四支与十五支竹简总编号为551号和564号两字释读为“蔡”字,与清华简《楚居》中的文字相距甚远。
《象形文字字典》《说文解字》金文与清华简《楚居》竹简文字对比图


参看:《象形文字字典》“阴”字的金文篆书、字源解说及文字演变。
    “侌”是“霒”和“陰”的本字。侌,三体石经(今,即“含”,包含云层),表示天空多云。造字本义:天空多云,没有阳光。“侌”的籀文写成“云在日下”,表示云层遮挡阳光;篆文承续金文字形。当“侌”作为单纯字件后,金文再加“阜”(山地)另造“陰”代替,表示山地背阳的北坡。“陰”的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的“阜”写成“左耳旁”,将篆文的“侌”写成。俗体楷书用“月”(夜晚的月光)代替正体楷书的“侌”(白天云层遮挡阳光)。《説文解字》:陰,闇也。水之南、山之北也。从阜,侌聲。《说文解字》:陰,昏暗无光。阴坡,在河川南面、山岭北面。字形采用“左耳旁”(阜),“侌”是声旁。

       “阴”字的笔画结构,基本与清华简《楚居》第十四支与十五支竹简总编号为551号和564号的字的笔画结构整体吻合结体相符。竹简551号和564号字,没有与“鄢”字相符的笔画结构。
    阴国简称“阴”。古阴国在今天的老河口境内,因其在荆山之北而得名。
    明正德《光化县志》封建沿革表载:春秋,谷伯绥、鲁桓公七年丙子夏谷伯绥来朝。楚阴,左传、迁阴于下阴。
清(光绪)卷一《光化县志》沿革载:光化县即古阴国。《路史》阴唐虞时国。夏阴属豫州。夏禹分天下为九州,按文献通考,襄阳府所属惟南漳属荆州,余属豫州。商阴为国。《路史》商世阴君长生之祖,故长生诗云惟予之先左命唐。
    周阴仍为国后入于楚。《路史》周管叔后采于阴,春秋时,阴与道、柏巢、吕、申、息、房、应、胡、桐,与楚比者后入于楚。《左传》昭公十九年春,楚工尹赤,迁阴于下阴。后汉书阴识传,管仲七世孙管修,自齐适楚,以为阴大夫。
    阴国历史沿革:春秋时期为楚属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实行郡县制,设赞、阴二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封萧何为赞候,"食邑八千户于此"。东汉光武帝封邓禹为赞候,"食邑万户于此"。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魏得荆州,以南阳西为南乡郡,辖八县,赞、阴在内。南乡郡城临汉水,在县境内。西晋太康十年(289年)十一月,改南乡郡为顺阳郡,辖赞、阴、筑阳三县,郡治设于赞城。南北朝战争频仍,郡、县设置多有变迁。唐初置赞州,旋废,改阴城县为阴城镇,入谷城县。
    宋以阴城镇建光化军,设乾德县。元十四年(1277年),废光化军,改乾德县为光化县,历明、清、中华民国未再变改。建国后,老河口曾三度设市,1983年市、县合并,撤销光化县建置。
老河口袁冲乡古阴国古城都城遗址、窝窝城、阴林、阴岗位置图
    至今中国各地地名中除了阴山、阴河之外,中国历史上只有古为阴国的老河口袁冲乡的阴国古城,窝窝城的阴林及老河口竹林桥镇小贺营村的阴岗如上图。
    历史上的阴国,是楚国扩疆前第一个收复的诸侯国。《左传》中“先君蚡冒所以服陉隰”,向濮人之地拓土,征服并收复陉隰之地就是古阴国。参看:2016古阴国濮人之地“陉隰”地考论,千古谬误“筚路蓝缕”三千年楚人精神考疑。
    清华简《楚居》竹简上两次提到的“阴”字,当为楚国“阴郢”,在古阴国今老河口二劈山以东袁冲乡及孟楼镇以南地区。与《左传》“十九年春,楚工尹赤迁阴于下阴,令尹子瑕城郏”的记载吻合。十九年春是指鲁昭公十九年的公元前523年,左传的记载证明,不同时期的楚国先后有上阴与下阴两个阴郢。   
    综合清华简《楚居》竹简原文文字笔画结构,及“阴”字演变,认为清华简《楚居》14-15支竹简的正确释读文字为“楚惠王自阿宇徙阴,王大子自湫郢徙居疆郢,王自阴复姬”。   
                                                   2017年6月9日 于老河口 卧马居
    清华简《楚居》2017卧马先生勘误系列研究目录(勘误统计)
http://bbs.cnhubei.com/thread-4368692-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549

主题

4696

帖子

500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5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0-10-29 13: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河口史学专家需关注研究清华简《楚居》 参看2017系列勘误研究目录

本帖最后由 卧马居 于 2020-10-29 16:17 编辑


老河口史学专家需关注研究清华简《楚居》 参看2017系列勘误研究目录
《荆楚网》:http://bbs.cnhubei.com/thread-4368692-1-1.html
    清华简《楚居》是研究楚国历史地理的重要出土文献,是公元前370年后的楚国史官所写,详细记载两千三百多年以前从楚祖到楚肃王之间,历代楚君楚王郢都的迁徙路线及楚国国名来源的一部楚国史书,对于中国历史上早期楚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包括直接关系老河口历史上独有的阴国和阴郢的两个阴字外还有,确载“楚武王酓霸”的“霸”字符合楚王自若敖开始以葬地为谥号的历史,《楚居》中楚武王熊通的霸字谥号与葬地“霸王坟”为“酓霸”及霸王坟出土竹简中“霸陵”的霸字相符的竹简文字证据。
参看:清华简《楚居》竹简文字与霸彻达甲骨文金文篆书对比图

2019年3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劉國勝教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胡雅麗研究员 卧马先生释译老河口安岗霸王坟M1-1楚简文字对比图

参看:清华简《楚居》勘误释注之霸(彻达通)考 图http://bbs.cnhubei.com/thread-4335374-1-1.html
      破译老河口安岗霸王坟M1-1楚简解开霸王坟为楚武王霸陵成因之谜(文字篇)http://bbs.cnhubei.com/thread-4590962-1-1.html
      清华简《楚居》2017卧马先生勘误系列研究目录(勘误统计)http://bbs.cnhubei.com/thread-4368692-1-1.html

     老河口《光化县志》记载的春秋历史上只有一个“楚”字,一个楚字当然诠释不了楚国四百年的春秋历史,所以欠缺和需要补充完善的历史很多。而清华简《楚居》中的阴字、霸字等,为阴郢楚郢都在老河口、楚武王葬于老河口提供了很多相符的历史证据,没有确凿的历史证据支撑,谁也补充不上老河口仅有一个“楚”的历史文化大缺。所以关注老河口春秋历史的老河口史学文化研究专家们,需要研究重视清华简《楚居》深入挖掘老河口的历史文化。
    参看:2017清华简《楚居》勘误系列研究文章目录:(有兴趣的专家老师,可以按照1-45条目标题搜索查看,欢迎批评指导)

清华简《楚居》2017卧马先生勘误系列研究目录(勘误统计)
    文/卧马先生(李敦彦)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16支清华简《楚居》楚简(编号)图
2010清华大学整理释读清华简《楚居》文字稿及发现错字总标记图
      为便于查阅2017清华简《楚居》勘误系列研究文章,特将辑目录如下:
    1、震惊:清华简《楚居》上的楚祖是“季辔”非“季连” 图 勘误:2号、46号字辔(连)共2字
    2、清华简《楚居》文字2017勘误释注之“阴(蔡)郢”图    勘误:551号 564号阴(蔡) 共2字
3、清华简《楚居》竹简文字2017勘误释注之“女 妇(美)郢”考图文  勘误:284 301 334 396 475 507 515 614 622号女(女+一)九字,458 459 490 497号妇(女山一几)美四字 共13字
    4、清华简《楚居》2017勘误释注之妣灭(贼)始(司子)王考 图  勘误:81 107号灭(贼),413 414号字始(司+子)共4
    5、清华简《楚居》2017勘误释注之位(处)於阿宇(司阝)吁考 图 勘误:编号18 30 67 434 521号五个位(处)字,535 536 548 549号两阿(司阝)两吁字 共9
    6、清华简《楚居》2017勘误释注之迹(率)讶曺(詈胄)聒(闻)考 勘误 40号迹(率)42 43号讶曺(詈胄)49号聒(闻)共4字
    7、清华简《楚居》勘误注释之适(迟)达(徙)考 图  勘误:编号73 74号字适达(迟徙),编号74 140 194 208 218 251 261 271 281 312 318 323 330 347 357 363 373 380 386 397 426 456 462 467 477 488 499 508 527 533 550 558 573 579 615 623号的“达(徙)共37字
    8、清华简《楚居》2017勘误注释之姬郢鄢郢考图  勘误:编号为529 530 556号的姬“(邚)鄢,共3字
9、20176 清华简《楚居》勘误释注之审谪(中谢)考 图  勘误编号610 611号审谪(宀+中)(巫+口+余+口)“中谢”共2字
    10、清华简《楚居》勘误释注之霸(彻达通)考 图  勘误:编号为278号字霸“(舌+月+奚)彻达通”共1字
    11、清华简《楚居》2017勘误注释之罗(为)郢鄀郢考图  勘误第四、八、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支竹简,编号为144 325 326 375 406 418 424 433 469 501 513 520 597号共13字
    12、清华简《楚居》2017勘误释注之裕(袭)考图  勘误编号348 358 374 381 405 468489 500 509 616号裕(袭)共10字
    13、清华简《楚居》2017勘误注释之睽郢同宫之北考 图  勘误编号365 371号睽字162号惧字共3字
    14、清华简《楚居》2017勘误释注之渔弟“嗌卜”考 图  勘误编号138 139号“渔弟(嗌卜)” 共2字
    15、清华简《楚居》2017勘误释注之宰(主)察(夕)考图 勘误编号164号宰(主)编号172 173号察(夕)共3字
    16、清华简《楚居》2017勘误释注之屈陬(紃)考图文 勘误编号135号陬(紃)共1字
    17、清华简《楚居》2017勘误释注之夷余(夷屯)考  勘误编号142 143 190 191号夷余(夷+土)(宀+屯)共4字
    18、清华简《楚居》2017勘误释注之内郢免郢大郢考图  勘误编号283 291 332号内(免大)共3字
    19、清华简《楚居》2017勘误释注之灭(窃)呙(始)聿(尽)考 图  勘误编号155号灭(窃)285号呙(司+于)188号聿(尽)共3字
    20、清华简《楚居》文字勘误释注之空牢(穴穷)尾(宅)处考图 勘误编号10 11号空牢(穴穷)编号17号的尾位(宅)处共3字
    21、清华简《楚居》文字勘误释注之啅(甹)育(毓)徜徉考 勘误编号52 63 64号啅(甹)育(毓)敞(徜)共3字
    22、清华简《楚居》2017勘误释注之氏发耿耳(厥状聂耳)考图  勘误编号86 87 88字氏发耿(厥状聂)耳共3字
    23、清华简《楚居》文字勘误释注之啅(妻)之伃禹(侸叔)考 勘误编号91 94 95号啅(妻)伃禹(侸叔)共3字
    24、清华简《楚居》2017勘误释注之骾(肋)考图  勘误:编号104 115号骾(肋)共2字
    25、清华简《楚居》2017勘误释注之得忹牥(狂犝)香戕(巫并)考图
勘误:编号79号得125号忹(狂)159号牥(犝)编号111 112号香戕“巫并” 共5字 (注:得,应改为“取”)
    26、清华简《楚居》2017勘误释注之天祀升艎卒考图  勘误,编号166 168 174180 187 193 200号 “天(而)、祀(尸)、升(必)、艎(旦)、卒(艾)、巨(渠)” 共7字 “第八支简‘天(而)宇人’加1字”
    27、清华简《楚居》2017勘误释注之缒(延)雪支(及)考图  勘误编号214 232 183 225 230 233 238 54号缒(延)雪支(及)共8字
    28、清华简《楚居》2017勘误释注之酓畴酓帅天宇考图  勘误编号258畴(帅)共1字
    29、清华简《楚居》2017勘误释注之卤嚣(堵敖)起臧王考 勘误编号342号卤(堵)378号臧(庄)394号起共3字
    30、清华简《楚居》2017勘误注释之灵王昭王竞埔(坪)王颚郢复考图  勘误编号421 438 449 464 465 476号灵(雨+三口)、埔(坪)、昭(卲)、颚(鹗)、复(辶+复)共6字
    31、清华简《楚居》2017勘误释注之章旧(酉澫)肥遗(遣)考图 勘误编号523 524 525 526号章旧(酋澫)共4字
    32、清华简《楚居》2017勘误释注之鄾郢庐郢那郢朋郢考 勘误编号587号鄾(庐)581 582 594 608号那(朋)共5字
    33、清华简《楚居》2017勘误释注之或郢并郢承(陈)之株野考 图  勘误编号600号或(并)共1字
    34、清华简《楚居》2017勘误释注之疑王悼王大癒大瘠考图  勘误编号603号疑(悼) 621癒(瘠) 共2字
    35、清华简《楚居》2017勘误释注之舒郢鄩郢考图  勘误编号625号舒(鄩)共1字
    36、清华简《楚居》2017勘误释注之楚祖熊择熊绎结(盈)考 勘误编号为132号择(绎)编号59号结(盈)共2字
    37、清华简《楚居》2017勘误释注之川(汌)水戠(哉)水考图  勘误,编号为23号川(汌)84号戠(哉)共2字
    38、清华简《楚居》2017勘误释注之杀室楩室考图  勘误编号145号杀(楩)共1字
    39、清华简《楚居》2017勘误释注之亭宗京宗考 图  勘误,编号69 76 128号亭(京)共3字
    40、清华大学释读清华简《楚居》文字1/7错误2017卧马先生勘误 图
    41、清华简《楚居》2017.8.1卧马先生勘误总结版图文
    42、清华简《楚居》2017.8.1卧马先生勘误总结版图文2
    43、清华简《楚居》2017.8. 1卧马先生勘误总结标点版译文 图
    44、清华简《楚居》勘误致《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公开信 图
    45、清华简《楚居》2017卧马先生勘误系列研究目录(勘误统计)
    2017年6月7日---8月1日清华简《楚居》1-16支竹简勘误200字统计
        1-2支 发现勘误 26字  3-4支 发现勘误 27字  5-6支 发现勘误 25字
        7-8支 发现勘误 20字  9-10支 发现勘误21字  11-12支 发现勘误23字,
        13-14支 发现勘误32   15-16支 发现勘误26字  (26+27+25+20+21+23+32+26)共200字
                                            2017年8月4日 于老河口 卧马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