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4
版主
   
- 积分
- 358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4月30日,湖北钟祥大柴湖经济开发区罗城村,湖北农青园艺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温室内,几十万盆盆栽花卉姹紫嫣红、分类铺排,颇为壮观。
当天,数万盆时令花卉从这里装车销往北京、广州、昆明、成都等地。今年以来,该公司已销售凤梨93万盆、白掌64万盆,供需两旺。
“钟祥原本没有花卉产业基础,大柴湖的花卉产业2014年才起步。”大柴湖经济开发区负责人介绍,大柴湖是全国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区,因为资源制约,当地一度成为“穷”的代名词。
“必须千方百计解决移民发展问题!”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2013年,大柴湖经济开发区正式成立,一系列产业政策给企业带来利好。2014年,李志慧、周林波等一群外出经商的大柴湖人回乡创业,流转土地种花。
市场上花卉品类上千种,到底该种什么?“一开始我们就明确聚焦战略。”农青园艺副总经理周林波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花卉市场是个品类非常繁复的市场,零零碎碎什么都做,绝对走不远。选准一枝花,做大做强就很可观。”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农青园艺把注意力集中在凤梨、红掌、白掌等少数几个品类上,其中首推凤梨。
规模化种植花卉需要恒温恒湿,大柴湖不具备条件,请来外地师傅搭建温室大棚。钟祥境内没有适合种植凤梨的土壤,报请有关部门批准,从丹麦进口。以前没侍弄过花卉,就地招募的工人不知道如何下手,企业从广东请来师傅教,大柴湖人一学就会。花生意就这样在大柴湖扎下了根。
落户大柴湖后,农青园艺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市场份额。2020年,该公司已具备年产350万盆红掌、450万盆白掌、400万盆凤梨的产能。如今,该公司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观叶盆景基地。
花城的崛起,改变了大柴湖贫穷落后的面貌。农青园艺吸纳500多名周边农村群众就业,每年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