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uolaw006 于 2021-2-4 15:00 编辑
“一届又一届,关键看换届。”换届之年,既是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政治检验,也是对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廉洁考验。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村级组织作为党的“神经末梢”,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处理着人民群众的急事难事细事。扎实抓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严肃换届纪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是换届工作健康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 破坏村级换届选举纪律的诱因,不外乎“权”“利”二字。村级换届选举,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政治活动,能否依法依规办事、做到规规矩矩,不仅直接关系到能否选出群众满意、正派公道的村级带头人,也直接影响到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评价和信任度。风气好,就能选出真正为村民谋利益的好干部,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就会不断提升,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就能不断巩固。反之,就可能“选”出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的“村霸”,直接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啃食群众获得感,透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 深究破坏村级换届选举纪律的原因,最直接的诱因不外乎“权”“利”二字。“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繁琐而复杂。大到征地拆迁、工程建设,小到惠农资金、医疗保险,这些都需要村干部去一一落实。可以说,“村官”手中权力可能带来的诱惑不容小觑。在农村,决定权往往集中在一把手等少数人身上,很容易导致腐败。对绝大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来说,换届选举是他们更好服务群众,体现自身价值的契机。而对极少数人来说,换届选举却成了争权夺利、谋取政治资本的重要关口。有的村干部一旦大权在握,便会想方设法破坏制度谋取私利。他们自认为当了村干部就高人一等,全然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手中的公权力视为私人领地为所欲为。这种特权思想和特权作风,就促使一些党员干部冲底线、越红线,违反选举纪律。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人无规矩则废,党无规矩则乱。换届选举,事关选人用人;严明换届纪律,事关政治原则。必须切实增强严肃换届纪律的责任意识,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对违反换届纪律的人和事露头就打、动辄则咎,让换届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对换届选举中操纵选举、拉票贿选、伪造选票、破坏选举秩序、违反选举程序等违纪违规问题,坚持露头就打,从快从严查处,让胆敢顶风违纪者“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有坚持“零容忍”的政治态度,把换届纪律的威严立起来,才能确保换届风清气正,确保选举结果群众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