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台加装电梯实施方案,让市区老旧小区居民告别上楼难;
新建一批数字农家书屋,满足村民多样化、自主化、便捷化的学习需求;
设置“办不成事”窗口,解决市民遇到的疑难杂症,兜底保障群众办事;
精打细算新增停车位近5000个,让黄冈城区停车难得以缓解;
推行中小学课后服务全覆盖,家长的“四点半”难题解决了;
招募1254名爱心妈妈与1250个留守儿童家庭结对帮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和生活困难。
学史力行,实干为先。我市在全省率先印发《“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全市上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用心用情用力解决问题,全市完成备案重点实事项目1239个,普通党员领办实事19.66万余件。
从一件件民生小实事中,带给群众大大的幸福感,让党史学习教育充满民生温度。
黄冈市行政服务中心税务部门窗口,“导税员”正在为办事群众解说政策
领导示范办——
群众心上事 干部上心事
刷卡、进电梯,10多秒到家。老小区加装新电梯,居民幸福感“一键直达”。
11月23日上午,市委书记张家胜来到启黄中学小区和安居小区,督导检查他领办的市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进展情况。
“这下出门方便多了,再也不用担心爬楼梯又喘又累了。”居民胡年发反馈。
张家胜指出,随着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许多居住在老旧小区高层的老人因为上下楼不便,成为了悬空老人,既有小区加装电梯是紧贴百姓生活的“关键小事”,也是紧连群众福祉的民生大事。在他的领办下,我市出台《黄冈市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方案》。各相关部门强化政策保障、服务保障、宣传保障,简化流程、靠前审批,深入项目解决群众和电梯企业遇到的问题。
目前,市区审批加装电梯316部,完工并投入运行的有68部。
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不仅是锤炼党员干部履职为民的“磨刀石”,也是检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抓住“关键少数”就等于抓住了凝聚力量、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牛鼻子”。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委书记张家胜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审定工作方案和市四大家领导重点项目清单,带头领办城铁黄冈站站前秩序整治、黄州建新社区老旧小区改造、万名大学生乡村医生配备及县(市)三甲医院建设等“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发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的作用,开好头、作表率。
市四大家领导在自主调研确定领办项目的基础上,带头认领“为联系社区办实事”项目和湖北“十大惠民、四项关爱”实事项目,深入调研督导,带动全市各级党员干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服务于民。
群众的“心上事”变成了干部的“上心事”,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
部门尽责办——
实事清单变成幸福账单
群众生产生活还有哪些难点?民生保障还存在哪些短板?如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全市各级党组织把察访民情民意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一步,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找准查实基层和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研究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
按照“小切口、影响大、能办到、群众普遍直接受益”的原则,全市共收集梳理备案实事项目1239个。
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实事中去。
群众期盼享有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市医保局对标国内一流城市、省内最高标准,对医疗保障28项经办事项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压缩办事时限,简化办事流程,承诺办理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65%以上……”黄冈市医疗保障局作出28项公开承诺。
“CT检查由原来的2-3小时出报告,现在缩短到1小时内;MRI预约时间由原来的5天左右缩短到24小时内。”市中心医院推出了“门诊服务承诺十条”,破解“就医难”。
群众期盼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上好园”——
“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扩充”实事项目是全省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项目之一,黄冈市教育局精心部署,2021-2022年,全市计划新建和改建幼儿园67所,预计增加学位1.5万个。截至目前,累计开工35所,投入使用29所,投入使用新增学位5540余个。
群众期盼更加安全、有序、干净的生活环境——
市委组织部推动城市住宅物业管理全覆盖;市城管执法系统申报领办了210件大小实事,承诺“缓解停车难、新建口袋公园、背街小巷整治”等事项;住建委梳理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等一批办实事项目清单,做到台账式管理、销号式推进。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结合职责职能,深入推进项目落实落地。除了保障、增进民生福祉外,我市还围绕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置“办不成事”窗口,受理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难办”“办不了”问题,倒逼窗口优化服务。
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喜笑颜开。一页页被销号的“问题清单”,最终变成了群众们的“幸福账单”。
市区燃气管网隐患排查升级改造
党员自觉办——
群众点单 党员接单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全市党员干部主动亮身份,敢于挑重担、接烫手山芋,用群众满意的效果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用“辛勤指数”提升群众“满意指数”,用“奉献指数”提升群众“信任指数”,共同擦亮共产党员这块“金字招牌”。
主动报到,不用吩咐、不用号召,自觉拿起扫帚、铁锹,走上街头,深入小巷,清扫垃圾、落叶……在黄梅,普通党员积极参加志愿活动,用大清扫营造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在黄州,“黄州好邻居智慧党建平台”,推动党员下沉社区聚焦居民“愁事”出实招,解决困扰民生的“烦心事”。全区每月常态化开展党员下沉办实事服务活动2000余场次,既落实老旧小区改造、不动产权证办理、乱停车整治等“点”上的问题,又推进交通、教育、医疗、养老、弱势群体等“面”上的问题得到及时回应和解决。
在罗田, 377支驻村工作队参与乡村振兴工作,11个乡镇3237名乡村党员干部全部下沉到村组,围绕环境整治、基础设施修缮、普法宣传等民生需求,“对症”办实事。
为群众办小事、帮小忙、解小忧,让群众感受到党员就在身边,服务就在眼前。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让群众分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享高品质幸福生活。
黄冈市行政服务中心“24小时自助服务区”,市民段先生在机器前自主领取不动产证 记者 周伟 摄
数说“我为群众办实事”
◆市“四大家”领导领办81件,市直单位班子成员领办684件,县(市、区)党政班子成员领办474件。
普通党员领办实事19.66万余件。
◆截至目前,全市共梳理群众“急难愁盼”项目1239件;已完成1215件,完成率98.06%,余下24件预计在12月中旬全部完成。
◆在“城区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中,已经审批加装电梯316部,完工并投入运行的有68部。
◆在“黄州区建新社区老旧改造”项目中,17个老旧小区正在施工。
◆在“万名大学生乡村医生配备”项目中,联合黄冈职院订单培养,今年已招录100人;实施在岗乡村医生学历提升计划,已完成85人;面向社会招聘95人;安排260名乡镇卫生院医生下沉村卫生室或每周开展巡诊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