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城市的竞争是产业链的竞争,一个城市的强大会带动周边城市产业链的形成,形成产业链配套,武汉只有以光谷为核心发展武鄂黄黄产业带,把研发设计制造等集群发展形成产业良性循环,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崛起,
城市的竞争是产业链的竞争,深圳的强大带动了东莞的制造业产业链,上海的发展带动了苏浙的产业链,而武汉搞一主两副,两个城市都离武汉有三百多公里,如何形成产业链集群,产业链运输成本很大,为什么广东搞双城模式深圳广州都很近,都带动了两个副城,东莞紧挨着深圳,佛山紧挨着广州,这样才能产业链带动,产业分工,由于城市紧挨着,人才,资源都可以共用,深圳广州主研发科创,佛山东莞搞产业配套主制造,为什么广东省不搞一主两副,把副城搞到湛江,肇庆去,广东除了大湾区很发达,其他小城市也没什么产业,但是没人说广东不发达吧,所以,现在回过神来了,以光谷为中心发展武鄂黄黄产业带,这才是正确的道路,以光谷为科技创新研发,鄂州黄石黄冈为产业链主制造,几个城市很近,物流成本低,人才可以共享,资源共享,可以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链一环套一环,从研发到设计再到制造,再到各种配套产业层层递上,这才是城市发展的精髓,眼看着国家第一层级京津翼,长三角,大湾区各个城市群形成规模,现在成渝也成了国家第四个国家级城市群,而武汉只能黯然伤神,武汉前几年搞长江中游城市群,拉着南昌和长沙,可南昌和长沙心向广东,为什么,城市的合作同样是互利共赢的,城市的合作更是产业链的合作,广东能给南昌和长沙提供产业链下游制造业,大湾区溢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都搬到了临近的湖南和江西,武汉呢?武汉能给长沙和南昌提供什么,就因为离得比较近,还是因为都在中部,如果当初武汉发展武汉城市群,把一主两副的资源用到武汉城市圈的建设上,用心打造产业链,现在就不是如此景象,还好现在省委反应过来了,先是把鄂州机场放在鄂州黄石黄冈中心地带,后有光谷科创大走廊的十四五规划,这就有了城市产业链的层级递进,把武汉城市圈的产业链发展起来,以后武鄂黄黄产业带就是湖北省的引擎,再来谈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合作自然而然就成了。也是国家幸事。
武汉有长江存储,很好,但是他的产业链在哪,没有在城市圈的,都在沿海,所以武汉的发展瓶颈就是产业链成本太高武汉的一大优势是科教实力,武汉有一百三十多万大学生,加起来有一个城市的规模了,而这么多人才资源最后却为别人做了嫁衣,武汉为留下百万大学生出了很多政策,比如购房八折,落户有证就可以了,但是这些都不是核心因素,核心因素在于武汉有多少适合的工作岗位,武汉我就东风,武钢,也有了小米和华为,但这些能带来多少就业岗位,远远不够百万大学生的就业,空有总部经济是没有用的,还需要产业链,就是说,光有小米总部搬过来还不够,还要有研发部门设计部门,然后制造部门在周边城市形成产业链,黄石和鄂州都有工业基础,都能为产业提供智能制造,鄂州机场便利了产业要素的聚集,这是个很好的契机,都要利用起来。
有人说武汉会合并鄂州,从这次规划来看,武汉再也不要摊大饼了,没有意义,发展好光谷为核心的武鄂黄黄产业带,科创大走廊产业链,武汉就成功了,合并鄂州没有意义,深圳很小只有武汉面积的四分之一,也没听说过深圳要合并东莞,因为产业链的竞争才是一个城市竞争的核心,牢牢抓紧产业链这条主线,其他的都会自然而然的发展起来,愿武汉发展越来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