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22-2-17 16: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家 系列之二 2020.03.02 17:30 滴答滴答屋顶重重敲打、粒粒线线屋檐悠悠落下,雨珠飞窜庭院溅起小小水花点点涟漪……
老娘的话仿佛又起:“你看你们姐弟四个,那仨哪个像你这样这两天老是一句话搁在这的……。”
愕然、郁闷、心酸。
由于连续两天收拾枯柴细棍捎带的劳累,一把年纪的老头子一不留神房里摔了一跤……
夜无眠。老头子不停地哼哼咕咕:“没啥、年纪大了、摔了下、身上几处有点疼……,唉!住这里确实点儿不习惯,一天开门到晚,也没多见个人影的。”
“你们当时选择来这里住了么,现在有么办法?看又不是不晓得河那边四哥照样铁路边上建楼房,去年传兵叔子还不是铁路边的水田里建起了洋房。我们家园子离铁路沿线更远,难道不能建几间房子住下?结果呢,老房子拆完了,我才晓得信。”
“是你妈坚持来的。我耳朵不太灵醒,拆房子具体的个什么情况也不知道。”
曾集街买药回来,通过火车涵洞时即远远瞅见炊烟袅袅下的红瓦,心里别是一番滋味。大姐的话此时又耳边萦绕:“老房子,爸妈去住是没有一点问题的,但老虎洼子相对有点偏。爸爸妈妈辛苦了一辈子,临到老了这样,我真的没法赞同,当初我就是这个态度。”
随着2018年6月19日17时挖掘机时高时低的轰鸣声中最后一块红砖在记忆包裹的欢笑声里埋藏在厚实的泥土下,双龙村的老房子定格成了回忆。
曾集小姐家小住些时日后,年近八旬高龄的父母于7月3日搬至石龙村大姐老房子居住。
老娘不时絮絮叨叨:“听!这什么鬼雀子的声音,一天到晚叫个不停,不知谁的灵魂又出窍了……”
“看你们像铳打慌了神似的,也不提前拿个合适的意见就干净利落的把个房子拆了个精光。老头子还说是你坚持要来的。”
“我不坚持有什么办法?找的蔡坡那个房子又不适合,在你小姐那住也不是个长远之计,还幸好有这个地。”
“再多的问题、再大的困难也应该有解决的办法,任何时侯都不能胡乱主张。就房子这个事,我想当时找政府是绝对可以园子建几间屋的,或者再缓和下也会有别的办法。”
“唉!我们老了能有什么主意?呆了一辈子的地方又亲手建的房子当时说拆就拆,我们也是糊涂了。”
“唉!”“唉……”此时,还能说什么呢?拆房子那天老娘手里紧攥着一枚鸡蛋的佝偻身影不由眼前浮现。
微风,雨滴,泪水,痛心……
这,又怨得了谁呢?
政府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在政府及相关干部身上可曾体现?事涉蒙华铁路(现更名浩吉铁路)拆迁,可以说区、乡、村有关干部自始至终没有表现出一点人文关怀和组织关心。愚弄、恫吓、欺骗了多少村民不多言,单说同等条件拆迁户在铁路沿线基本农田能大举建房,而父母事后有意在相距铁路较远的自家园子里不能建几间简易房居住即可见一斑。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又何曾感受身为双龙村民的一丁点儿温暖?相比石龙村两委抗疫【严防死守、积极巡查之时为村民测量体温、发放口罩、电话问侯(包括暂住相邻村的在册村民)……】,诸多村友是唏叹不已。
这一切,怨得了谁呢?
儿女吗?没有党政要职、无能营设公司、没有高额收入……无奈的扪心自问:为何如此无能?唯愿他们健康,常回家看看、多陪陪他们并力所能及的一点付出。惭愧!
家,心灵的港湾,伴人成长、给人温暖。此次疫情防控令村村封路——也好,可以带孩子在家多陪陪父母。20天来思前想后了许多,最多的一条:明天,我们老了,会是什么样?
当代人,更多的是为孩子和自己考虑,父母在其次。这,现实,一时没多少人能改变。想改变的,能力又怎样呢?有能力的,具体的行动呢?
很多的人和事,真的不懂,也不想懂,更弄不懂。懂或不懂?是是非非谁人懂?
回首昨天,我们需要懂得感恩;心存感恩,方能方正于天地间。此刻,我们能否以一种自然的姿态面对生命的启悟微笑着接受现实中去坦然付出?
百善孝为先,也是伟大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愿此“首善”意识和美德的传承广泛扬播之时深入并实践于每个家庭到每个人。
路在脚下,丰富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昨天如何,今天是必然的经历,愿明天更多的美好时光承载昨日美丽记忆的温暖激励着我们向光前行。
那一天,我老了,究竟什么样?
风漫舞,雨飞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