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黄州区发展和改革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黄州“主城崛起”战略目标为引领,紧紧围绕“主城崛起”战略布局,牢牢扭住“三大项目”这个发展“牛鼻子”,凝心聚力、奋楫笃行,铆足干劲抓项目,全力以赴谋发展,为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限上消费品零售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量位齐增,全区经济全面恢复和跨越追赶步伐不断加快,做出了发改应有贡献。
多措并举争资金,持续增强发展动力
“我们已经提前谋划黄州区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计划总投资42757万元,拟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4962万元,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27个,改造户数11510户。”黄州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方婷婷说道。这一年,区发改局加强争资立项领导和调度,按照“专人、专班、专门机构”模式推进项目谋划工作,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千方百计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项目资金向黄州倾斜,区级财政落实项目前期工作经费1000万元。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民生工程。近年来,黄州区以改善老旧小区人居环境、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改造一片、成功一片、示范一片为目标,积极争取国家老旧小区改造政策支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2021年,区发改局向上争取项目19个,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24632万元,同比增长89.78%。其中,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争取资金16089万元,占全市争取老旧小区改造资金比例55%。
攻坚克难擂项目,不断夯实发展基础
“为了赶工期,五一也没放假,平时也加班加点的赶这个工期,就为了早点把这个工程建设完。”黄冈TCL循环经济产业基地项目施工人员谷铁军说道。在该项目位于黄州火车站经济开发区的施工现场,数百名工人正紧张作业,抢抓工期。自2020年6月份项目开工以来,施工人员克服恶劣天气、疫情影响、施工难度大等困难,全力推进项目主体工程按计划施工。
这一年,区发改局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奋力抢抓国家和省重大发展机遇,形成了一批可准入、可落地、可申报、可持续的重大项目。“整个项目在2022年9月份可以完成调试工作,2023年6月份可以完成产品的质量认定,2024年实现产能全部释放。”黄冈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徐涛看着公司的施工现场充满信心地说道。
2021年,黄州区坚持“项目为王”发展理念,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项目,抓紧抓实项目签约、开工、建设、投产、达效五个关键环节,聚焦投资和效益两个硬指标,着力加强组织领导、持续推进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围绕项目比态度、比进度、比力度,持之以恒推进项目建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一年以来,全区“省三库”共入库项目115个,总投资778.95亿元,储备库转建设库累计转化率48.28%;建设库转竣工库累计转化率52.94%。坚持开工是硬道理,落实“一周一调度、一月一开工、一月一拉练、一季一结账、年终一考核”的项目建设机制,力促项目早建成早见效。今年以来,市区累计在建项目218个,完成投资154.77亿元,同比增长46%;新开工项目114个,总投资272.92亿元。
真抓实干优环境,深入激发发展活力
这一年,区发改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向顽瘴痼疾开刀,向一流水平对标,以久久为功之力、以常抓不懈之道,推进营商环境革命不断取得更大成效,加快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群众满意度最高的营商环境。
一年来,该局明确区级层面推进的88项重点任务清单和10项改革任务清单,推进“清减降”“护航行动”、“千人进千企”等专项行动,对企业项目实行干部包保责任制;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全区“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100%;完善“店小二”服务机制,与工商联等单位建立联动投诉机制;积极推进改革先行区创建工作,“商事登记确认制”已正常通过省营商办验收,成为改革先行区。“产业项目建设工程单体工程提前验收”已形成试点。为扎实做好民生保供,黄州区建立粮食应急供应体系,授牌应急保障中心1个,应急加工企业4个,应急供应网点15个,落实新增地方储备粮450万斤增储计划,黄州区地方储备粮储备规模已达到1400万斤。不仅如此,区发改局为加快发展低碳能源、推动经济绿色发展,积极推进黄州区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新申报黄州区陈策楼镇盂钵桥畈120MW农渔光互补光伏、黄州区陶店乡赵家潭120MW渔光互补光伏两个项目。2022年,区发改局锚定黄州区年度发展建设目标,将以更强烈的责任担当、更务实的工作作风、更有力的工作举措,强化统筹做好决策,坚定不移紧抓项目,夯实底盘扩大投资,落实举措优化环境,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贡献更大发改力量。 |
|